6月18日,红星新闻记者从西华大学获悉,西华大学2021年计划在全国28个省(市、自治区)招生,计划招生8830人,校本部6190人,宜宾校区2340人。其中,在四川招生人数为6878人,一本批次招生3622人,二本批次招生2528人,艺体批次招生728人。
今年,西华大学在校本部和宜宾校区两个校区招生。其中,63个专业在校本部招生,16个专业首次在宜宾校区招生,宜宾校区在川招生设单独代码。
今年招生还有哪些新亮点?来看看西华大学2021年本科招生章程。
招生规模总体持平
设三个不同招生代码
2021年西华大学本科招生计划8830名,招生规模与去年持平,包括校本部6190人,宜宾校区2340人,本科层次职业教育300人(与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四川工程职业技术学院、四川交通职业技术学院联合培养)。
在川招生代码也有所不同:校本部招生代码为5109;宜宾校区招生代码为5709;本科层次职业教育招生代码为5509。
此外,西华大学积极响应国家促进教育公平、让更多农村学生上大学的政策,录取批次还有国家专项、地方专项、振兴计划、少数民族预科、边防军人子女预科等。
新增3个本科专业
宜宾校区设单独招生代码
为推动内涵式高质量发展,西华大学2021年招生专业数量较往年减少,共招生79个本科专业,涵盖工、理、管、法、经、艺、文、教、农、医等学科门类。
值得注意的是,西华大学今年的招生专业有两大变化:
一是契合国家战略需求和经济社会发展需要,新增3个本科专业,分别是:应急技术与管理、纳米材料与技术、新能源汽车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在校本部招生,就读于西华大学与四川省应急管理厅共建的应急学院,主要培养从事应急管理、应急技术研究和产品研发、安全评价和咨询、安全培训、安全监察、科学研究的复合型、应用型、创新型技术人才。纳米材料与技术、新能源汽车工程在宜宾校区招生,主要培养适应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发展需求的工程技术人才。
二是宜宾校区设单独招生代码,共招16个本科专业。宜宾校区设单独招生代码5709,共计招生16个本科专业,分别是:工业设计、焊接技术与工程、汽车服务工程、建筑环境与能源应用工程、工程管理、资产评估、工业工程、物流工程、物联网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翻译、国际经济与贸易、文化产业管理、纳米材料与技术、新能源汽车工程、数字媒体艺术,而这16个本科招生专业对应的学科在西华大学都有相应的硕士学位授权点。
其中,数字媒体艺术、新能源汽车、新纳米材料、智能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等5个专业是适应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需求,以学校传统学科为基础,为新业态、新技术发展培养急需紧缺人才的新兴专业,办学基础扎实、社会需求旺盛。其余11个专业都具有悠久的办学历史,比如,“工业工程”专业有21年办学历史,工业工程是四川省省级特色专业,“工业设计”专业培养的学生曾获得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全国机器人大赛一等奖等。
据悉,宜宾校区学生由西华大学统一招生,教学计划、教学要求、培养模式、毕业条件、评优评奖、保研就业和奖勤助贷政策等均全校统一,毕业证与校本部毕业证相同,任课教师均为西华大学全职在岗教师。该校区于2018年9月投入使用,现有24个本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文学、理学、工学、管理学等五个学科门类,培养类别包括本科生、研究生和留学生,全日制在校生近4700人,2023年学生规模将达到1万人。
艺体类专业有文化成绩要求
部分专业按专业大类招生
2021年,西华大学招生政策还有以下变化:
一是艺体类专业有文化成绩要求。四川省美术类、设计类考生文化成绩要求达到省控线40分及以上;四川省音乐学、舞蹈表演考生文化成绩要求达到省控线20分及以上。
二是普通专业录取时分数优先。学校对普通类专业投档考生实行“分数清”方式安排专业。根据分数优先的原则,按照投档成绩从高到低进行专业安排,专业之间无分数级差。若投档成绩相同,依次按语文、数学、外语、综合成绩确定先后顺序。进档考生如服从专业调剂,学校承诺不退档。
三是部分专业按大类招生。专业大类有:电子信息类(通信工程、信息工程),机械类(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计算机类(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信息安全),设计学类(艺术与科技、视觉传达设计、环境设计、产品设计),航空航天类(无人驾驶航空器系统工程、飞行器动力工程),中国语言文学类(汉语言文学、汉语言国际教育),建筑类(建筑学、风景园林)。按专业大类招生学生在完成专业类基础培养阶段后,根据学校相关规定进行专业分流。
红星新闻记者 李宇欣
图据西华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