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年轻人最怕的两个字不是离婚,而是借钱。
《飞驰人生》里说,“成年人的崩溃,是从借钱开始的”。这里的成年人是两个,张口借钱的人崩溃,掏钱出来的人也为难。
《请回答1988》截图
结束一段关系最快的方式就是借钱。
不借麻烦,你要把钱转移走,截图给对方看你只有九块九;借吧,借少了不好意思开口要,借多了又怕对方压根不还了。
反正不管借与不借,只要发生了这件事情,友情亲情爱情也快到头了。
傅首尔说,如果一个不熟的人找你借钱,说明熟的人已经被他借遍了。
榴莲号拥有者@徐姐 就遇到过,一个久未联系的同学突然打给她,二话不说就哭起来,一问才晓得,“原来是来借钱”。
@徐姐 不是小气之人,真正急需她会倾囊相助,但这太突然了。
《比海更深》截图
这种人属于什么,属于有枣没枣打一杆子试下。如果能借到是意外之喜,如果没借到,换人。总有一个善良的人等到被欺负。
室友@一骏 就是个傻子,自己想攒钱买房子,结果全被人借了。
@一骏 是一个比较封闭的人,不懂人心复杂。他的发小第一次找他借钱的时候,他挺干脆的,直接要了卡号转了一万。
这个发小很狡猾,没过两月就来还钱。
不结清,只还你五千,@一骏 心想也可以,“至少能主动还我”,信任在。结果发小套路了,“能不能再借个一万”。
《罗马假日》截图
四舍五入,等于上一次的一万没还,这一次又借走五千。
连续向人开口借钱的人,真的就是厕所里跳高——过粪。烤兔老板@小宇 就吐槽过他的客人,“每次都是喊我借一点钱”。
“消费30,喊我借10块打车,没烟抽,也喊我垫20买一包”。
这种人才恼火,“占小便宜成了一种习惯”,可能心里也清楚,小额不好意思让他还。重点他又是老板,对他道德绑架。
他说他试着暗示过一次,结果客人到处讽刺他,“说我小气”。
《储物柜女孩》截图
这种情况应该早发现早掐断。
网友@BAI 讲过她闺蜜的故事才惨,说她闺蜜男友交往的时候装是有钱人,借钱追她闺蜜,领证后才发现欠了一屁股债。
双手一摊怎么办,跟这种渣男一起还。
拒绝借钱,可能要被气一次,但答应借钱,可能会气无数次。
如果有人给你发消息是,“你在干嘛”,说明对方在想你,如果有人突然问你,“在吗”,不是让你加班就是找你借钱。
如果直接问,“最近在忙啥”,你就回,“待业,靠借钱为生”。
《比海更深》截图
这种战术就叫,大家都是同龄人,你没钱,难道我就有钱吗。
之前网上有一个怼人的段子,“可以给我借200元吗”,“没有”,对方穷追不舍,“200都没有吗”,“你不也没有”。
逻辑满分,应变能力一流,有趣又不失情商,高考满分答案。
但有的人真的很像没有耳朵,说了没有也继续问,@王姐 说她拒绝过一次朋友,结果朋友丧心病狂,“让我找我男友要”。
“重点连我男友的姓都说错”,到现在回忆起来@王姐 依然翻白眼。
《当男人恋爱时》截图
我说你应该给她发一个excel表,@岳云鹏 都这样操作。也不是不给你借,但麻烦请填一下。@王姐 一看这个表格,“发我”。
很爆笑,但是也很在理。
图源@岳云鹏
跟我什么关系,借钱理由至少1500字,给我送过最贵的礼物是什么,有无借钱不还的前科,规定时间未能还双倍赔偿。
只要人人都拥有这张表,世界将再无借钱的人。
图源@岳云鹏
但@彭主任 才懒得跟你发表格,利用妈宝男人设劝退过很多人,“我的钱是我妈在管”,钱是没借出去,顺便也吓跑了对象。
我个人觉得再飒一点,直接拒接,“集美,你就当我死了吧”。
“借”,这个字其实不是一个贬义词。
钱钟书是个大明白,写下一句,“一借一还,情分就这么结下了”,但是到了现在,陈奕迅都在唱,“借了东西为什么不还”。
当代人借钱真的要鼓起很大的勇气。
《危楼愚夫》截图
同事@康康 给他堂弟借过两万元的装修款,起初有点犹豫,但又确实是亲戚不好拒绝,“当时想的是蒙受一万元的损失”。
看这环境有多恶劣,也就是如果对方还清就赚了,对方少还一万也不亏。
其实人都会遇到困难,借钱在所难免,@高晓松 家境那么优渥,也有不如意的时候,找朴树借钱,朴树两个字,“账号”。
@一骏 才毕业的时候,也差点睡大街。
我们合租了一个套三,但房东要求押一付三,也就是四个月房租。他着实拿不出来,没找到工作,也不敢开口再问父母要。
《请回答1988》截图
如果我们没有帮他一把,可能他就回老家了。
之前看过一个日本新闻也很感人,因为疫情缘故,导致收入下降。日本人一般都没有攒钱的习惯,所以突然的缺钱很现实。
可惜友人不借,但在送他出门的时候给了红包,“是小孩的升学礼”。
《小鞋子 Children of Heaven》截图
为什么不选择借而选择给,就是说不清,麻烦。你让友人面对面写欠条,多尴尬,万一到期没还,岂不是又得编理由催款。
@徐姐 说真正要借钱的人是一个正儿八经的样子。
她说她借过一笔大额给朋友,对方一上来没有卖惨,而是直接把欠条拍给了她。写名理由,钱的用途,还款时间,按上手印。
这个态度把@徐姐 打动,“唯一漏洞就是欠条没寄给我”。
我说,“现在都流行写电子欠条了”。
-广告-
乞丐都会二维码收款了,居然有人还不知道电子收据。不需要下载软件,只需要在微信搜索“腾讯电子签”小程序,点进去。
然后就可以看到一栏“小收据”。
借钱之所以变成一个贬义词,就是因为缺少像家长一样的角色。“小收据”的出现,周到完美的解决了借钱时候的关键问题。
“小收据”严格遵循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签名法》的各项规定,是具有完整的法律效力。
“签了就跑不脱”。
操作很简单。一个清爽的界面,填好收付款人的信息、面额多少、付款的事由、付款时间,以及约定的事项,拍照留证。
这个“小收据”有多人性化呢。
并不需要双方面见,一方填好之后直接私发给对方。不仅方便高效,而且少了尴尬,不会伤害感情,对方也可以在思考后填写。
“小收据”的优点在于不会被动手脚,不用担心被坑害。
最重要的是易保存,纸条不好收拾,一遇水就花,而“小收据”随时都在。
不管是借钱也好,交钱也罢,关键点都在“钱”这个字。俗话说得好,友谊破裂的三件事,借钱、合伙租房、一起投资。
有了金钱往来,关系就会不自觉微妙进而变质。
有了“小收据”的出现,至少会减速破裂,不管金额多少,不管是交学费或者是办健身卡,不管交定金还是交租金,花两分钟签上。
吵架的时候,拿出来一看,有据可依,无话可说,其乐融融。
眼尖的好家伙也会发现,除了“小收据”,还有“小合同”功能。
签不了几百万的大合同,但却有很多“小合同”。小到购买一个商品,大到跟房东签租房,都需要签这样一个“小合同”。
我跟@一骏 租房的时候,为了省钱就绕开了中介,直接找房东。
房东是个四十多岁的大姐,也不懂正规操作,在我们的建议下,稀里糊涂起草了一个合同。合同很草率,也没有按手印。
我就在给@一骏 说,“她后期肯定要涨价,或者突然让搬走”。
没想到,我跟@一骏 没有到期就搬走了,按理说应该给房东赔付,但因为合同也没有明确赔付标准,后来也就不了了之。
前期是我们提心吊胆,后期是房东吃了闷亏。
既能省中介费,又约束了双方,必然是需要使用“小合同”。细到连家具有什么,都能够一清二楚的标记,真的很爱。
恰逢毕业季,“小合同”率先照顾毕业生解决了租房问题。
七夕如期而至,建议亲这边也生产一个“婚前小合同”;找野生装修公司,也需要一个“施工小合同”,短途旅游也不忘“旅游小合同”。
“小合同”跟“小收据”的性质一样,都是在容易忽略的地方打补丁。
不要心存侥幸,要为自己保险,科技提供的免费便利,只想说一句,“拿来吧你”。
如果“腾讯电子签”能自动生成“小收据”和“小合同”,我就像一个霸总一样,核对一下签个字,就更爽了,我在做梦。
本文系谈资“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图片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