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铁赶快修到青白江的城厢古镇吧。要是没有,赶紧规划吧。实在不行,快速公交也可以有。
——今天的编辑 彭主任
成都人远比想象中以为的,还要会找耍的地方。
这个七月,大榜密集地在成都各区市县的街头社区考察参观。刚从三道堰的诗里田园回来,后脚发现,大榜妖艳群中,@杰哥 和@杨♥ 已经去过。
超适合带娃遛弯,在树丛中戏水,望田野碧绿。夜晚的民谣和铁花秀,带来另一种体验。
这是一个地产属性较强的地方,但也有书店等满足社区居民使用的公共空间。
熟知的建筑设计师青山周平,也在此设计有一座灰黑色,带线条感和一点未来性的建筑。建筑横亘在不宽的小河上,是跨越的桥,也是酒馆一座。
三环之外,目测又有一大批好地方,已经或者即将为成都人带来新的丰富体验。
他们中间的Localand·城厢会客馆,大榜更是迫不及待想要分享。其中一个展览,将在7月25日结束,也就是明天。本周踩到尾巴去,刚刚合适。
土生土长成都人的印象中,青白江多工厂,多批发市场,很难将青白江和文艺、高级,甚至和文化相联系。
但在抵达青白江的城厢古镇,走近Localand·城厢会客馆,一个直观的惊喜是,把它放在太古里边上,都不违和。
这不一定对,Localand·城厢会客馆更多基于青白江,基于城厢古镇,有很明显的在地属性和乡土气质。一旦跳脱开来,将变的没有意义。
本身,原住民才是Localand·城厢会客馆的服务人群与目标受众,「这里提供的不只是空间,更是链接和影响本地人,研究乡村与城市的一个窗口。」
但也完全对外开放,可参观体验。
我的意思是,现阶段,刚刚开放几个月,还很低调,不太声张的Localand·城厢会客馆,其中的设计和审美,已经好到令人开始重新为青白江画像。
如果你有一辆车,一定要亲自开去看看。低调平静中,已经有足够多的人来到这里参观打卡。随着城厢古镇规划打造的彻底完成,Localand只会越来越火。
城厢古镇的更新和打造,庞大且令人期待。
@康康 很早就得知,在文艺青年心中有超高地位的南京先锋书店将会在这里呈现。
除此之外,新星星艺术、瓦当瓦舍、咏归川等,也令人期待古镇年轻、品质的一面。
城厢古镇目前对外开放、已经成型的新事物,便是前面提到的Localand。一系列的文化对谈和展览活动,已经在过去的两三个月开展。
就像到成都,必去方所;最近一二年,到西安,必逛Localand,这是一个以本地文化为主线的文化复合空间,于2018年诞生。
早在2007年,宋群在西安创立了Local本地,开始本土文化联动艺术、空间等领域的梳理和创意工作。
Localand第一次走出西安,便来到成都乡村,参与社区营造。
本地元素,从外到里。
Localand·城厢会客馆灰色系的建筑色彩,起伏倾斜的屋顶,更多保留川西建筑的风格的同时,删繁就简,又不失现代性。
图源:Localand·城厢会客馆 ©Local本地
很难想象,这是一处社区中心。完全新型的社区中心,灯光布置,整体像艺术院、博物馆。但其实,里面还包括艺术展场、社区营造,在地美食等。
两层楼的空间内,各个小空间的功能分布,清晰明了各有特点。难就难在,整体的属性和气质又很统一。
从主入口进入室内,城厢古镇,这座拥有1600年来未曾改变的街巷肌理,成都唯一传承千年县治格局的古镇,各个时期的历史文化元素融于一体的气息便铺面而来。
两只当地传统的板凳龙,匠人历时数月制作,左为雄,右为雌,细节的差异,旁人难以辨认。
老式的画报,城镇乡村的记忆,在口述、文字、影像、实物等多样形式下呈现。
以艺术介入城乡的方式,将本地文化融入日常。
Localand·城厢会客馆内部的多个展览,都极具品相。策展人,很有来头;随手一拍,很能出片。
当几十上百张椅子出现在巨大的厅内,以为是进入某个家具陈列馆。由宋群策展的「与坐有关的物」,所选择的椅子,不是知名设计师设计的知名椅子。
普通,日常,充满痕迹的与坐有关的器物,日常遇到,一定会忽视,但放在这里,每把看起来都是名品。
各自散落,颠沛流离,又以展览的形式聚集,暗含破碎乡土,解构后的重塑。
「与坐有关的物」,大场面令人印象深刻。
「琢磨器物」,则是一些“奇怪”乖张的椅子,旨在探寻椅子的边界,思考人与人之间新的关系。
策展人左靖、联合策展人彭嫣菡,带来的「返田归土:建筑师在乡村」,持续呈现“我们从建筑实践的角度来探讨作为社会设计的乡村(镇)建设的努力”。
包括文物保护,民居改造,旅游规划,环境治理等案例,引人继续思考——
建设者如何不断调试自身的角色,和村民互动;乡村如何在维系本地情感和建立新连接中复兴。
「建筑师在乡村」,一直也是左靖、梁井宇与彭嫣菡共同创立的「庇护所」所关注的,希望将艺术、设计、建筑、文学与出版等活动连结起来。
当然,你还可以在整个Localand·城厢会客馆,发现读库、MUJI BOOKS、中国摄影、城市中国等身影,选购独特精巧,但又很平价的文创产品。
目前在Localand·城厢会客馆,吃饭用餐比较麻烦,周边配套不够,交通也不够便捷。
倒是可以好好体验一下里面的原岩咖啡。
依然想强调,这是一个更多针对在地居民的空间,居民还可以在里面参与社区活动,找回城厢记忆。
……
在Localand·城厢会客馆停留过后,尽管时间不算长,足够令我产生一个对比和联想。
2014年前后,成都太古里的修建开放,令整个成都更加洋气,城市展现更细腻讲究的一面。这基本是成都人对太古里的公开认可。
Localand·城厢会客馆,以及将来会更成型的、拥有明清遗留建筑,同时又拥有工业老厂房的城厢古镇,过往和当下的连接,对青白江大概也有非同小可的意义。
今日编辑 | 彭主任
本文系谈资“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章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Fion
蛙哈哈哈哈
@康康
葡萄的证件照
@谈资创意传媒
一串纸制品,我们自己搞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