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日,在“春和景明,波澜不惊,上下天光,一碧万顷”的美好日子里,一场极尽风雅韵致的宋宴刷爆成都人的朋友圈,点击复习《浮岛夜宴丨梦回「风雅宋宴」,极尽宴游之乐》。
透过沉浸式宋宴,我们得以窥见宋代饮食文化的风骨和趣味。此次,我们再次登岛,不为弄妆梳洗奔赴夜宴,而为寻觅成都街头难以品尝到的古法川菜。
何为古法川菜?古是传统,法是技法,是精工细作,极尽考究,每一道菜都反复锤炼沉淀的做菜之法。
在许多人的印象里,想到川菜,便想到麻辣,事实上,麻辣味的菜品只占整个川菜的三分之一。古法川菜里又有多少麻辣的影子?它的动人之处究竟在哪里?走,一起去探秘!
01/
古法川菜,清纯可人
是日,登麓湖天府美食岛,步行至湖边,草木绕屋,微雨从东来,好风与之俱。一间宋式风格的庭院矗立在烟雨朦胧的湖边,月白色的墙上书银廬二字。
步入门内,白茶、琵琶茶、沉香茶、黛蓝、燕脂等为主色调的空间氛围,让人安心沉静。家具以原木色为主,淡雅清新,古朴亲切。诗、词、字、画的雅集卷轴遍布餐厅空间,每一幅,都值得停驻慢慢欣赏。借鉴宋代美学的借景之法,室内空间营造出半隐半现的风景视线。
推滑门,步入芳草池包间,围桌用餐。芳草池一名取自李清照的《转调满庭芳·芳草池塘》。餐厅的每个包间名皆取自李清照的词。
聊天中,我们于前一日预订好的餐食已来到桌上,桌上的餐单也预告了今天会出场的餐食佳丽们。
餐具为白瓷,碗与茶杯皆为高脚,杯以饮酒,盏以饮茶。宋代,理学是思想主流。理学关注人性道德问题,注重精神自省,反映在器物上,就形成了典雅、沉静的风格。而这样风格的餐具又最大程度上衬托了餐食本身的美貌,与古法川菜极为搭配。
前菜为灯影藕片、蒜泥白肉、藤椒乌鸡、烧椒海鸭蛋。宋食崇尚“应时而食”,春之清爽,夏之圆熟,秋之鲜香,冬之醇厚,四季更替。秋季是挖藕的好季节,这个时候的藕最好,滋味最浓。这道灯影藕片用到了新鲜的藕、蜜豆,调入红油上面的那层油。
尤其需要重点说说这道耗时8小时烹制的蝴蝶竹荪汤。为了这道菜,厨师们头一晚准备食材到半夜一点过。汤是用老鸡、老鸭、骨头吊制8小时而成,熬好之后,再加入猪溶和红溶继续熬,以去除油脂,让汤变得清澈。
吊汤的同时,就可以制作汤上的蝴蝶了。将鸡肉用刀背反复剁茸。然后雕刻成蝴蝶的形状,上面彩色的是用菠菜汁和火龙果汁做的点缀。为了让蝴蝶飘起来,蝴蝶上面那层是鸡蓉,下面用的是竹荪。在成都会做这道菜的人并不多,可谓武林秘籍。
热菜中的芙蓉雪花鸡淖为古法川菜中“荤素相应成趣”的典型代表。芙蓉鸡焯糅合了川菜两大绝技,一是有中国分子料理美誉的“雪花鸡淖”。热锅下少量猪油,将稀一点的鸡蓉下锅翻炒,让空气充分进入,炒成一堆雪的样子,然后放在盘里,撒上一点红色的火腿屑装饰。踏雪寻梅,诗意盎然。
第二个绝技是四川米制品,米制品是川菜中濒临失传的技艺,由林家治大师传给张中尤大师,银廬的主理人周子铃师承张中尤,在餐厅将这个绝活呈现给食客。这道菜的花瓣以米制品加火龙果汁和菠菜汁手工捏成,欲达到这样栩栩如生的效果,需要厨师在后厨忙碌几个小时。
锅贴虾方口感丰富,虾蓉的润滑、灯影白菜的回甘、以锅贴之法制作的肥而不腻的藏猪肉的酥脆,在口腔里激发出味蕾的无限想象。
百花肥鱼头选用肥嫩的江团,外面包裹猪网油清蒸,装饰的花瓣以剁碎的草鱼肉雕刻而成,以彩椒做点缀,最后再浇入鸡汤,此道菜鲜之入骨。鱼香海参以地道鱼香味烹饪,几米外都能闻其香。
百花肥头鱼、鱼香海参
最后,本餐以玫瑰锅炸、雪花桃泥、网油枣泥三道甜品画上圆满句号。玫瑰锅炸是以鸡蛋,面粉,玫瑰花制成的面点小吃,将玫瑰碾碎,揉进面里再下锅油炸,吃起来色泽金黄,外脆里嫩,瑰香浓郁,甜而不腻,雪花桃泥,用玉米粉、核桃仁、鸡蛋、荸荠、蜜枣等为食材,堆于桃泥之上,其色泽淡雅,香甜细嫩,滋润爽口,形成色彩的对比,美观又美味。
02/
川人的川菜,更多可能性
用餐快结束时,一位身姿曼妙的女子推门而入,她便是银廬创始人周子铃。作为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周子铃2002年就创立了银滩餐饮集团,至今已在美味探寻的路上走了近20年。她走过40多个国家,感受多元餐饮文化的同时,也默默汲取各家之长。对食材的极致追求,让她有“食材猎人”的称号。
在创立了旗下银滩,隐庐,银锅等多家餐厅后,周子铃结交多位川菜大师,进一步学习川菜技艺,并与团队一起寻访收集到许多面临失传的古法川菜菜谱,“有些菜甚至只知道名字,做法已经找不到记录,我们就试着去想象去创造。”
知识的储备,菜品的专研,深入的思考,行业的使命,对川菜的热爱,周子铃筹备三年,将理想落地,银廬于今年在麓湖畔诞生。
为何要传承古法川菜?周子铃说:“古代川菜重视原材料的新鲜风味,又强调高超繁复的技法。我们的每一道菜都是经过反复锤炼沉淀出的作品,希望食客可以在这里慢下来,安安静静享用一餐,并看到川菜背后的工艺价值。比如芙蓉雪花鸡淖,单是捏花瓣,都需要几个点心师傅在后厨工作几个小时。食客在吃这道菜的时候,关乎食物本身,也关乎食物承载的工艺和文化符号。”
如周子铃的师傅,中国烹饪大师张中尤所说,川菜未来的发展方向,应该保留其根本,也就是传统的烹饪技法、调味方法、原辅材料。只有在川菜原来的基础上继承和发展,然后融合其他菜系的精髓,包括国外菜肴中的精华,川菜的特色才能被更多的人接受。
此次寻访古法川菜,一同前往的朋友里有个好吃嘴儿,她叫荣泽,90后,成都土著,平时最爱的就是研究吃喝,打卡美食店。从事艺术工作的她,被银廬的许多设计细节吸引,“墙上很多画作都是真丝或者手工刺绣,其中一个包间的屏风我很感兴趣,是手工雕刻的浮雕,然后运用了染料一遍遍刻画的,人物栩栩如生,看得出餐厅对宋代艺术品的研究和喜爱。”
荣泽最爱的是芙蓉雪花鸡焯、蝴蝶竹荪汤两道菜。荣泽说,下次外地朋友来,除了带他们去吃火锅儿,还会推荐他们来这家店,品尝不一样的川菜味道,也听听古法川菜背后的故事。
古法川菜的传承,已有人接过接力棒,川菜背后的文化和匠心也已逐渐被年轻人看到,古法川菜这块蜀地文化“活化石”也势必历久弥新。
餐毕,我们赴茶室蘭舟饮茶,蘭舟取自李清照词《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宋代点茶是文人日常生活不可缺少的消遣,烧香、点茶、挂画、插花四事尽显文人趣味。
备器、洗茶、炙茶、碾罗、择水、取火、侯汤、熁盏、点茶、啜饮……一套点茶流程,尽显文人风雅。
宋代文人在茶汤里喝出了“斗茶香兮薄兰芷”,品出了“从来佳茗似佳人”的趣味。我们在通透的蘭舟茶室里,临湖观雨,抿一口清茶,食一口和菓子,遥想北宋文人雅士“C位”苏东坡的精神世界,享受难得的静谧与诗意。
一回头,见两名女子在池塘边戏水,鱼儿也凑过来嬉闹,霎时,有美妙的穿越之感。
除了点茶之外,宋代也流行香饮子,时人又称之为“汤”或“汤饮”,是一种有药用价值的保健饮料,多用草药、香料、天然花果加工而成。类比现在,大概就是奶茶。目前银廬推出了两款香饮子,乌梅汤和紫苏百合香饮。
从宋宴到点餐制,去银廬体验古法川菜变得更加容易触达。除了点餐之外,餐厅还根据时令,推出以下两个套餐。
适合约上三五好友,共同前往。肴果杂陈、温酒备茶、吟诗作画,伴着丝竹歌舞,把酒言欢。
餐厅最新推出的二人餐及四人餐
(点击上图?可查看详情)
当然,你也可只身前往,静享独处时光,白天可坐在檐下喝茶、看书、投壶、观景、发呆,入夜可于院中赏溶溶月,吹淡淡风。
饮食是果腹之物,亦蕴含山川湖海广袤人间,杯盏交错之间,亦有人生态度。一餐是一餐,一餐又不仅仅是一餐。
银廬麓湖店
成都麓湖中路西段888号2栋1号
028-63286688
福利来了
留言分享你记忆中做法最复杂或者最特别的川菜,小都都将挑选3名幸运鹅儿,分别送出一张价值1000元的代金券。使用日期截止到2021年10月31日,全天可用,需提前一天预约。
● ● ●
(广告)
编辑丨小都
摄影丨Casper 部分由银廬提供
CONTACTS
找到小都
APP丨微信公众号丨新浪微博丨今日头条丨一直播
小程序(YOU点咖啡/YOU成都)丨抖音(游成都)
合作添加微信号
YOUCHENGDUDU
· 欢迎把小都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