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的第一碗蹄花,比以往来得更晚一些。
去年的编辑部,在科华北路上,SOHO沸城楼下喜提85元一份的“爱马仕炒饭”,搭配着45元一碗的夜蹄花,结结实实地过了夏;
打车也要去的天仙桥北路上,有小仙女夜蹄花,为同事们每个喝了点小酒后,胃口空虚的夜晚提供能量补充;
深夜出发赶到距离红星路30公里以外的温江,瑞记面的蹄花汤锅旁,还有一份让人日日思念的醪糟蛋,让2020年的冬天有自体脂肪的陪伴,不太冷。
今年冬天来得突然,却还没来得及和大家一起吃上一口蹄花。在冷风中、饥饿时、醉酒后,下肚一碗药膳的、浓稠的、烫口的蹄花汤,把所有的热乎和满足,都裹进最厚实防风的外套。
今天的三碗蹄花都没有属于自己的准确位置,却在许多人心中地位清晰。大闸蟹时节已落幕,趁香肠腊肉熏好晒干前,一起喝一碗蹄花汤吧。
01
坎上坎毛豆蹄花
地址:三友路蜀滋香隔壁(近成大附中)
第一次吃坎上坎时还是夏秋换季时,气温暂时还没降下来,也无需靠塑料膜挡风。这是一个小区楼下延伸出的带围栏平台,看起来似乎更适合喝茶。
沿三友路上的鲜鱼馆倒拐而入,稍带坡度的小路再上几步阶梯,即可到达方正且桌椅充足的“就餐区”。
竹椅水光油亮的包浆交代年代悠久,桌面和地面倒是时刻保持清洁。平台上也仅有阶梯对口处摆着一排不锈钢食品操作台,桌面上摆放着拌菜、凉菜和佐料,和一部同样铁灰色的收音机。
而面锅、热菜在对面的小瓦屋里,热气腾腾。
菜单简洁明了,只做了几个招牌面点的露出。凉菜随心搭配,只消说吃什么、要不要海椒、来几份,即可落座等候。起码大部分人都是这样的。这是个半自助式的就餐环境,千万别等着有人来座上等候你的点单。
下午六点开始营业至夜里三点,意味着有人在这里吃正餐,也有人拿这里当宵夜,当然,也不排除有人从正餐吃到宵夜。
就比如这位老哥,或许是为餐饮人,也可能是在店里喝得够多,积攒下来的酒瓶盖子晃眼看像一桌金币,而是事实是,它们的确也能换钱。
一份毛豆蹄花是这里的标配,但加上面食和凉拌菜,才是绝配。
滴油系列摆在最前,自是有道理的。滴油,顾名思义是水饺和抄手上的红油直往下滴。滴的是油不是汤,即为干拌。用动词代替原材料名,名字看起来就像是个gif。
老板手下得重,蒜泥红油白糖的组合让干拌红油抄手辛香甜辣,和蹄花打配合相得益彰。但吃过抄手后瞬间觉得自己错了,若是换成水饺,大坨肉馅里的猪油将会和熟油海椒搭配更巧妙,油气更重将会让人淡忘面皮的存在,大快朵颐得更畅快。
夜间菜单上唯一直接表明自己白味身份的清汤抄手,在淡淡与共时显得平淡不足。用莲白作青菜增加了抄手甜感,却因少盐少油温度下降过快放大了自己的缺点。最后拿来沾滴油抄手剩下的酱料,倒是及时损止,挽回尊严。
此时不得不提最先上桌的凉拌菜,黄瓜藕丁拼配和拌豆腐丝。厨师的不同直观体现在每道菜上。
虽说豆腐丝是当时批次的最后一份,拌匀后甚至刮干净了挂壁的所有佐料,小米辣的分量让整道显得辣了,但对比未尽兴后加点的新一份,的确这种程度的辣味让人记忆深刻,直想把最佳菜品荣誉称号颁给它。
蒜泥黄瓜也入味,幸好是和藕丁做拼配,再吃,就得来上两口了。
虽说蹄花是招牌,但不得不说当晚的蹄花汤略显逊色。预处理过的蹄花带着几分烟熏,炖的倒是耙烂,默认搭配的烧椒酱味重,可快速提鲜,但喝汤时却有明显落差。缺失的胶原蛋白被比重更多的水冲淡稀释,药膳味也显得寡淡。如此来,蹄花汤退居后卫,让小配菜们摘得了当晚的头衔。
坎上坎蹄花日间营业为早上7点至下午2点,白天这里提供更多的面食,老板说,白天的面会更好吃。那么白天的蹄花汤也会更好喝吗?下次再去一品。
02
小妹滋补蹄花
地址:地铁理工大学站D口舞东风旁边巷道
喝小妹蹄花完全是出自意外。没有经历过它短视频爆红时期的大数据推送,甚至也没有口口相传,仅仅是因为另一家店没有开门,现搜现找找到了它。
幸好,没有在正火爆时追随脚步。
顺理工大地铁站D口走出,走过舞东风隔壁悠长巷道,楼宇之间,竟有片天井般空地。而小妹蹄花的“厨房”就在这里。
一口锅装满蹄花,一口锅装满海带,一桶红油豆瓣,一大袋萝卜干,物料简单,有且仅有这些在铝皮车上,也在每个食客的碗里桌上。
小火不断在锅下加着热,保证每碗上了桌的汤都是热乎的。烫口,在吃蹄花汤这件事上尤其重要,更何况是冬天。
小砂锅里垫上整根蹄花,芸豆海带铺满剩余空间,甚至还有冒出,最后,浇上几勺热汤。在小妹蹄花,没有其他菜可以点,但也只需这一碗,就能干掉一碗大米饭。
除了被熬进汤里的胶质,轻松脱骨的皮肉,一抿即化的芸豆,让人另存私心的,是从单纯且不放葱花的红油豆瓣里,尝出自家制作的豆瓣风味。
这种味道伴随着个人成长里的无数碗面,无数锅肉汤,穿透进一样深红的血液,独在异乡品尝到熟悉的味道,让不太喜欢沾蘸水的我也愿意多蘸几筷子,哪怕吃完了肉滤完了骨,也想要再来一碗海带和热汤。
毕竟求学之后,故乡只有冬夏,再无春秋。
四面透风的小妹蹄花可谓没有环境,但依然可以吸引不少人前来光临。等蹄花上桌时,对面的洋芋片、锅巴土豆招牌逗人眼馋,但都关了门,夜里的小坝子里,是小妹蹄花的主场。
但去过几次后才知道,墙的隔壁,还有像小妹蹄花这样的经营个体,卖烧烤支撑着食客们的夜。筒型结构的楼房里回声被加强,但大家都尽量保持着低声。
小妹蹄花仅写明了营业时间从下午5点开始,但并没有对结束设限。回到最开始,在点评上搜索时弹出的,店铺已经营7年,未来会继续营业多久,亦未设限。
03
胖哥夜蹄花
地址:成温立交桥下
在群里发一张美食图片,可以引发群友们热烈追问,在哪?叫啥?多久营业?在互联网上抛出一张就更不得了,何况发出的这个人是陈晓卿。
· 图源/陈晓卿的博客
一根蹄花配一小碟红油豆瓣酱,着少许葱花,从图上来看,这份蹄花的确还算优秀:猪蹄已被炖得翻了皮;白色汤匙在汤里见不了底,甚至见不了过渡层;油汤油重,不见热烟,有了汤匙颜色的对比,汤色更显浑浊......
只是,陈老师没有拍出吃剩的骨,无法断言蹄花软烂十足。不知是否其他平台有详细介绍,总之第一次吃上这碗搪瓷钵子装的蹄花汤,也是在数次目睹成温高架下桌椅摆放盛况之后的一个夜。
甚至,我也无法断言,网络上所说的胖哥蹄花和胖大爷蹄花究竟是否一物,只知道这位老板真的不瘦。
胖哥的三轮远离正高架下,在更靠近人行道、安全系数更高的路边暗自芬芳。随取随用的塑料小板凳和小方桌更接地气,一人一碗极显独占一方的霸气。
· 图源/边走边看
胖哥的蹄花很有记忆点。在冷飕的夜晚,厚重的油气锁温,多喝几口粘嘴,现撒的葱花被烫个半熟,随汤入口时,还保留一半的脆,和肉皮的黏滑形成可食用的对比。
· 图源/肆佰
精明的人会慢吃猪蹄快喝汤,他们知道精华都在汤里。喝得见底再续一碗新鲜热乎,如此一来仿佛拥有一份新的,此时饭菜也炒好,刚好干湿得当。
· 图源/肆佰
小车上除了蹄花还有炒饭炒菜可选,配料丰富。吃过的炒饭里,豇豆香肠炒饭最佳。豇豆酸脆,米饭硬朗,用香肠之油气中和,软硬适中,喷香可口。
· 图源/肆佰
干煸肥肠是胖哥拿手菜,在客人点单后短短数时里,完全把肥肠外层煸得焦脆,芯里还保留着湿嫩。
先来一筷子,只夹肥肠,感受上下尽头牙间嚼薯片般的酥脆,再来一筷子,连带皮肉即将分离的二荆条一起,让味道丰满,第三筷子,不怕辣加一截干海椒,伙着芹菜节一起,配料反客为主,甚至有些没化开的味精,一齐打开汗腺,此时饮一勺蹄花汤,更显珍贵。
· 图源/肆佰
除了肥肠是拿手绝活,火爆黄喉、火爆猪耳朵也同样味美。会吃的老超哥们会点上一份炒饭,再把炒好的猪耳朵盖在饭上,一眼望去尽是油光。但人们知道,碳水和脂肪的高度结合产物,一般都很美味。
· 图源/边走边看
胖哥夜蹄花11点后出摊,11点后,看过电影散场出来的,驱车穿城而来的,云集清江东路,共同在夜晚赴一场盛宴。
陈晓卿说,“蹄花我喜欢,猪蹄和芸豆,长时间慢炖出奶白色滚烫的浓汤,汤鲜肉烂”;扶霞·邓诺普说,“它(蹄花)的口感最后有点像一个云”;我说,“想着蹄花写蹄花真的好饿,立刻!马上!我要吃到蹄花!”
腊肉刚刚抹好了盐,香肠的关节被系紧了白线,柏木陈皮准备被架上火,熄灭了仅余白烟慢慢熏,等待下一份美味来临之前,先喝一口蹄花汤吧。再干不迟。
● ● ●
编辑丨浪仔
未标注图源丨vancy
CONTACTS
找到小都
APP丨微信公众号丨新浪微博丨今日头条丨一直播
小程序(YOU点咖啡/YOU成都)丨抖音(游成都)
合作添加微信号
YOUCHENGDUDU
· 欢迎把小都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