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经在思考2022年的菜单了。
——今天的编辑 吹风
大榜吃饭的理由总是荒唐又可爱——
天气好的时候,不约而同都不点外卖;穿脏衣服的时候,正好出去吃了好洗;写稿子比较顺利,必须要举杯庆祝;就连感冒了也要被说服去搓一顿火锅,鼻子一下就通畅了……
大榜的512G壁纸胃↓↓↓
大榜是一个不想搞钱也无贪欲的团队(才怪,唯一的盼头就是吃。只要一遇到正在装修的铺子,一行人的脑壳都要伸进去。七嘴八舌又指点江山,“这里摆餐桌,那里是精酿,开业就来吃”。
偶尔为了选题吃,大部分都是真的想吃,以前是在单位楼下吃,后来骑单车扩大半径,现在是打车起步了。
2019年,大榜认真记录下61家店的味道;2020年,大榜走进了99家各式的店;2021年,大榜在132家流下了口水与汗水。
大榜在探索新店,“被我们淘汰的更多”,也在怀念,“这是重新发现系列”;大榜在梳理清单,“刚需”,也在向往他乡的原始味道,“跟着土著走一走”。
不管你是百年老店还是苍蝇鼻祖,不管你是横空出世还是明星驻场,都必须接受大榜的检阅。
01.
我去一家台球室,要了一份鳝鱼
我问她为啥要在台球室卖鳝鱼,她说二十年前,她就是一边开台球室,一边在附近市场上卖活黄鳝。
后来,不准卖活的了,她才在自己这间台球室,用自己的手艺,把黄鳝弄给大家吃。魔幻,嘈杂,却也美好。她有她的歪,她也有她的乖。
02.
九眼桥的夜,包子在排队,鸽子在爆汁
他从钵钵里拿出两只鸽子,看了看,又拿起测温枪测了测油面的温度,差不多时候了,方才小心翼翼地把鸽子放进油锅里。
鸽子事先卤过,一遇上热油,便精蹦地炸开了花。他说,鸽子吃起来会有些甜味,那是甘草的味道。
03.
我在五十年代的飞机厂里吃米线
听说有个吃过桥米线的地方不得了。
天远地远去吃一趟不说,还要提前预定。价格堪称“我省最贵”。但是去过的人又都说值得。说它别致,说它风雅,说它有意思,说值得二刷。
04.
14块钱的自助餐,我怀疑老板在做慈善
东通顺街,有一家别具一格的馆子,叫滴滴自助餐。
既然是自助餐,感觉应该是一个大气亮堂的馆子,然而这家却只有一个门面。背靠着一座危房,招牌是红配黄美猴王。朴素归朴素,但丝毫不影响在这里把酒言欢。
05.
太古里环境最好价格最低的餐馆:大慈寺
大慈寺食堂不在正殿门前,银杏后面的食堂暂不对外开放,有师父见我们不复得路,便点明了一侧的茶馆方向。
饭香愈走愈浓,在茶馆围城的坝坝里,牌匾上写着“小食店”,店里已经摆出十几碗色香具备的小菜,素净的锅碗于阴翳中白气腾腾。
06.
他的宝马后备箱装了999根鸡脚
别人的后备箱打开是什么,九百九十九朵玫瑰,他的后备箱打开是什么,九百九十九根鸡脚。
宝马是货车,不止后备箱装的是鸡脚,后排座也铺闷了鸡脚。这些鸡也算是死得其所,一辈子还是坐了一趟宝马。
07.
华西医生偷偷吃了10年的第二食堂
一直听说满堂香,说它是华西医生的食堂。但真正打车输入这个地点的时候,才发现,它的后缀竟然是:家庭厨房。
有人来留言,说它小众,说它现在排队越排越久。有人前来认亲,说这家馆子是高中化学老师开的,为的就是要让来华西看病的病人和家属吃得健康和安心。
08.
20多年的烂偏偏,我怕是在叙利亚吃烧烤
十一中对面是张嬢烤肉。四十九中正对面,有个嬢,人称城北“烤神”,经常神出鬼没。
地方偏到,没人带路,根本找不到;就算找得到,未必吃得到。没点门路,嬢这段时间出不出摊,做不做生意,都码不准。
09.
藏在断头路的火锅兔,不想出山的武林高僧
大雨,十字路口,为了吃一只兔子,我们在锦绣街的巷子里进退两难。去之前知道有点难找,去之后没想到高德地图都放弃了。
这家红烧兔芋儿鸡就像武林高僧,三请四拜才露出庐山真面目。
10.
21元如何拿下100个菜?
星辰路东二街右拐出来,有一排热火朝天的荤菜。从冷锅鱼到跷脚牛肉,从毛肚火锅到手提串串,根本不敢在这里跑步。
但只要你闭眼捏拳走过,就能抵达「谦和清心素食」自助餐。21元一个人,近100种餐品,大众评分4.8分,哪一个点都写着离谱。
11.
“请大榜千万不要写这家馆子”
胀,实在太胀。这一餐吃下来,着实让人难忘。配料接近,炒法也几乎一样,但每一道菜都好吃得非常具体。
嗜辣如命的我,并没有觉得腰花饭店的菜有多辣,并且,它的味道还不及我在自贡吃的一半。
12.
蹲了两个月,建议这家烧烤公证摇号
差不多三个月之前,接到线报说洪河有一家烧烤是天花板级别。
关键词诱惑又神秘,“炭烤”,“二十年老店”,“五百人的群永远满员”,“一家没有名字的烧烤”,“烂偏偏”。这种隐秘的角落势必要去浅尝一下。
13.
建华白肉,全成都出租车司机的海底捞
一头是盐道街小学学生公寓,一头是横丁字街公厕,中间卡了一排烂朽朽的老平房,很有可能是此处有美食据点的信号。
他们都说,32号的建华白肉,全成都的出租车司机都爱去吃,悄悄吃了十多年。
14.
吃了,汪小菲(少菲)的餐厅没有白松露
汪小菲与大S离婚之后,麻溜就在成都开了店,于是叫麻六记。
汪小菲的生意折腾半生,终于又回来做起了老本行川菜。他诚恳表示,“四川是俏江南的发源地”,所以麻六记也不能缺席。
这一年的街区探店攻略
15.
东安南路上新,有酒有肉,宜大吃大喝
东安南路一面临河,河对岸是去年大红大紫的望平街,中间夹着逐渐成气候了的望福街,去年年初走过东安南路的时候,它还是外卖店一条街,现在只不过隔了一年,它就有了更丰富的面貌。
16.
那些不像咖啡店的咖啡店
成都的咖啡爱好者们很幸福,在扎堆开的店里有了更多的选择,可以挑挑拣拣,也可以在其中发现自己的偏好。
2021我们就发现了不少看起来不像咖啡店,但却愿意加入可以回购List的有趣新店,每家都有自己的性格,好耍也好喝。
17.
成都华西坝大学路上新名单,来啦
青岛的大学路在海洋大学附近;韩国首尔的大学路,挨着首尔大学文理大学院旧址。成都的大学路,靠近川大华西校区。每到夏天,总有人惦记大学路一整条街的梧桐。
历史的风吹过华西坝,沉淀出底蕴;新的风,又将继续为华西坝带来人文交融的蓬勃。
18.
怎么追也追不上的望平河畔
以前东安南路的店主们望着夜夜笙歌的对岸,心生羡慕,如今东安南路的生态愈发完整。
而他们心中认为怎么撵都追不上的望平河畔,有店离开新的店再进来,反复了几轮,火的那几家依然天天堆满人,店铺的命运也是种玄学。
19.
点兵点将,点到点将台上新
点将台大榜爱去。雄赳赳麻辣烫吃了四五年,至今说起吃串串,第一个想到去这里。成都Big榜 建立早期,我们还在点将台东街转角处的茶楼开过一次会。
临近的较场坝,更是东大街金融打工人的午间食堂,传统鬼饮食小吃店集中。饭点时刻,水泄不通。
20.
东糠市街抵拢倒拐,是好吃的油篓街
东糠市街一直走,在马旺子口子上倒右,迎来的就是长满银杏的油篓街。油篓街只有一百多米,但是一点都不冷清。
南北通透,饭点的太阳自动让位,又夹在晶融汇与太古地产之间,一种凉爽惬意的秋意浓,造就了这里的门庭若市。
这一年的踩雷与种草
21.
手打柠檬茶,风好大
纯靠手工把冰块砸成冰渣渣,香水柠檬也被砸稀烂,返璞归真的人工榨汁技术也没啥技术含量。
倒是暴打的这个动作满足了大众想要发泄的高涨热情。坐在店里等出饮品的时候,哐哐哐地打击声直接砸在了柔软又脆弱的心房。
22.
便利店凉面哪家强?
我查了一圈,在成都,卖凉面的便利店有伊藤、全家、盒马、711、wowo、永辉。
其中,伊藤的凉面有三个口味:紫薯鸡丝凉面、菠菜酸辣凉面、乔伯凉面。至于为什么叫乔伯凉面,网上仅有的资料显示,在长沙某居民楼里有家开了二十年的凉面摊,名为乔伯凉面,用料少而精致,是长沙人童年记忆里的味道。
23.
决战太古里之边2.0,协盛隆vs广莲申爆款大测评
一个是有上百年历史,比文酥园和宫廷桃酥还要早的成都本土糕点协盛隆,巴金都写过;一个是广式糕点和海派糕点的结合,最早从上海火起来的广莲申。
两个品牌的糕点,谁更胜一筹,更合口味?决战太古里之边2.0,这就更新。
24.
希望你永远用不到的成都医院食堂指南
写这个地方带着点纠结,一方面希望为大家提供一些服务型的参考,但是又不希望大家有机会去吃,那就是医院食堂。
我们带着“永远不要去吃,万一哪天去了也要点个好吃的”心情去吃了吃成都的几家医院食堂。
这一年的回购清单
25.
成都特产清单50强(可邮寄版)
成都人离开成都,最舍不得的就是那些好吃的:兔头、烤兔、锅盔、卤味……
每到深夜,这些念念不忘的味道就会在全身翻滚,才下眉头,又上心头。这些翻滚,也促使、催迫、挑唆着店家,开始打包,抽真空,邮寄。
26.
我常去的川菜馆子清单(上)
很多人来大榜后台问好吃的川菜馆子,大榜的朋友们从外地来也要问“推荐几家好吃的川菜馆子嘛”,仿佛除了火锅串串必须吃顿川菜才觉得没白来成都。
于是大榜整理了一份自己常去的川菜馆子清单(上),特此说明本文不含任何商业植入,是大榜独家口味。
27.
我常去的川菜馆子清单(下)
一大波粉丝在收藏的同时,还不忘“马上转发给所有外省朋友”并求赶快出下集,应大家要求《我常去的川菜馆子清单(下)》终于来了!
上期说的都是大川菜馆子,这期大部分是亲切的家常风味,开在老社区、街巷中,人均50左右。
28.
我常去的火锅店清单
虽然大榜就在成都最浪的火锅江湖——春熙路商圈附近办公,但是很少会去各大网红店吃火锅(除非工作你懂的)。
那五天一大聚、三天一小聚的我们平时都在哪儿吃?今天就来说说我们常去的火锅店们。
29.
万象城外一公里,也太下饭了吧
万象城二期拔地而起,四个场馆打堆堆,但依然门庭若市,脚杆走断。而马路对面的润街,也突然忙碌了起来,贴起招聘。
这条藏龙卧虎的隐秘的角落,从新疆羊肉串,到什家婆乌鸡米线,一直都是心水之地,但抛开这些了不起,我们又吃到了不得了。
30.
大榜私藏的香肠腊肉·2021版
大肚能容,容天下可容之物;皮囊可藏,藏世上万千风味。《风味人间》里面的一句话,道不尽世人对香肠腊肉的一腔热爱之情。
香肠、腊肉大榜出了很多版。从2015年的1.0版数到现在,稳稳当当的4.0。
31.
成都到底有莫得好吃的拌鸡?
四川人素爱红油拌鸡块。焯过血水的公鸡,宰成块块,按照各家不同的风格喜好,搁上以酱油、醋为主的各种佐料,最后浇两瓢刚煎好的熟油海椒,满盆的香气说来就来了。
红油和鸡块在这样的惯性作用下相互交裹、翻拌,拌匀之后再正式装碗上菜。这个叫拌鸡。
这一年的重新寻找
32.
成都再也找不到那家章鱼小丸子
成都第一家章鱼小丸子,甚至比伊藤还要早。它没有招牌,没有装潢,只有一间破旧的瓦房,每天都排着长长的队。
记得价钱是五块钱六颗,一条仿佛小船的纸盒,两根竹签,淋上咖啡色的酱汁,撒一把薄薄的柴鱼碎,碎碎盛着小丸子的热气翻飞。
33.
华西医生偷偷喝了16年的奶茶
从前的日子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杯奶茶只要两块钱。
两块钱的奶茶,现在端给你都不敢喝。但是,我喝了。没办法,因为这是对奶茶启蒙最起码的尊重,我说的是鲜之爽。
34.
寻找春熙路消失的猪脚面
前两周,莫名其妙决定下班后去春熙路觅食,结果发现,哦豁,最爱的猪脚面也不见踪迹。
曾经春熙路一霸,要排长队才能吃到的猪脚面啊;曾经进城逛EGO后,必吃的猪脚面啊;曾经央视都播了,上过《致富经》的猪脚面啊……
35.
终于吃了个159岁的豆腐
陈麻婆豆腐,可能是成都餐饮店中,现在还存在着的、最老的一个,实火了159年。
在很多餐馆吃过麻婆豆腐,但老字号陈麻婆豆腐,之前确实还没吃过。这一期的百年老店上新,就去吃个豆腐。
36.
路过100次,终于吃了1次努力餐
就是那个在人民公园隔壁,金河路和长顺街十字路口上的努力餐;古朴两层小楼上,立着一只雄鸡的努力餐。经典老成都地标之一,比IFS的熊猫爬楼,久远多了。
现在,大家喜欢说,距离成为百年老店,还有99年。而努力餐是真的老,距离100岁只差8岁。
37.
路过100次,终于吃了1次盘飧市
创始于1925年,再过4年,盘飧市就将真正迎来自己的百岁生日。
盘飧市,成都人太熟了,但大多也仅限于——
下午四点开卖的盘飧市包子馒头,冒着高温,婆婆爷爷依旧乐意排队;卤菜一绝,值得专门跑一趟来买,尤其家里来了宾客的时候。
这一年的家乡味道
38.
我们找了一个云南土著,问她成都到底有没有地道云南味道
成都到底有没有地道的云南味道?她的回答是:我在成都,基本上没有怎么吃过云南菜,因为看菜单就晓得正不正宗。
但吃到这家云南菜,土著的第一评价是:可。成都的云南菜不少,但像这种专卖云南小吃的摊摊屈指可数。
39.
尝尝南充驻成都办事处
南充驻成都办事处少说有20来年历史。提前做的功课,附近有南充宾馆,有四川嘉陵江大酒店,以为会在这里面吃到南充美食,不过,并没有看见招牌。
办事处入口的右手边只有个叫南充味道的馆子,顺庆米粉,川北凉粉,张飞牛肉面……里面汇集了众多南充特色美食。
40.
好冷噢,但还是无法拒绝小傣味
从望福街的越南米线,吃到望平街的小香茅老挝凉拌,解决午饭的二三十分钟,也可以假装去东南亚休个假。
外地美食,异域风味,成都人尤其爱西南方向的酸酸辣辣。不必是隆重的大餐,简单迅速吃吃,就很满足。
41.
尝尝攀枝花驻成都办事处
人民北路一段1号的攀枝花大厦,是攀枝花驻成都办事处在地图上的定位。这可能是扎根成都最久的地方办事处,1965年4月15日,攀枝花便在成都设立办事处。
迄今为止将近60岁,攀枝花驻成都办事处很有来头。
42.
我们找了一个自贡土著,问他成都到底有没有地道的自贡味道
自贡人爱吃辣。冷吃牛肉、冷吃兔是零食,小米椒颗颗泡稀饭,是日常。成都人的辣,他们自然瞧不上。
自贡地处川南,自贡盐帮菜便与同属沱江流域的内江菜、泸州菜和宜宾菜并称为“小河帮菜”。这一带的味道,就三个字:香,辣,鲜。
43.
尝尝宜宾驻成都办事处
五粮液大酒店是一直都没有想踏进去。看见五粮液三个字,就很自觉地达咩,多半贵,快走。
开在宜宾办事处隔壁,就等同于开在宜宾本地。推测肯定正宗,肯定好吃。每次都这么想,但都没有下车开吃。
44.
滇味餐厅,延续了37年的念想
说到天府滇味,在很多本地人心中她确实是一个非常温暖的存在。
小时候生病去三医院看病,如果全程很勇敢,爸妈就会用一碗过桥米线作为奖励。跟着大人们看全兴队比赛,必须到天府滇味“打个尖”,对于很多60后的来说,这里是谈恋爱请客吃饭的好地方。
45.
林老四和柴头哥,成都潮汕牛肉双雄
这两家经过大浪淘沙之后,依旧红火的潮汕牛肉火锅,好吃,也值得一吃,而且不管春秋冬夏,久不久地就想去吃。
它们承载的不仅是潮汕人在美食上追求的纯粹和精致,还有成都人在一阵阵麻辣风雨之后,所贪恋的那一丝鲜香。
2019年,@土豆儿 略显遗憾,“感觉吃得不够全面”;2020年,@大毛毛 已经能清晰判断团队的口味偏好;2021年,选题会上动不动就是「吃喝清单」,全是硬货。
但玄幻的是吃了这么多,居然都没有人长胖,这很是内卷。
街头巷陌的铺子见证参与着城市的变迁,大榜的胃也用一种视角留下了味道的记忆与走向,吃的美很偶然,需要耐心慢慢探。
虽然中不了彩票,但祝你我吃好喝好长生不老。
今日编辑 | 吹风
本文系谈资“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图片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