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幸福了!成都这所学校的学生,在大运会场馆里上了开学第一课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 2022-02-19 20:14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

由成都商报权威出品

>

2022年6月26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以下简称“大运会”)将在成都举办。

2月18日,在春季开学之际,成都市龙泉驿区西川汇锦都学校(以下简称“龙泉西川汇锦都学校”)小学部的130名孩子来到位于成都市东安湖的大运会赛事场馆,在这里上了一堂特别的“开学第一课”。在讲解员的带领下,孩子们依次参观了多功能体育馆、游泳馆,深入了解了场馆建设过程以及背后运用的科技手段。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寒假期间,2022年北京冬奥会成功举办,在2月17日的开学典礼上,学校还以“解读冬奥场景,传承冬奥精神”为主题,带领孩子们重温了北京冬奥会的赛事亮点,学校教师给孩子们分享了中国运动健儿的成长故事,鼓励孩子们在新学期为了梦想努力拼搏。

“一年之间,两大国际赛事盛会相继举办,对孩子们来说,不仅要了解各项运动,提高参与运动的热情,更要了解盛大赛事背后的运动精神。”小学部校长徐攀表示,“通过参观大运场馆的方式,也是让孩子们在实践中感受盛会魅力,将精神动力转化为现实中的实际行动。”

开学典礼回顾冬奥盛会

多种方式感受冬奥精神

2月17日,在龙泉西川汇锦都学校小学部的开学典礼上,学校教师带领孩子们全方位回顾了北京冬奥会的开幕过程。

“开幕式选择在24节气中的“立春”这一天,其实是有深厚的寓意。”学校教师告诉孩子们,“‘春雷响,万物长’,预示着万物的新生,冬奥会在这一天举办,也体现了体育赛事和传统文化的深度融合。”

为了让孩子们深刻了解北京冬奥会上的传统文化元素,学校还特意准备了以24节气为主题的视频,随着24节气画面一张张播放,孩子们在了解24节气的同时,也被画面的美感所深深震撼,了解了每一个节气背后所表现的中国美学。

除了讲解冬奥会背后的传统文化,在开学典礼上,学校还借此机会给孩子们分享了本次北京冬奥会上的科技亮点,“二氧化碳跨临界直冷制冰技术首次使用”、“无人驾驶汽车和无人服务餐厅惊艳亮相”、“26个场馆的‘绿电’支撑”、超高速4K轨道摄像机全方位记录……中国科技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让孩子感到无比自豪。

让孩子们同样自豪的,还有冬奥会上“人”的故事。小护旗手关熙妍为了让入场万无一失,每天训练到晚上10点。滑雪天才少女谷爱凌成功的背后,是从3岁坚持训练的刻苦自律。

利用一组组数据和一个个故事,学校教师告诉孩子们,成功来之不易,为了梦想应该不断努力拼搏。

为了让孩子们对冬奥精神和故事更深刻了解,学校还特别搭建了“冬奥会项目·人物故事”展厅。孩子们来到展厅,在倾听老师们耐心细致讲解的同时,也相互交流着自己喜欢冬奥的故事,感受着奥林匹克精神。

冬奥“连线”大运

实地感受赛事魅力

在开学典礼了解了“赛事盛会”背后的故事后,2月18日,小学部的全体学生来到东安湖的大运场馆,通过冬奥“连线”大运会的特别形式,再次深入了解国际赛事举办背后的细节和亮点。

在多功能体育馆里,讲解员给孩子们介绍了场馆的基础建设、地理位置、占地面积、可容纳人数、以及各场馆的功能与用途,当得知“多功能体育馆不仅可以运营篮球赛事,还可以用作冰雪运动的场地时”,孩子们爆发出阵阵惊叹声。

在游泳场馆里,孩子们了解到标准游泳赛道的长度,第一次近距离观摩了跳水运动里高高的跳台,在参观之余,孩子们的运动热情也被点燃,现场和同学分组做起了运动。

值得一提的是,在参观的过程中,孩子们还带上了寒假里的作业——与冬奥会和大运会相关的绘画和剪纸作品,带着这些作品,孩子们在场馆里拍照打卡,齐声高喊“成都加油”、“大运加油”。

小学部校长徐攀表示,在开学典礼上讲解北京冬奥会,并在开学第一课让孩子们实地参观大运会场馆,不仅可以增强孩子们体育锻炼意识,提升体育锻炼技能,铸就勇于拼搏、奋力前行、不怕苦累的精神,同时也能打开孩子们兼收并包的开放心态与格局,树立爱家乡文化、讲家乡故事的意识。

“更重要的是,通过让孩子们走进大运场馆,亲身感受大运会即将举办的魅力,其实也是在强化孩子们的主人公意识,鼓励孩子们讲好大运故事,做好大运主人,为大运蓄力,为大运加油,为大运喝彩,将赛事背后的精神转化未来行动的不竭动力。”徐攀说道。

记者 陈兴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