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团妈
早上起床,不是找不到眼镜就是找不到袜子,手机也不见了,临出门孩子的家庭作业又忘了收拾进书包里……一家人混乱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下班回家,身处遍地都是孩子玩具、绘本,四处充斥着各种小杂物的客厅,内心莫名地烦躁。一场蓄谋已久的家庭战争可能因为赤脚踩到没有收拾的一块乐高玩具而一触即发。
如果要做一组家庭整洁程度的对比照片,before和after之间的节点绝对是“有了孩子”这件事。原本空无一物、文艺优雅的空间,有了孩子之后,加上人到中年,可能就变得一地鸡毛。
外在的整洁或混乱,有时候也对应着我们内在的状态。一个乱糟糟缺乏收拾的家庭,也会带给人一种无序和失控感。
如何“断舍离”做好家庭收纳,并且让孩子学会收纳是一门学问。对有些家庭来说,甚至是需要支付几千元亟待专业人士帮助的一项科学系统的工作。
本期,我们采访了马俐管家的创始人Mia。这位成都90后,带着20多人的小团队走进千家万户,看遍了成都家庭如何由混乱堆积变得条理清晰。他们把给客户收纳整理的过程拍成短视频,最新一条在B站获得了550万的播放量,3万多条留言。
她对家庭整理收纳方面的思考和经验,也值得我们借鉴。
混乱的原因在于
真正属于孩子的收纳空间很少
团妈曾听到许多家长抱怨过,自从有了孩子,东西变多,不止地面上乱糟糟,甚至已经没有一面墙洁白无瑕了。每个家长的梦想都是等孩子长大住校或上大学后,搞快把家里粉刷干净。
对Mia来说,这种都是小case。四川师范大学毕业的她,曾先后从事过运营和新媒体的工作。去年开始创业,首先想到的就是收纳整理方面。首先源于个人兴趣爱好,其次,是想要更加高质量地陪伴孩子。“如果一直工作,就有可能会朝九晚六,甚至加班。创业的话,我的工作安排会自由、灵活一些,我可以把大部分时间都留给孩子。”
同时,她也敏感地注意到了社会理念的变化。今天的人们向往更加美好和干净的居家生活环境,也愿意请专业的人士用科学的方法帮助自己完成这件事,以便让自己从繁重的家务工作中抽身出来。
自她创业以来,见过许多的家庭,真正接近崩溃的当属这样一件事。那是本地的一个二胎家庭,姐姐和弟弟拥有的玩具有普通家庭的5倍之多,堪称小型“玩具王国”。整理姐弟俩的衣服也令人头疼,光是区分哪些是姐姐的衣服、哪些是弟弟的衣服并将它们收纳起来,她的专业团队,高强度的速率,不眠不休都得做16小时,“那一刻真是体会到了什么叫无从下手、什么叫绝望”。
这家的女主人有一种很会塞东西的技能,导致了家里的每一个缝隙都是满满当当的,光是没有拆封的包裹就有十几个,甚至有的还是几年前购买的。在这个家里生活,完全没办法实现口红自由、包包自由、首饰品自由、护肤品自由等等(自由的定义:随手即可拿到)。最后,在断舍离环节,几乎扔掉了一个卧室那么大体积的物品,但整个家依然还是那么臃肿。
一般而言,家庭混乱的重灾区往往是那些孩子经常活动的区域。有些家庭的孩子活动区域会在客厅、阳台、卧室,这些区域就会有大量的玩具散乱地堆放着。在整理收纳的时候,首先应该按照玩具的属性进行分类,比如说益智类、积木类、过家家类、娃娃类等;其次,再定期对其进行清洁和消毒,然后收纳起来。“如果家长没有做到定期清理,往往就会发现,玩具太多了,经常买玩具,但又没有及时断舍离,造成原本的收纳盒根本装不下了。”
参照许多家庭的案例,对比其中的收纳空间后,Mia发现:其实,真正属于孩子的收纳空间很少。另外,即使是孩子的空间,也经常会出现大人的东西。“在整理孩子房间的过程中,我们常常会发现爸爸的打火机、妈妈的头绳或者家里的电池什么的。而孩子的玩具又会出现在家里的任何区域,角落里、窗帘下、飘窗上……到处都是。”她建议,为孩子打造专属区域,让孩子建立物品只能放到指定区域的理念,养成良好的收纳习惯,总之,是一种观念上的改变。
断什么、怎么舍、如何离
理念和行为都要随之做出改变
不管是孩子的玩具、衣服还是书籍或学习用品,断舍离都是最好的办法。有位家长号称“没有我塞不下的东西”,但家里确实几乎没有剩余的缝隙来收纳了。在Mia整理过程中,惊讶地发现了山下英子的书《断舍离》。一时间不知道这样的场景是搞笑还是讽刺。
家庭收纳的普遍痛点,主要来源于断舍离。许多人对于某件东西适不适合自己、怎么去断舍离、怎么保持一个离的状态都不是很清楚。许多家庭也都没有收纳整理这方面的专业知识,甚至不知道怎么去收纳整理,就是一个知识盲区。另外,许多家庭也不太懂得怎么去划分区域,很多时候比如说一家三口甚至一家五口,他们的物品杂乱地放在一个区域混合,没有进行空间的划分和打造,就导致了家里面物品随手乱放,这样的习惯很不好。
一般来说,断舍离断不掉,是因为觉得丢掉是一种铺张浪费的行为习惯,但实际上这是最大的误区。只有直面面对断舍离,才能了解清楚这个物品到底有没有起到作用,阻止以后购买更多类似的东西,断掉购买欲,舍弃真正无用的物品。很多人会认为丢掉可惜,以后总有一天会用到,而选择保留下来。这种情况下,往往是一年又一年都一直没有再用到过。
孩子的物品也是一样的,像儿童玩具这种,觉得孩子以后还会再玩。旧的没有丢,新的又源源不断地买进来,就导致家里的玩具越来越多。这种情况下,当孩子真正想要玩玩具时,反而专注力并不好,他没办法对一个玩具进行好好地探索,只是浅尝辄止。
孩子的不同空间如何收纳
记住两点:定期清理和及时整理
Mia建议,不管是大人孩子,都应该养成收纳的习惯。大人在整理家务的时候,可以让孩子参与其中,“让孩子知道收纳是一项轻松愉悦的事情”。另外,她认为,收纳整理是一种只要通过合理的方法,就能立竿见影的、看得见效果的一种行为,可以很快给孩子带来充分的自我肯定感。
另外,通过整理,还可以将家里的物品物尽其用,避免浪费,让孩子懂得“取舍”。“孩子若是从小就能学会分辨孰轻孰重,那么成年后也能更好地处理事务的轻重缓急,这于孩子的人生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针对孩子生活的不同空间,她也给出了切实的建议和方法。比如,卧室。“我希望各位家长一定要给他们从小树立一个爱干净,不乱丢不乱放的习惯,不能大人给他们换了衣服后就到处乱丢,而是要及时地收拾好,或者玩过的玩具也要及时地放进储物箱。相信孩子们在这样的环境下,自然而然会养成一个良好的习惯,包括每天早上起床要打开窗户进行通风,让清晨的第一缕阳光洒进卧室,这样同样有利于房间里的二氧化碳的排出。相信这样一来,房间里一进去就是满满的正能量吧。”
孩子的学习桌上应该尽量保持干净整洁,“建议只摆放一盏台灯、笔筒或者一个盆栽。书籍和作业,在不用的时候一定要放在它们应该在的地方,使用完书桌后,也要及时地进行打扫,将桌上橡皮擦的屑及时清理干净,这样在下次进行学习看书做作业时,心情也会非常好。”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会购买或者收到许多的书籍。有些是适合他当下的年龄层次阅读,有些已经是过去式。那么,家长应该带领孩子定期进行整理和评估,哪些书值得保留,哪些书可以赠送或者卖掉。同时,要定期对书架上的灰尘进行清扫,也可以买一些味道较淡的香薰。“在干净整洁的环境中,打开一本书,呼吸着新鲜的空气,孩子的专注力也会提升得多。”
● ● ● ● ●
Q:关于收纳整理,有没有一些可以遵循的规律和方法呢?断舍离应该怎么断、怎么舍呢?
A:在平时的整理收纳当中,实际上没有一个固定的规律和方法。因为每家的生活习惯不一样,我们的建议是:在日常生活中,一定要给房间里的每个物品都找一个家,给它赋予家庭成员的灵魂,让它有存在的意义。如果实在想不出它存在的意义,或者不知道你将来会不会用到,那么我们建议还是把它送给需要的人吧。
我们在断舍离时,会采用五步法:看、问、想、穿、拍。看看是否有破损和无法挽救的硬伤,问问自己是否真正喜欢,想想下次出门或者上班是否还会再穿,穿穿是否合身和舒服,拍给衣品好的朋友看看,问问第三方意见。另外,还有一些“21套衣服理论,一周七天不重样”之类的简单方法。
Q:针对孩子的物品收纳,一般怎么建议?
A:建议家长首先控制住自己的购买欲。一般情况下,每个孩子每季7-8套衣服、6双鞋左右就足够了。孩子的衣物数量多,体积小。在整理时,我们建议:外套统统悬挂起来。上衣站立折叠并图案在外,裤子从短到长、从薄到厚叠放,贴身衣服使用收纳盒。
其次是孩子的玩具。哪个年龄阶段应该拥有哪些玩具,那么,就应该只有这些,不属于这个年龄阶段的也都统统捐赠吧。
减少了物品增多的前提下,在整理方面,一套玩具最好收纳到一个透明的储物盒/箱中。拼图玩具可以选用较小的收纳盒、食品袋、拉链包等,并在袋子上贴上标签,写明拼图名称和数量。最重要的一点:在使用过任何一件物品时,都要及时地给它物归原处。
Q:有哪些收纳工具其实并不好用?为大家推荐一些实用的收纳小工具吧。
A:宜家的卡莱克柜和德洛纳收纳箱是我们经常会使用且大力推荐的。在选择收纳工具时,一定不要选择那种容量特别大,或者本身自重就很重的东西,这样一来,拿取的时候很不方便。对孩子来说更是如此,甚至会出现被砸到的可能。
同样,大家一定要记住收纳物品的大小决定了你物品的多少,所以为了让家里看起来清爽整洁,尽量选择容量小、轻巧的收纳工具。
- 儿童团近期活动 -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