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幼儿园过渡到小学,孩子到底应该拥有哪几种能力?

成都儿童团 2022-03-11 09:26

成都儿童团

成都商报出品,四川最大亲子教育综合服务平台

>

本月初,成都多个区(市)县都已经陆续发布了2022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细则。

整体来看,今年的政策大体上和往年差不多,但是,有几个信号很值得家长关注:

一是有三个区(市)宣布部分热门学校至少提前一年落户;

二是民办学校不得在成都市外区域招生;

三是民办学校优先满足本区学生。

对此,我们此前也曾做过分析,还没吃透政策的家长,可以戳下图回顾。↓

那么,在政策吃透以后,家长们就得考虑下一步了:如何让娃顺利从幼儿园衔接到小学呢。

近期,在成都儿童团和成都商报教育发布的家长社群中,家长提出的针对“小一”过渡的问题明显增多,其中,这几类问题最高频:

幼小衔接是否有必要?

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究竟需要掌握哪些能力?

听说私立小学一年级教学节奏很快,没做衔接会不会吃亏?

坦白说,这算是一堆“老生常谈”的问题了。但同时,这也是每一届新“小一”家长都会面临甚至头痛的问题。

为此,我们特别采访了学而思素养幼升一的负责人董枭老师。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小衔接教育人士,她将为各位家长厘清幼小衔接的概念,展示一个真实的小学一年级的日常,同时,董老师还会以“干货”的形式告诉各位家长:

幼小衔接到底应该衔接什么

哪些方面的能力要受到关注

家长们应该做好哪些准备

今日上午11点,由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成都儿童团共同带来的“幼小衔接,孩子应该具备几个能力?”主题公益讲座将率先开启,家长可点击下方预约讲座,了解幼小衔接的那些事!

关于“幼小衔接”,家长们向来分为两派意见,且由来已久。

张女士的孩子诚诚,去年顺利升入了一年级,在她看来,没有进行幼小衔接,孩子也挺习惯的。“我觉得幼儿园嘛,就让孩子多玩,毕竟,爱玩是小孩子的天性。” 进入小学后,也并没有什么考试,并不是说不衔接就跟不上小学的学习节奏了。

某小学家长表示,幼小衔接学不到太多知识

不过,也有一些持有反对意见的家长,例如吴女士的孩子顺顺,目前正读的是幼儿园大班,一直以来,吴女士既没有给孩子报课外培训班,也没有刻意教过拼音和算术之类的知识。

本来她此前一直都拥有的是“佛系”心态,不过等到他和周边家长交流情况后却发现,身边不少家长都抱着这样的想法,“不上幼小衔接班会吃亏的,别的孩子都会,就你的孩子不会。”“我听邻居说,有个娃娃幼小衔接阶段啥都没做,上了小学成绩跟不上,还要留级呢!”“班上大多数娃娃都学了拼音、十以内算术,老师上课的节奏拉得快,没学的娃娃跟不上。”

一位成都准“小一”家长的真实焦虑

问了一大圈,吴女士觉得,依然还是需要给孩子做点幼小衔接,毕竟就算没有知识方面的,也可以养成一些好的行为习惯,培养一些良好的思维能力,“就怕上了小学以后,别人都会,但他不会,到时候打击自信心,有准备总比没准备好吧。”

该如何看待家长们关于“幼小衔接”的争论呢?

算到今年,枭枭老师已经拥有8年教龄,她表示,开展适当的幼小衔接其实很有必要,因为幼儿园主要开发孩子智力,让孩子学会交往,适应集体生活;小学的重心,则是转移到学习知识的任务上来。如果不及时开展衔接,孩子往往可能会无所适从,甚至有可能会对学习失去兴趣,产生厌烦情绪和挫败感,不利于提高学习积极性,没法获得成就感。

她提到,从幼儿园到小学,不管是学习环境还是内容,还是行为规范和教育方式等都存在了很多不同,如果没有做好衔接,往往会形成行为规范、期望水平、学习环境等几个方面的断层。

例如,从游戏为主的学习方式转变为了常规的课堂学习,从自由活泼的学习环境转到了分科学习、有作业的学习环境。

也就是说,幼儿园和小学的任务和目标都不同,通过衔接就是能够为孩子搭建了“一座过渡的桥梁”,身心都需要适应和接受,做好了准备能让孩子更有自信,也能让过渡变得更顺畅。

虽然说起来简单,可是做起来一点也却不容易,究竟可以从哪些方面来做呢?

首先是时间节点。不少家长认为,等孩子到了大班,报个衔接班不就搞定了吗。枭枭老师提醒家长们,幼小衔接绝不是在孩子幼儿园快毕业时,提前并盲目地学习小学的知识。正确衔接更在于行为习惯的平时培养,包括视知觉能力、听视觉能力、运动协调能力等等。

其次是在能力培养,“我觉得这是一个很自然的过程,教孩子说话、数数、认字、阅读等等,都是在为他的幼儿园到小学做衔接。”专注力和素养能力的培养,都可以在孩子稍大些以后,家长有意识地训练他,让孩子能够“坐得住”。还有关键的一点,孩子在做事情的时候就不要打扰他,打扰只会破坏他的专注力。

最后,她还提到,生活处处有知识,要让孩子把学习当做一种好玩的游戏,真正在玩中学。

比如,很多小朋友平常喜欢过家家,可以让小朋友模拟当老板,买小玩具,小勺子小碗、烤肠面包等等,然后明码标价,等小朋友摆好了这些东西,家长们就可以拿着钱装作顾客去进行购买,让孩子算好数量和价钱,“这个过程中可以让她感觉学习计算是有用的,能够提升她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当然对孩子而言,最好的教育方式依然是寓教于乐。利用孩子爱玩的天性,遵守孩子的认知发展规律,然后再循循善诱。

还有疑惑?

扫码预约直播↓

资深老师手把手教你如何应对

​

看到这里,可能还有家长依然是糊涂的,“道理我都懂,但还是不知道该怎么做”。


没关系,现在就可以扫描上方二维码,进入我们的2022幼小衔接辅导群,枭枭老师以及资深教育记者都将共同加入辅导团,不管是幼小衔接的实际操作,还是小学入学政策解读,任何疑问,都将在群内得到一对一权威解答!

此外,进群还能获赠专注力微课、魔力森林aoe、七大能力闯关练等丰富礼品。

如果书面文字依然无法扫除你的疑虑,枭枭老师还会在周五上午11点做客直播间,欢迎家长们预约收看,到时候还可以直接进行提问,枭枭老师也会为你带来一对一详细解答。

注:本文为推广文案

排版丨GG
[END]
- 儿童团近期活动 -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详情

▼
商务合作联系电话
028-86756453
投诉热线
028-86003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