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录未完成的不再继续招生,现在压力给到了民办学校这一边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 2022-03-17 20:19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

由成都商报权威出品

>

记者丨陈兴隆

全文共2430字,阅读大约需要5分钟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3月18日11点30分,成都商报·红星新闻·成都儿童团将带来“成都幼小初高升学政策答疑讲座”主题公益直播讲座,家长可点击下方预约!
截至2022年3月初,成都23个区(市)县的教育行政部门发布了今年的义务教育入学实施细则。
总体来看,今年各区(市)县在入学政策上的变化不大,基本都是围绕就近入学、免试入学、公民同招、属地招生等关键词,根据各自区域情况对政策作进一步的细化和落实,符合成都市教育局“以稳为主”的整体基调。
但值得注意的是,尽管各区(市)县的入学政策“以稳为主”,但在实施细则上,各家也有不同程度上的“变化”,特别是对于民办学校的招生来说,今年有几个点值得特别关注。
比如,在此之前,民办学校的招生名额普遍由三部分组成,即:民办学校所属区域、区外市内、以及成都市外。但今年,锦江区、金牛区、武侯区、成华区等区明确了“民办学校不得在成都市外区域招生”这一规定,同时,部分区还强调了民办学校要优先满足本区学生,“锁区”趋势更加明显。

金牛区2022年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招生入学工作实施细则截图
此外,另一个值得关注的点是,部分区(市)县在入学政策中宣布,民办学校补录仍未完成的招生计划,不再招生。这也意味着,如果家长错过了民办学校的统一补录,或者民办学校通过补录仍未招满学生,那么即便这所民办学校还有计划,也不能再进行招生。

锦江区2022年小一入学、小升初政策截图
那么,限制补录对民办学校招生,又意味着什么?对家长来说应该注意什么?对整个民办教育来说,又在释放什么信号?
对于招生生态来说
限制补录,是对招生的进一步规范
以往民办学校的招生,大致可以几个步骤,以小学为例,即民办小学在发布招生简章后,成都市户籍适龄儿童、随迁子女及其他符合政策的适龄儿童进行网上报名,随后各区(市)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摇号并公布结果,如果民办学校未招满计划人数,则会进行补录,在补录仍未招满计划人数的情况,还可以进行再次补录,直至录满为止。
但今年,部分区(市)县直接宣布,民办学校补录仍未完成的招生计划,不再招生,也就是说,今年的民办学校,只有一次补录机会,如果补录仍未招满,即使还有空余学位,也无法再次补录。
“这对民办学校来说,无疑是对招生行为的规范。”一位多年从事民办学校招生的教师告诉记者,往年的招生中,部分学校在还未录满的情况下,即使有补录计划,也不会全部拿出来,而是留一部分学位用于后续的自主招生,存在“留坑位、”“抢夺生源”的情况。
“但今年来说,这条路肯定行不通了。”该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只有一次补录机会,再加上民办学校的报名和补录均纳入了全市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平台统一管理,如果第一次补录未录满,即使学校想招,也无法通过平台进行报名,后续的入学和学籍管理也无法实现。
此外,成都市教育局在关于做好2022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里提到,今年,教育部门会公布所有民办学校的招生计划数、首次摇号及确认学位数,也会发布所有民办学校剩余计划数及公开摇号补录方案,且公布补录结果。

成都市教育局印发的

《关于做好2022年义务教育招生入学工作的通知》

该业内人士表示,这也意味着,今年,民办学校的招生和补录过程将全部实现透明化,家长也可以清晰了解各个民办学校的实际报名人数和补录名额,违规招生的现象将大大减少。
对于家长来说
只有一次补录,没有“捡漏”机会了
“对于家长来说,在往年的入学过程中,家长可以在大摇号之后,继续参加区内小摇号,以及民办学校的摇号和补录,最后出现‘在多个学位中选择一个’的情况。”在业内人士看来,这不仅加大了家长的择校焦虑,也对学校的学位资源造成了极大的浪费。

2022年成都市小学入学流程
但今年的入学政策对于这样的现象进行了叫停。
比如,多个区(市)县的入学政策表示,被市直属学校录取的学生,将不再参加后续公办民办学校录取,直升的学生不参加其他民办初中录取,另外,还有高新区的入学政策还规定,参加民办学校补录并被录取的学生,默认为选择民办学校学位,自动放弃原有公办学位。若放弃民办学位,教文卫健局将统筹安排公办学位。

2022年高新区小一、初一入学政策截图
“特别是在补录只有一次机会的情况下,要求家长在选择学校时将更加慎重。”该业内人士表示,“家长在升学时没有了托底的选项,在最开始就必须考虑清楚是读公办还是民办,民办在读的学生,也要考虑清楚未来是否直升,因为可选择的选项不如以前多,一旦错过,就面临被统筹的风险,这样的代价肯定是很多家长不愿承受的。”
对于民办学校来说
限制补录次数,或将带来民办学校的两极分化
今年,四川省教育厅印发了《2022年工作要点》,其中明确提出,将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学校招生行为,实行全省统一平台招生,将省域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控制在5%以内,县(市、区)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控制在15%以内。

四川省教育厅2022年工作要点
有业内人士分析认为,目前,成都部分区(市)县民办学校数量多,学生数量基数大,在这种情况下,除了转公和削减招生计划外,通过限制补录,也将能达到压缩民办学校招生规模的目的,达到将民办义务教育在校生规模占比控制在15%以内的目标。

该业内人士表示,在补录只有一次的情况下,家长“捡漏”的机会减少,反过来,对于学校来说,“捡漏”的机会同样没有了。

通俗来说,以往部分民办学校,因为办学口碑等原因,在录取前期,并不能获得太多家长青睐。但是,每年招录季,总有一些家长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错过了心仪的学校,但孩子总得读书,所以,只能在二次补录的学校里挑选一些。
但从今年开始,靠二次补录来补充生源的民办学校招生将更加困难,“一是给家长做多项选择的机会不多了,所以,家长做选择时目标会更加清晰,必须一锤定音;其次,断掉二次补录这条路,招生困难的民办学校会很难继续办下来,退场也就是迟早的事情。”
“所以,口碑好的学校,可能一次就录满,甚至需要摇号;口碑不好的学校,可能补录都还完不成,但后面也没机会再次补录了。因此,这或将带来民办教育的两极分化,好的(学校)进入良性循环,差的(学校)将面临更大挑战。”
总体而言,该业内人士表示,限制补录次数,对民办学校规范招生行为,提升办学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倒逼民办学校必须更加注重内涵发展,“当然,对于踏实办学,已经获得家长认可的民办学校来说,其实也是一件好事。”
END
排版丨微微

2022成都儿童团升学公益服务季已经启动!

看不懂升学政策?找我们! 

想深入了解某所学校?找我们! 

在几所学校里纠结?找我们!

赶快加群,不迷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