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丨团妈
前几天,成都上演了一场降温预演。气温虽然没咋降,但半夜的风吹得惊天动地,把不少早已跟爸爸妈妈分床睡的娃儿们,吓得又钻进了大人的房间。
虽然自带音效的风确实比打雷还可怕,但不少家长还是没忍住借此“吐槽”自家孩子各种奇奇怪怪的恐惧感。比如:害怕毛绒玩具、害怕炒菜的声音、害怕电影宏大的配乐、害怕动画片里的金刚鹦鹉……
你家孩子是否也有特别恐惧的东西?当孩子表现出害怕时,除了理解和接受他们的情绪并给他们拥抱和安慰之外,我们还有哪些方法可以帮助孩子应对恐惧?
小孩子怕黑、怕做噩梦,怕自己臆想出来的怪兽,怕影子、怕鞭炮声……这些家长都能理解,但有些东西明明没什么可怕的,为什么孩子却特别害怕?
今年6岁的睿睿,从来没有见过真正的金刚鹦鹉,但他从2岁开始就害怕金刚鹦鹉。当时看一个动画片,里头有金刚鹦鹉的画面,他就直接吓哭。看各种恐龙动画片他都不怕。睿睿妈说一直不理解电视里的金刚鹦鹉有什么好怕的,直到后来听同小区的一位妈妈说她家孩子害怕外卖员之后,她忽然觉得儿子害怕金刚鹦鹉也没有那么难为情了。
让阳阳爸爸最不可思议的是,10岁的儿子能徒手抓蜘蛛却非常害怕蜘蛛网。他们一家周末常常会去郊游,有好几次听到儿子突然尖叫,都把他吓了一跳。“现在要是看到蜘蛛网,他还会尖叫并迅速躲开。我都脱敏了,最多回应一声‘哦’,表示我知道了。”
也有一些孩子好像一直就胆小,什么都怕。
7岁的小男孩跳跳,即使大白天在自己家里也不敢一个人去卫生间上厕所。看电影的时候,如果电影里的人物因为剧情突然咆哮,小时候他能直接吓哭,现在倒不至于哭,但是妈妈能明显感觉他会突然变得紧张、害怕。
跳跳妈妈一度很痛苦,“怎么一个男孩子啥都怕?”。她在很多家长群里找家长聊,发现不管是男孩还是女孩,像跳跳这样胆小的孩子还不少,“可能他们就是天生胆小吧!”跳跳妈妈很无奈。
不管孩子是有明确的,害怕的东西,还是看上去就很胆小啥都怕,家长们往往首先关心的是:孩子害怕这些正常吗?
恐惧是人类进化而来的最基本的原始情绪之一。达尔文早在他的巨作《动物和人类的表情》中就对恐惧做了描述。而且恐惧伴随着我们的一生,并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失。
成年人尚且有各种害怕的东西,孩子由于身心发展还不成熟,认知水平有限,他们在童年的某个阶段害怕特定的事物是很正常的,这是孩子对周围环境的一种必要的、健康的反应。说明孩子开始了解世界及其运作方式,并试图弄清楚它对他们意味着什么了。
如前所述,童年的恐惧大多都与孩子知识欠缺、生活经验不足有关。但也有一些孩子的恐惧情绪,与父母不合适的教育方法有关。尤其是父母过度保护和限制孩子的行为,往往导致孩子对原本并不害怕的东西产生莫名的害怕。
比如孩子在爬高、玩水、和狗狗玩耍的时候,如果父母突然大声吓唬他们,或突然尖叫阻止他们,这种行为引起的条件恐惧与高、水、狗狗结合起来,孩子就可能形成怕高、怕水、怕狗的情况。
孩子的爸爸妈妈,尤其是长辈对孩子照顾和保护过于无微不至,反而会适得其反。在与孩子的日常相处中,团妈建议不宜过分关注孩子的行为,确保孩子在自己的视线范围内,以及孩子的安全状态即可,给孩子一个相对自由松弛的成长空间。
如果我们把恐惧进行更精准的划分,由浅到深依次是:不安、担心、害怕、恐怖这四个层级。一般来说,如果小孩子的恐惧情绪较轻,通常只是不安、担心、害怕,家长可以通过倾听并接纳孩子的恐惧,安抚孩子的情绪进而得到缓解。
如果恐惧情绪超出孩子的承受范围,甚至严重影响到孩子正常的生活乃至性格,就需要家长特别注意了。比如有的孩子怕黑,怕做噩梦,怕到已经严重影响到他的睡眠,家长就必须重视了。如何引导孩子面对恐惧,如何降低恐惧对孩子的影响,团妈整理了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
01
安全感是破除一切恐惧的源头
在孩子小的时候,我们应该尽量给他们规律、稳定的照顾,以此来帮助孩子建立起对这个世界最初的信任。由此发展出来的安全感,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孩子被欺负,受到委屈,不公对待时,父母要第一时间站出来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而不是息事宁人,甚至埋怨孩子。如果孩子长大了还害怕小时候害怕的东西,依然要给他足够的支持和理解,而不是去嘲笑他胆小。
02
以孩子的方式来聊恐惧
尝试用孩子容易理解的方式谈论他害怕的东西。有的孩子害怕怪兽,如果你跟他说“怪兽有啥子好怕的,都是假的,世界上根本就没有怪兽”,这对孩子来说一点用都没有,天一黑,他依然害怕怪兽会藏在床底。
有一段时间,4岁的西西很害怕怪兽。有一天晚上,他又和妈妈聊起了怪兽。妈妈问他:你见过怪兽吗?它长什么样啊?西西回答:没见过。但是我知道它长得像一只大狗,但是没有耳朵。妈妈又问:啊,它没有耳朵啊。那它妈妈叫它吃甜甜圈,它都听不到,好可怜。
然后母子俩就怪兽没有耳朵,听不见儿歌,听不见动画片的声音,听不到好听的鸟叫,聊了很久。多聊几次后,在西西看来,怪兽不可怕了,它很可怜。
宫崎骏的电影《龙猫》中,爸爸对他的孩子们说“大家一起大笑看看,可怕的东西就会跑光光啦。”这个方法,大家不妨也试试。
03
了解情况,正视恐惧
小朋友害怕很多东西,是因为认知不足,对恐惧对象缺乏了解。心理学家琼斯(Jones)曾做过一个害怕情绪的消除实验,使用对抗性条件作用克服儿童的害怕情绪。
所谓“对抗性条件作用”就是一定要通过“接触”,直面恐惧,来帮孩子学到“这种东西并不危险”。 但直面恐惧,不等于直接粗暴地把孩子推向对立面。
在绘本《走廊里有大怪物》里,胆小又爱幻想的小女孩觉得家里走廊转角处藏着一只大怪物,每当黑夜时它就会出现。为此,小女孩十分害怕,她用跳“很复杂”的舞、大声唱歌、飞奔穿过走廊的方法,回到自己的房间睡觉。
小女孩的爸爸并没有把她带到走廊转角处“直面恐惧”,而是鼓励她学习唱歌、跳舞。因为跑得快,小女孩还在运动会比赛中获得了第一名。当她和爸爸一起把奖牌挂在走廊转角那个“大怪物藏身的地方”之后,她再也不害怕了。
你家孩子害怕什么?你是怎么帮助孩子面对恐惧的?欢迎大家留言讨论~
点击下方图片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