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翠湖北门片区、黄公东街片区两个提升改造项目同步推进,拉开了2022年翠湖历史文化片区整治提升的序幕。翠湖北门片区的提升改造将重现清末经正书院历史风貌;黄公东街片区除道路提升改造外,还将建设毓英公园,重现毓英纪念碑。
美丽的翠湖
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提出的让翠湖“‘亮’起来、‘美’起来、‘灵动’起来”的决策部署,五华区分期分步对翠湖实施整治提升,随着先生坡、沈官坡、景虹街、洗马河柳营洗马等历史文化街巷和历史景观的再现,昆明“小三山一水”历史格局初步显现,翠湖一期整治提升工作初见成效。今年,五华区还将按照“大景区”的思路,积极推进翠湖片区文旅融合发展,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和智慧旅游应用,讲好历史文化故事,优化周边业态布局,提升旅游服务功能,努力把翠湖片区建设成为全国知名的文化旅游融合发展新标杆。
还原历史风貌 延续城市文脉
一池翠湖水,半部昆明史。近代以来,翠湖周边风起云涌,留下了朱德旧居、云南陆军讲武堂、抗战胜利纪念堂、西南联大等丰富的红色资源和革命遗址……而在翠湖北门地块,曾经出现过清末时期位列全国“四大书院”之一的云南经正书院。
“重现清末经正书院历史风貌,展示云南民主人士、文人志士的情怀与经历,打造清幽自然、舒适宜人的公共空间。”五华区住建局局长杨欣介绍,去年以来,五华区将重现清末经正书院历史风貌纳入翠湖AAAA级景区基础配套设施建设项目之一,并将在地块上打造绿化公园公共空间;同步开发地下空间,增加地下停车功能及商业功能,缓解城市核心区公共停车压力。
杨欣表示,除了经正书院,五华区将陆续启动清水入翠湖标志工程(九龙池文化景观)建设项目、节孝巷红色街区提升改造项目、小吉坡片区提升改造项目、讲武堂广场改造项目、大德寺双塔环境提升项目、文庙二期恢复性建设项目、云南革命军事馆(原云南省科技馆酒杯楼)建设项目、翠湖周边道路综合整治提升等项目。同时,按照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翠湖片区整体提升工作推进的指示,五华区高标准开展《翠湖片区整体提升规划(2022)》工作,在延续翠湖周边提升整治一期工作思路的基础上,拓展规划范围、优化工作思路和方法,通过延续历史文脉,整合资源,优化功能,完善设施,强化规划的实施性和可操作性,综合提升城市空间品质,进一步展示昆明城市时代魅力。重点设计范围将以翠湖为核心,东至盘龙江,西至西昌路,南至人民中路(纳入老昆八中地块、云大医院东面公交停车场地块),北至一二一大街、圆通北路,辐射半径500至1000米,面积约3.2平方公里的区域。目前,此轮《规划》正在开展招标工作。
擦亮文化底牌 提升城市品质
灵动可爱的滇金丝猴、穿梭林间的大象、翱翔的海鸥,花卉植物五彩斑斓,绿雕景观栩栩如生,珍禽奇兽穿梭栖息……近期,翠湖南门和西门的几个立体花坛焕然一新,展现出云南如诗如画的生态乐园,生物多样性共舞之美跃然眼前。
为迎接COP15,共舞生物多样性之美,去年9月昆明市翠湖公园在南门设计制作了“彩云之南”立体花坛并荣获中国·昆明立体花坛大赛银奖,花坛包含多组山石型绿雕、动物型绿雕、树型绿雕等,引来众多游客市民争相拍照打卡。为了让这份美丽继续延续下去,进入春季,翠湖公园使用五色草、红枫、红花石榴树、12000余盆金叶满天星、水葱、绣球花等植物装点立体花坛,带给市民游客更加丰富多彩的视觉体验。
在推进翠湖历史文脉逐步恢复的同时,五华区同步推进片区内生态环境、绿化景观、道路及市政管线、建筑等部位整治提升,持续提升翠湖公园“春城碧玉”的“亮度”。
五华区相关负责人表示,近期开展的翠湖公园湖塘清淤工程正是聚焦翠湖的一汪碧水。据悉,此次清淤工程涉及翠湖公园4个观赏池塘,一期开展春晓广场至翠湖西门段湖塘浅表层清淤,二期开展翠湖西门至南门段湖塘浅表层清淤。工程完毕后,翠湖湖塘淤泥沉积的情况将得到有效改善,水更清、景更美、岸更绿。
挖掘历史遗存 打造文旅品牌
每年4月底5月初,当蓝紫色的蓝花楹缀满树梢,教场中路就会成为闻名全国的网红打卡点,依托教场中路蓝花楹大道打造的“蓝花楹文化艺术节”已成功举办三届。眼下,第四届蓝花楹文化艺术节正在火爆进行中。
春赏樱花、夏赏蓝花楹、秋观银杏、冬看海鸥……近年来,五华区聚焦“历史文化名城核心区”建设,以打造翠湖大文创园为重点,整合历史文化资源,强化文化旅游融合发展,围绕翠湖一年四季的人文美景,打造“翠湖四时·花Young五华”系列文化艺术节。其中,蓝花楹文化艺术节、海鸥文化节、银杏艺术节等特色文化品牌效应持续扩大。
回到翠湖边,走进云南解放纪念馆,参观者不仅可以了解云南解放的全过程,还能在五华区首个“智慧有声 红色书屋”中扫码听书。此外,结合翠湖周边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五华区着力打造一系列专题博物馆群落。其中,王九龄旧居和袁嘉谷旧居修缮和布展项目正有序推进。去年发布的4条翠湖博物馆群落旅游线路,将15个各具特色的博物馆、纪念馆贯穿其中,包括环翠湖历史遗迹游线路、探寻昆明历史街区游线路、回望西南联大游线路、回顾云南革命历程游线路。
“除了名人故居,历史上翠湖周边曾经出现过太平巷、中和巷、节孝巷、染布巷、北仓坡、西仓坡、先生坡等九巷十三坡以及云津铺、新城铺、三义铺、石桥铺等十八铺,这些街、巷的变迁同样是时代发展的历史见证。”五华区文旅局局长王静表示,今年起,区文旅局将通过对照历史文献资料中老昆明的地图,梳理九巷十三坡等历史文脉,设置“九巷十三坡”游览起点,采取政府主导引入社会力量,引入文创品牌展示,打造旅游、购物、历史文化传播的聚集地。同时,策划开展邀请市民和游客对照街巷老位置,寻找新位置打卡等系列活动,进一步挖掘延续翠湖的历史文脉,探索文旅融合的新路径。
来源:云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