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一年,成都市新都区芭德美际学校小学三年级孩子们的木工课,在今天(5月31日)结业啦!一年来,孩子们完成了“孔子书房”在校园内的选址、建筑图纸设计、奠基、搭建等工作。今天,学校为孩子们准备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结课仪式——房屋上梁,以此给孩子们的课业学习打个总结。
小小仪式,大大学问
让孩子们留住每个精彩瞬间
在芭德美际学校总校长蓝继红“祭梁”之后,三年级的孩子们,通力合作将横梁抬上屋顶,在老师的帮助下,完成了“定梁”,随后,由蓝继红校长给孩子们“抛梁”。随着寓意“五谷丰登、事事顺遂”的“抛梁”告一段落,三年级孩子们也借此给自己为期一年的努力画上了一个完整的句号。据蓝继红介绍,上梁结束的“孔子书房”将由下一个三年级的同学们接力,继续完成封顶、内部家具设计制作以及周边院落规划打造。
孩子们一起协作抬横梁
蓝校长带领老师们“抛梁”
在芭德美际的校园中从不缺少仪式感,比如此次别出心裁的木工课结业仪式,以前的篝火晚会、成童礼等等,这所学校为什么如此重视给予孩子们仪式感呢?芭德美际学校小学部执行副校长曹璐告诉记者,“孩子们就应该在欢乐的节日中去成长,在芭德美际每个月都有属于孩子们的节日,让快乐的时光留在孩子的记忆中,美好的瞬间刻在他们的脑海里。如何把这些快乐和美好留在孩子们的心里面呢?就是仪式。我们觉得孩子的成长一定要有仪式,仪式不仅能够体现我们中国的根脉、凸显一些中国的符号,还能让孩子们真实感受中国的文化。”
从不敢到建筑“大师”
这门特色课有点厉害!
据了解,木工课是芭德美际学校小学三年级的特色课,所有三年级的学生都要参与。为什么会选择木工课作为特色课程呢?
曹璐表示,“从我们的培养目标来讲,我们不仅仅希望有造梦者,我们还希望他是一个行动者,恰恰木工是一个既需要高阶思维,也需要动手能力和高行动力的课程,所以我们选择这样一个高操作的课程。孩子们在上木工课的时候,还能对我们的传统文化和仪式有更深入地了解,地理、历史等学科在木工课上都得到了很好的融合,并且我们希望孩子对课程的学习不是浅尝辄止,因此我们的特色课程都是有一个完整的周期的。”
曹璐还介绍,通过为期一年的木工课,孩子们的变化也非常明显,“现在的孩子们都是家里的宝贝,大部分孩子的动手能力以及合作意识稍弱,木工课这样一门需要动手实践的课程,可以让孩子们学会如何在行动中去实现人与人的交往,培养孩子们的合作意识和包容心。”
在“上梁”仪式现场,记者还注意到了一个小细节,木工坊的所有工具,都是成人款,而非儿童款,这又是为什么呢?曹璐表示,木工课堂上的工具,很多家长初看也会担心“适不适合孩子?”、“孩子们会不会受伤?”,“其实家长们要学会放手和信任孩子,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适度的受伤难以绝对避免,但适度的受伤可以教孩子学会保护自己。很多孩子从以前不敢拿锤子、钉子,到现如今可以自如地拿着工具进行创作,孩子们的胆量越来越大,这也是非常令人欣慰的变化。”
上梁仪式现场师生合影
在整个“上梁”仪式的现场,还有一位身穿白色大褂的老师吸引了记者的注意力,他是木工课的授课老师马红星,马老师还有一个“隐藏”身份,他也是一名芭德美际学生家长。邀请家长来做导师,充分整合各类优质资源,扩宽孩子们的知识边界,这也是芭德美际学校一直推崇和践行的家校合作,共育共教。
在芭德美际学校像木工课这样的特色课,每个年级都有开设,比如小学一年级的游泳课、小学二年级的跑酷课、小学四年级的击剑课等,在即将到来的六一儿童节,芭德美际学校也策划了火遍成都人朋友圈的“新铁人三项”中的“露营”大赛,在校园内组织孩子们学习搭帐篷、体验“童梦奇妙夜”露营,在六一儿童节当天,还将组织学生开展水球大赛、摸鱼大赛等趣味活动,充分释放孩子们的天性,这样一所特色满满的校园,你慕了吗?
红星新闻记者曾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