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7日,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战略合作云签约在船山区举行。四川省遂宁市船山区、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浙江省温州市苍南县、河南省南阳市卧龙区、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吉林省吉林市磐石市、福建省宁德市福鼎市、重庆市潼南区签订联合开展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框架合作协议,就公安户证、残疾人证、企业开办等高频民生事项跨区域办理达成一致,推进企业、群众“只进一扇门,办成多地事”。
八地政务服务“跨省通办”战略合作,依托全国一体化在线政务服务平台,一窗受理系统,全面推进政务服务流程和方式系统性重塑,促进线上线下深度融合,按照“减时间、减成本、减环节、减跑腿”的原则,推进“标准规范、相互授权、异地收件、远程办理、协同联动”的“跨省通办”政务服务新模式。
“今天与重庆市潼南区、陝西省长安区等7省的7个行政区(市、县)政务服务部门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进一步扩大‘跨域通办’范围,实现了我区企业开办、残疾证申领等62项服务事项‘跨区域办理’。”遂宁市船山区行政审批局党组书记、局长颜静说。
“跨省通办”是为解决企业、群众异地办事存在的“多地跑”“折返跑”等痛点难点问题。船山区在“川渝通办”的基础上,提档升级,大力推进跨域通办工作,将“川渝通办”“省内通办”和“跨省通办”业务全部纳入专窗进行无差别综合受理,实现了高频政务服务事项“省内、省外、川渝”全面“跨域通办”,打造起“‘无差别’受理、异地代收代办、线上线下联办”的“船山模式”。
签约当天,家住船山区的赖女士来到船山区政务服务中心“跨域通办专区”,办理她在潼南公司的营业执照。专区工作人员一边指导赖女士通过网络平台完成申请提交、材料申报,一边与重庆市潼南区政务服务管理办公室积极协调。通过“就近交件、形式审查、材料流转、属地办理,异地送达”的线上线下融合服务模式,用了不到半天的时间,赖女士就完成了营业执照的办理。“不用两地来回跑,节约了很多时间和成本,真的非常方便。”赖女士说起这些,连连点赞。
好的政策,要有好的实施。遂宁市船山区从“畅通通办渠道”“夯实通办基础”“扩大通办‘朋友圈’”“强化宣传”四个方面着力,全力推进“跨省通办”工作。
“在畅通通办渠道方面,船山在政务服务中心、各分中心、各乡镇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均设立“跨域通办”专窗口,将229项省内通办、311项川渝通办和140项跨省通办事项,全部纳入专窗进行无差别综合受理。”船山区行政审批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张艺玲介绍到,船山区还将通过梳理办事事项,搜集申办频率高、需求量较大、群众获得感强的事项,成熟一批推出一批,不断增加通办事项。
在夯实通办基础方面,明确专职人员负责处理跨域通办工作。安排专窗人员到人社、医保、税务等单位,蹲点学习高频通办业务的办理,根据学习情况,整理细化办事指南。
在扩大通办“朋友圈”方面,去年船山区与重庆潼南区、山东惠民县签订通办协议的基础上,今年与重点劳务输入输出地、业务往来的地区主动联系,强化政务服务领域交流合作,共同探索跨域通办工作。通过这些通办协议的签订来扩大“朋友圈”,为老百姓打通通办渠道。
在强化宣传方面,通过政务服务大厅的展架、LED屏、微信公众号,公示通办事项清单,通过媒体强化对通办案例的宣传,让老百姓更直观的了解通办业务内容。
截至目前,船山区已与12个省市签订了“跨省通办”合作协议。今年船山区“跨域通办”业务已受理449件,不断提高群众获得感和满意度,让各地群众跨区域办事“一办到底”,让跨域通办从能办向易办、好办转变,打造“跨域通办”政务服务品牌。
红星新闻记者 罗天 通讯员 许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