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君山下,把咖啡接力棒递给「新津」

YOU成都 2022-07-24 12:26

YOU成都

有一种生活美学,叫成都。

>

2020年开始,成都咖啡馆爆发式增长,好像再也没停下,一直想为这种增势找个合适的形容,直到有天贾樟柯的电影海报闪过眼前——「一直游到海水变蓝」。

城市的蛛网出现,一粒咖啡豆种下,顺着版图翻涌山海,生根发芽,蔓延到任何,它想去到的地方。

往东,到龙泉、金堂,往西,到温江、崇州,往南,到双流、新津,往北,到新都、彭州……

这些与城市中心相依相傍的区(市)县,我们将其称为“小城”,没有任何褒贬意味,因为偌大的城市仿若星系,每一处、每一地都是一颗小行星,由小及大,才建构起都市版图。

小城咖啡,远离尘嚣,别人都赶在咖啡潮流里扎堆儿,它们却悄悄下沉。某年某月某日,喝咖啡的人猛然发现,竟然与那些原本长在大都市节奏里的“温存”,在故乡,或某次微旅行中重逢。

前几天,我们向大家介绍了在彭州CBD开了十年的「CAFE 5/5」。在小城咖啡这个新赛道上,虎哥和她丈夫已经驰骋了一大截,从一家店变成了三家店,让我们看到了在成都周边地区,做精品咖啡的可能。

近几年,咖啡浪潮的错位越发明显,而在这些小城,像虎哥一类的人终归是少数,更多的,还是受浪潮影响,选择走上小城咖啡的赛道,今天就带大家一起来云探店,看看这些想法各异的新选手们。

目的地,老君山下——新津。

● 五津廊桥

01/

苦·乐cafe&bar

新津区正西街68号

新津的存在,就像班里成绩中等的乖学生,不吵不闹,也不温不火。它在成都这个大班级里不是很突出,甚至有些内向,你需要慢慢走进它,去感受它的一棱一角。

诸如老城区的河边,每晚在五津廊桥的歌舞升平,往另一头走,老君山的山脚藏着知美术馆,山上的风景更是绝佳,还有千亩荷塘、观音寺等等美景数不胜数。

● 千亩荷塘

但说到咖啡,不得不承认,新津的精品独立咖啡馆确实很少,一只手都数的过来,目前来讲,堪称咖啡荒漠。

尽管如此,我还是在这片土地上,找到了三棵长势喜人的“仙人掌”。有趣的是,三家店都靠近河边,汲取着同样的水,却活成了截然不同的三种样子。

太阳大别站着,先进「苦·乐cafe&bar」喝一杯。

刚到门口,全透的玻璃橱窗一眼就能看到头,快速扫过,木质结构为主的风格中规中矩,桌上和角落里摆放着一些颇有造型的绿植,多了几分悠闲,个人元素较少,整体视野开阔,有一丝办公咖啡馆的味道。

来到吧台点单,菜单的内容倒是很齐全,一共有两张菜单。左边的涵盖了一家水吧会出现的各个类别的饮品,咖啡、特调、茶、无咖啡甜饮,还有甜品。

而在右边,竟单独把手冲咖啡的选品列了一整张。常见的有曼特宁、云南豆子、花月夜,贵一些的瑰夏也给到一款。

点了一杯美式,看看他们的基础出品;一杯奶咖,店员推荐了叫“苦乐”的dirty,自然就不做变更,正好尝试一下何为苦乐。

第一杯,用茶楼里泡茶的长玻璃杯装了满满一杯美式,尽管我在成都见过无数种奇形怪状的杯子装美式,但还是被这杯粗暴直接的美式给震慑住了。这么一整杯下肚,早已免疫咖啡因的我都萌生了今晚会失眠的预感。

浅尝两口,店家用的是中深烘的拼配豆,常规的黑巧、坚果风味,是在成都能尝到的正常水平。

而另一杯苦乐,相比之下就显得更加别致了。在经典的dirty做法之外,还放了一个牛奶冰淇淋,盲猜是小布丁(凭借20年的小布丁品鉴经验),最后在面上的另一边,洒了一层可可粉。

字面意思,一半是咖啡萃取液与可可粉的苦,一半是牛奶冰淇淋的乐,苦乐交织,嫌苦的时候可以吃一口冰淇淋,太甜了又能抿一口咖啡,还挺有逻辑。

另一个“苦乐”,写在招牌上。正寻找着老板,她坐在进门靠吧台最近的桌子旁,面上摆满了文件资料,旁边地方还放着一台打印机,匆忙的样子像极了写字楼里的我。

了解了一通才知道,老板是新津人,主业是做工程相关的,开店只是图一个方便办公的地方,所以这里算是副业。因为自己喜欢喝,新津又难寻,刚好也需要一个办公场地,于是她便立刻去学了2个月,自己整一家店,平日就在这里办公,也“兼职”店里的手冲咖啡师。

“之前想叫‘朝暮’来着,因为白天卖咖啡晚上卖酒嘛,最后觉得还是感觉太文艺了。咖啡很苦,但风味很多,你能感受到其中的快乐,另外,一个人的一生从不会平坦,所以那就苦中作乐嘛。”

店里白天卖咖啡晚上卖酒,开业半个月以来,还是点饮品的居多。

“我开店还有个目的就是想尝试引导大家试试黑咖跟手冲咖啡。但大多数人的接受程度都不高,还停留在喝了肯定睡不着的观念里。就算是朋友来,专门给他们做手冲咖啡,除了苦以外产生的其它风味,酸、甜、酵感、烟熏感等等,也会让他们觉得疑惑。”

这条路还长,但还好,苦乐可以一边办公一边等,不着急。

02/

CAFE Z+Z

新津区五津街道正西街109号

从苦乐出门往前走50米,这里长着第二棵“仙人掌”——「Z+Z」。

很巧,店里的主色调是绿色,在门口,还真养了仙人掌。而这家已经开了快两年的店,算是新津最早的一批独立精品咖啡店。

“夏天的时候,常常有太阳,骑车从这头到那头,就很美很美,我很喜欢门前的这些树。”一条老街,两排商户,不经意间的一抹绿色出现在余光里,这种感觉,像极了藏在老成都街头巷尾里,那些有温度的咖啡店们。

店里一共就两个人,小邹和她的男友小邹,店名一下就看懂了吧。小邹(以下都是指女小邹)特别喜欢喝咖啡,去过了很多地方,也尝过了不少豆子,把最爱的两款带到了店里来。

“很多客人都知道,我疯狂喜爱埃塞和浅烘焙的豆子!”店里没有拼配豆,不做手冲,有两款SOE可以挑选,也正是小邹口中的日晒埃塞和水洗的哥伦比亚。

我选择用日晒埃塞做了杯美式,SOE的风味非常强烈地表达了出来,那份果酸感在冰块的作用下,给味蕾带来了一份夏日必备的清爽。

小邹对咖啡很用心,每一款咖啡都会介绍它的特点。鸳鸯用的是什么,怎么做的,有何特色,咸芝士拿铁又是什么口味,汤力美式又适合喜欢什么口味的人……每一款都有自己的优势,所以菜单上专门备注着“勿迷信推荐,喜欢什么喝什么!”

菜单的设计,店铺的装修,整个店都是两个人自己弄的,一个Z加上另一个Z,温馨的小店就这样轻轻地出现在新津的老街上。而Z+Z,还有另一层含义。

“他以前跟我去喝下午茶就会觉得,男生好像不是那么适合来这里,所以我就觉得我们自己的店要偏中性一些,女生能来,男生来也不会觉得不合适。我也希望我们俩代表男生、女生方面的东西可以更好地融合在一起,体现在店里。结果来店里的男客人确实还挺多,有比我小的弟弟、精致的大叔、上班族等等。”

当问到当地人喝咖啡的习惯时,小邹告诉我,这里的人也会有让加很多糖的情况发生,但她觉得他们是不知道自己想喝的是什么。

例如咖啡机上“marimekko”的杯子,因为自己喜欢用这种杯量去做奶咖,所以想尝试按自己的想法来,结果客人有各种反馈,后来他们就在想,也许可以尝试一下,用更加大众的方式去让本地人更接受。

夏天刚开始流行生椰拿铁那会,有客人说他在外面喝到了一款非常浓郁的生椰拿铁,而且椰子也没有抢咖啡味道,后来小邹就和哪男友一起去试,“我们的方法也很笨,一直去试很多的搭配,换了很多的椰子,确实能做出好喝的组合出来。”

两个人的性格不同,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去引导客人。

有一次顾客就点了生椰拿铁,嘱托多放一些糖,男友为她做了,第二次又来点,还提到觉得上次放了糖很好喝这次也请多放一些。结果第二次男友就先没放,客人尝了后他立刻问对方感受,“好喝呀”“其实我没有给你加糖,因为椰奶本身的甜度很足够了,可以先试试。”确实如此,后面客人来都会听取他的意见。

两个Z相同,都爱咖啡,想把快乐、舒适带给客人,Z与Z也不同,不同的个性相互堆叠,产生1+1>2的效果,促就这家有温度的咖啡店诞生。

03/

小叮·营地咖啡

新津区五津东顺河街73号

沿着河水的方向往前走,一直走到五津廊桥的另一侧,这里的喧闹声从河岸边一直接续到第三家店里,也是附近最大的咖啡店,「小叮·营地咖啡」。

如果说前两家咖啡店的生意算是正常,那最后这家的状态可以用火爆来形容。店本身就大,招牌也大,门口还外摆了四五张露营长桌,我刚到的时候是下午5点,门口竟然坐满了人。

“请问您是几位呢?里面还有包间,街对面也可以坐哈,可以用天幕挡太阳,舒服得很。”随着服务员的手看去,对面的小广场上有不少的人。

大爷在石墩上坐着下棋,围坐着一堆又一堆,旁边不过一米距离摆放着几张露营桌,树荫下几个年轻人慵懒地喝着咖啡,躺在露营椅上,就地露营的舒适感和身旁下棋的大爷们不相上下。

反观店内,倒是人数不多,但震撼程度,远超店外。

店里特别宽敞,吧台前面摆了两个大展示柜,全是各种精酿,旁边还放了一台体积很大的摩托车,尽管如此,仍然空得可以上一堂课。

而在另外一边,搭了一个功能齐全的露营帐篷,躺、睡、看书、弹琴、放音乐、喝酒,样样都行。

旁边还有各式各样的物件,运动的、休闲的,虽然店名写的是“露营咖啡”,但一时竟归纳不出这家店的风格。

如果不是看到吧台的两台辣妈,我差点都要忘了这里是咖啡店。

回到吧台,我点了一杯美式,一杯手冲,抱着怀疑的心态等待出品,咖啡师熟练认真的操作又慢慢消磨掉我的顾虑,一直到最后入口。

美式的口感非常醇厚,不会觉得偏淡或是过萃而偏涩,手冲也尤其干净,基本上菜单写的风味,都能尝个七七八八。此刻的结果,与我预想的天差地别,只剩下满脑子的问号。

这家店又做精酿又做咖啡,还卖威士忌,而且非咖啡饮品有一堆,店里的元素也是满满当当,露营、摩托、滑雪、烧烤、冲浪、音乐,涉及的器械基本也都是顶流的标准,一整个神仙打架的现场。

按耐不住好奇心,找到店家了解了才知道,这家店就是在诠释门口的那句话“MY FAVORITE LIFE”。

老板小叮,新津人,自己是做运输、工程相关的,除了这家,已经在新津开了6家店,酒馆、网咖、剧本杀、美甲店、中古店、代购店,涵盖多个行业,而且在新津还有一个自己的营地,以及一个码头。

“这个店就是想要分享自己喜欢的生活。没有想过赚多少钱、盈利多少。喜欢好的东西,所以也想分享给客人们。”

店内的那些东西都是自己在使用的工具,不是单纯用来装饰的。小叮爱自由潜、滑雪,老公喜欢骑摩托车、开房车、露营,小叮还专门腾出了一个车库给家人停放摩托车,甚至是自己的两个小孩都有车位。

之所以选择开咖啡店,是因为咖啡是自己很喜欢的元素,“我们这个店可能很多人觉得虚有其表,但实际上我们是想把咖啡、精酿做到极致。”

为此,还专门请自己的好朋友,来自成都的老牌咖啡店「多巴胺」的主理人蓝姐,让她来为自己做吧台管理,每周蓝姐还会亲自过来几次给客人们做手冲咖啡。

在新津,看到如此规模的一家咖啡店,很是让我惊讶。单论咖啡,这家店刚开一个多月就赢在了起跑线上,品质高、用料好、出品有把控,也许在很多人眼里它不“纯粹”,但不可否认,当其它店还在赛道上奔跑的时候,小叮已经开起了赛车驰骋。

也正是如此,这种“小众”的开店方式,也更让人期待它的未来。

● ● ●

虽然我把新津比喻成咖啡荒漠,但今天这么云喝了三家店后,相信大家都能感受到,一股新的咖啡力量正在新津蓄势待发。

这三棵长着咖啡豆的“仙人掌”,依水而居,在老城区的河边,它们按照自己的节奏逐渐生长,慢慢吸引着更多的爱好者驻足停留。浇一勺水,种一颗苗,不久以后,荒漠里,也会拥有一片绿洲。

●

咖啡无边界

即日起,小都将不定期

带着大家走进周边

跟着咖啡,来个微旅行

*外出请做好个人防护,绿色出行。

● ● ●

编辑丨叶大爷

图源丨不睡觉

CONTACTS

找到小都

APP丨微信公众号丨新浪微博丨今日头条丨一直播

小程序(YOU点咖啡/YOU成都)丨抖音(游成都)

合作添加微信号

YOUCHENGDUDU

· 欢迎把小都分享给更多的朋友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