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实现深化体教融合,实现教体共同发展?2月20日,四川天府新区教师共享中心、四川省游泳协会及四川天府新区第三中学(简称“天府三中”)合作协议签约暨四川游泳项目体教融合“三四五线”后备人才战略共建基地授牌仪式在天府三中举行。
据了解,这是继2022年四川天府新区教师共享中心携手四川省游泳协会与天府第四中学(简称“天府四中”)合力共建首个体教融合游泳特色基地校后,再次共建的体教融合游泳空间,同时而已标志着天府新区再次实现资源共享、人才共育和体教的深度融合。
现场:
体教融合空间再落地
共享创新取得阶段性成效
为进一步推动体育教育事业,构建学生体育锻炼习惯和校园健身健康文化氛围。四川天府新区教师共享中心、四川省游泳协会和天府三中合作协议签约暨四川游泳项目体教融合“三四五线”后备人才战略共建基地授牌仪式举行,三方将在教学、训练、竞赛等方面建立服务和支撑体系,共同推动各方资金、技术、平台资源等优势互补和品牌升级。
作为游泳项目战略共建基地的挂牌方,天府三中是一所高起点、高标准、高品质的九年一贯制公办学校,学校拥有室内体育馆、恒温游泳池等一流教育教学设施,紧紧聚焦教师发展、课程建设、课堂改革等内容,构建了启元课程体系下的体育特色课程。
“这次与四川省游泳协会、天府教师共享中心的合作,是充分发挥共享理念、实施体教融合的有益探索,对于有效利用学校资源、增强学生体质、训练学生技能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天府三中校长叶超说到。
四川游泳项目振兴工作组副组长、四川省游泳协会主席李新双提到,此次签约合作是在前期天府四中建立青少年游泳训练基地的成功经验上的一次创新突破,协会目前逐步建立了四川游泳“体教融合”发展所需的竞赛体系、训练体系、课程体系及游泳安全健康教育体系。“随着基地成功建立,游泳项目将在天府新区得到更为广泛地推广,未来将为数以万计的学生、教师及游泳爱好者带来更全面、更专业、更安全的体育课程选择与技能培养。”
规划:
打通协同育人合作链
加速更多体教融合项目落地
作为全国首创教育共享改革样板,签约合作成为了四川天府教师共享中心在探索构建体育供给侧和需求侧“双向联动”、公益性服务和市场化运营“双轨运行”的体教融合发展新路径上的一个新突破。
记者了解到,四川天府教师共享中心在2022年已成功创建65所中小学体育传统特色学校,开设轮滑冰球、花样游泳、曲棍球等40余项体育特色项目,规范并整合350余家校外培训机构教学资源,形成覆盖了29个奥运项目、9个非奥项目和10个中华传统体育项目的课程架构。此外,通过整合校内外资源开设了600余门共享课程,建成了“1+2+N”订单式课后延时服务体系,目前已有6万余名学生、家长在开发的共享资源平台上注册,2.7万余人次通过共享平台选课报名。
四川天府教师共享中心主任黎波介绍,此次签约合作开启了共享中心与四川省游泳协会合作培养游泳项目后备人才的新里程。中心未来将协同各方资源深入研究和探讨形成可供深化、复制、推广、借鉴的工作模式,成为教育综改示范项目、典型案例、经验样本。
天府新区社区治理和社事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天府新区成功创建教育综合改革、体教融合改革等省级教育试验区,在全国首创体育教师共享中心,实行全区排课走校,初步探索出一条青少年文化学习和体育锻炼协调发展的成功路径。“游泳项目合作协议的签订,将为新区教育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加快省级体教融合改革试验区建设步伐,开启教育共享新篇章。”
据悉,参加本次合作签约仪式的还有四川游泳项目振兴工作组、四川体育职业学院、天府新区社区治理和社事局相关处室负责人,天府新区教育联盟集团总校长及天府新区中小学(幼儿园)代表。
红星新闻记者 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