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线耳机正在消失

成都big榜 2023-03-15 13:11

成都big榜

城市是水我负责寻找气泡糖和酒精

>

不敢给别人借耳机,怕被发现有耳屎,也不想借给别人,怕被沾上耳屎。

——今天的编辑 吹风

有线耳机正在成为时代的眼泪。

以前坐地铁,找一个靠窗的角落,慢条斯理拆耳机线,伴随着插头精准卡入孔槽,有一种穿越到了另一个世界的感觉。

然而现在,无线耳机都听完两首歌了,有线耳机还在拆线。

有线耳机确实在消失,放眼公交地铁,每一个人都塞着无线耳机,偶尔钻进一个电梯,手机也会弹出,“不是你的airpods”。

人生第一次见无线耳机,以为是司机专属,为了方便接电话而设计,结果现在,覆盖面大到连广场舞的嬢嬢都用的无线耳机。

也不怪有人说土,有线耳机确实在科技的快速衬托下,有点无所适从。

在某宝搜索“耳机”,会出现很多种选择,但很遗憾,有线耳机是最后一种,藏在屏幕的外面,尤其3.5mm口径的更少。

以前觉得买无线耳机的都是有钱人,结果现在五十块都能装有钱人。

不过,依然有人坚持用有线耳机,理由众说纷纭,甚至专门买来保护绳把有线耳机缠住,一点不认为老土,恰好是复古的潮流。

第一次接触耳机,应该是复读机的配对,一副黑色的廉价耳机,线面凹凸不平,耳机上用胶水糊着海绵,然后悬挂在耳朵上。

但以前没有什么讲究,能发出声音,哪怕有电流经过,也已经心满意足。

千禧年磁带盛行,港台流行音乐井喷,每一个同学都用学英语的借口,购入复读机,实际上转头,就播放一首周杰伦。

播放英语听力的时候音量开满,给父母一个台阶,听歌的时候就顺出耳机。

横空出世的mp3,像下了一场粉红色的雨,继续沿用学英语的套路,父母偶尔会突击检查,迅速用一首艾薇儿证明自己。

mp3的耳机在缩小,从挂式变成耳塞,但依然蒙了一层防尘罩。

以前少有人家里有电脑,下载歌曲是个问题,于是就往音像店跑,以前叫“拷歌”,老板的库里有海量音乐,你只需要把歌手的名字写给他。

老板偶尔还会友情赠送你一些,譬如《香水有毒》《猪之歌》《求佛》,必须把内存塞满。

读书时候必用的两个配件,一个是万能充,一个就是耳机。

白天上课要听,把线穿到袖子里,从袖口拎出一个耳机头,然后捂住脸,只有单耳享受,但偷来的时光非常快乐。

晚上发完暧昧短信,也要听上一曲,但是黑夜中根本捋不开有线耳机。

那个时候有多爱听歌,就连张含韵的歌词都写,“耳朵里塞着小喇叭,躲在被窝里看漫画”,切换频道,只需要一副有线耳机。

后来,手机专门设置耳机孔,甚至有专门的音乐手机推出。

宋慧乔的广告,达浪达浪达浪一直达浪,她就四十五度角仰望天空,有线耳机穿过头发,清纯文艺扑面而来,男女老少看了都心动。

有线耳机容易打结,但每一次拆解的过程,就会在心里盘算先听哪一首。

像听诊器一样挂在耳朵,真的可以让自己安静下来,年少时候的金钟罩,哪怕没有播放音乐,也可以听到自己的心跳。

尤其,雨天坐上公交车,配上自己的帽衫,想象自己在拍MV。

高潮是ipod降临,五颜六色的都市男女在屏幕里舞动,看不到商品的样子,但是在黑色的剪影下,有一根白色的线晃动洋溢。

感染的张力,主打一个情绪共鸣,有线耳机原来一样可以炫酷潮流。

自此,有线耳机的理想模样基本定型,统一成白色,扁形的线变成有质感的圆棍,干净圆润的形状贴合耳廓,音量键在线上调节。

巅峰时期是每个人的有线耳机都一模一样,以至于随时会因为拿错而吵架。

有线耳机有缺点,发黄变旧,每一次背斜挎包过地铁的时候,非常的狼狈不堪,或者想起身干点活,突然被有线耳机拽回来。

但是,为什么舍不得丢有线耳机,有没有可能是因为无线耳机昂贵。

无线耳机确实解决了个别烦恼,听歌没有束缚,但少了一点灵魂,音乐纤维完全输入耳朵里的感觉,无线耳机做不到。

室友@一骏 是寝室第一个入手airpods的人,“每个人都喊我跳一下看掉不掉”。

每一次取出无线耳机,就像张飞拿绣花针,放进耳朵还要压两下。有线耳机要掉就是一起掉,但是无线耳机掉一只就很痛苦。

豆瓣上有专门的无线耳机相亲角,但@二毛 找到了另一只也无法配对。

我问@土豆儿 为什么坚持有线耳机,她说,“因为有安全感”。

具体安全在哪里,“可以保护手机”,设想一个手机突然垂直落地,如果刚好有线耳机连接,会起到一个缓冲作用。

如果有贼娃子摸手机,会多一个步骤,歌曲一停就可以抓人。

寝室里看一些不干净的东西,应该没有人敢相信无线耳机,万一突然断开多尴尬。不管是线上会议,还是全民K歌,有线耳机就是第一梯队。

主打一个便宜耐造,丢了不可惜,放在洗衣机里搅拌依然可以听。

大学生@碟 说,只要英语四六级还在考,有线耳机就不会消失。

戴无线耳机,依然会有人跟你说话,但是戴有线耳机,可能真的在发疯,没人敢靠近,有线耳机才是孙悟空给唐僧画的圈。

主要无线耳机,充电很烦,打着游戏,随时一个嘟嘟嘟低电量报警。

苹果手机现在没有充电孔就算了,连充电器也不送,造成的后果就是,每天晚上手机、平板、airpods依次排队充电。

以前还可以边充电边插有线耳机,现在耳机孔都给你直接封掉。

有线耳机主打就是一个氛围,往书上一放就很文艺,搭在围巾上面,非常的减龄,甩在电脑键盘上,有一种专业的感觉。

如果没有有线耳机,李子维根本见不到黄雨萱,而愿意分你一半耳机的人,在座位上拉拉扯扯,才是有滤镜的青春。

有线耳机正在成为小众,小众到整屋上下根本摸不出一副有线耳机。

随着科技的发展,有线耳机固然会被替代,但从情感记忆上讲,有线耳机就承载了无数人的青春,甚至第一次打开了听觉感官。

本质上,有线耳机是鼻祖,也是最单纯纯粹的那一个出发点。

无线耳机运用的场景很多,但都没有指代性,反而是有线耳机一连接,会有一种掌控力,不管听歌还是看剧,都会变得专注。

所以,为了保留这一种仪式感,希望有线耳机永远不要淘汰。

今日编辑 | 吹风

本文系谈资“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图片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一骏

技多不压身

@Feng

别问了别问了

@碌卡

没有辜负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