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生有火眼金睛,还会“读心”!走进所有家庭最关注的科室!

四川名医 2023-03-22 16:24

四川名医

打造四川最大的名医聚集地。

>

在儿科,因幼童不能言语,即使能言语往往词不达意,治疗不懂得配合,稍有不慎便会贻误病情, 所以一般都认为治小儿病最难、最累。

然而,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儿科,针对这些常见难题,有两大“读心绝招”:

第一招:儿科随着近40年的发展设有包括小儿神经、小儿危重症,小儿呼吸消化、新生儿等多个专业组,让儿科疾病诊治更加细分;

第二招:创新与医院其它科室进行联合,输入和提升其它科室收治儿童疾病的能力,形成了“多学科+儿科”的布局。   

接下来,我们一起来摆下市二医院救治患者的龙门阵。

01

火眼金睛

识破“小感冒” 拯救器官衰竭的三岁娃                                                                              

“我真没想到,以为娃娃只是普通的感冒,结果却差点要了命。”据患儿的家长介绍,3岁的宝宝已反复高烧三天,身上有皮疹,淋巴结肿大。

直到送到市二医院后,接诊的儿科医生温晓滨一眼就看出了患儿的异常,“这不是感冒,可能是川崎病!” 一系列的检查验证了温晓滨的判断,且患儿已出现 “川崎病休克综合征伴全身多脏器功能不全”,情况十分危急!通过彻夜抢救后,患儿的病情得到暂时控制,血压恢复正常。 

由于病情危重,次日一早,患儿的体温又升到近40度,开始昏睡。市二医院儿科主任刘丽判断患儿为人血免疫球蛋无应答型、重症川崎病,需尽快再次输人血免疫球蛋白联合甲泼尼龙冲击治疗。系统治疗后,患儿的体温渐渐恢复正常,并开始进食。

在其住院治疗期间,儿科为其提供了精细化护理。因上了无创呼吸机,呼吸机管路令他异常烦躁不安,且固定呼吸机管路的胶带,也易引起皮肤损伤。为避免这一问题,护理人员给他脸上贴上人工皮,将胶带固定在上面。考虑到患儿胃肠道功能不全,护理人员给他准备容易吸收的医用特殊奶粉。同时,还贴心为他准备了图书。

在医护人员的精心照顾下,患儿逐渐恢复健康。据刘丽主任介绍,在接诊的患儿中,像这种危急情况不在少数。她提醒,川崎病很容易伪装成感冒,家长一定要小心甄别,遇到孩子高烧不退的情况要及时送医。

02

精准诊疗

拯救重度支气管狭窄伴肺炎的四岁女孩

 拯救危重患儿的底气除了医生丰富的临床经验以外,也得益于该医院儿科重症体系的建立,除门诊外,科室还设有普儿病区、新生儿病区(含NICU病房)及危重监护抢救病房,具备解决小儿危重症及新生儿疾病抢救能力。

除了能治疗类似重症川崎病出现多脏器功能不全的危重患儿,对于一些常见的儿科重症患者也有独到的方法。

4岁女孩欣欣从小反复感染“肺炎”,运动后总感觉“累”。近2月来持续咳嗽,辗转多家医院来到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胸部CT提示除了较重的肺部感染外,左肺上叶舌段肺组织密度减低。市二医院儿科团队结合病史及胸部CT结果,判断女孩可能存在气道阻塞或者支气管发育异常。于是由儿科、呼吸科、胸外科、麻醉科组成MDT多学科合作团队制订个体化诊治方案。

欣欣顺利进行了全麻下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治疗,并留取肺泡灌洗液送检靶向测序多重病原学核酸检测及其他相应的检查。

电子支气管镜检查及多重病原核酸检测证实了女孩患有左肺上叶舌段支气管开口重度狭窄,合并肺炎链球菌、人副流感病毒3型等肺部多种病原学感染。

在儿科医护团队针对性抗感染、电子支气管镜等精准治疗以及精心照护下,欣欣病情好转,顺利出院。

————“探科”分界线————

接下来,小康妹儿带着大家走近市二医院的儿科,盘点下科室有哪些干货。

【名科名片】

成都市第二人民院儿科是一个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大型三级甲等综合性医院科室,是成都市医学重点学科,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与中华医学会儿科分会呼吸学组联合授牌的“儿童哮喘标准化门诊区域示范中心”。近2年在四川省卫健委组织的全省三级医院儿科医疗服务能力和质量排名进入全省前10名行列。目前正在创建“四川省⼉童早期发展综合示范基地”。

image.png

市二医院儿科设有小儿神经、消化/内分泌亚专业,小儿呼吸/危重亚专组、新生儿亚专业。在庆云及龙潭院区均开展儿科诊疗,分别设有儿童保健、普通儿科、急诊儿科、发热儿科等,两院区还设有儿童咳嗽/过敏性疾病专科门诊、生长发育专科门诊、儿童营养门诊、儿童神经心理行为门诊、高危儿随访门诊、儿童过敏性疾病门诊。除门诊外,还设有普儿病区、新生儿病区及危重监护抢救病房,具备解决小儿危重症及新生儿疾病抢救能力。

儿科还联合医院的其它科室,组建了MDT团队。与康复科合作开展了经颅磁刺激治疗、沙盘游戏、PT疗法、脑电循环,有单独儿童训练中心,可开展儿童脊柱侧凸辅具及训练矫正、儿童足底步态功能干预、体态纠正、运动技能训练等,还可开展儿童注意缺陷多动障碍、高危儿童、发育迟缓及脑瘫儿童的康复训练;与口腔科合作开展了龋齿及语言问题诊疗;与耳鼻喉科合作开展听力及睡眠呼吸问题诊治;与眼科合作开展了眼底成像、视力筛查,可早期发现早产儿的眼底病变;与精神心理科合作开展儿童心理咨询,为儿童健康全面保驾护航。

【特色技术】

1.以脏器保护为目标的精准无创评估系统

儿科以脏器保护为目标,对危重病人开展了无创精准评估系统建设。通过PEWS评分、连续无创心功能监测评估循环状况、TCM(经皮肢体氧分压/二氧化碳分压)评估呼吸功能、振幅整合脑电监测评估脑功能,帮助指导液体管理、呼吸支持及判断意识及惊厥状况,及时评估患者病情变化,做到精准治疗,保证患者安全。

image.png

image.png

2、多导睡眠脑电监测

多导睡眠脑电监测是在全夜睡眠过程中,连续并同步地描记脑电、呼吸等10余项指标。监测内容主要包括:睡眠情况、呼吸情况、心脏情况、腿部运动情况等。

主要适用疾病:

1)、睡眠呼吸暂停:可以判断呼吸暂停的严重程度和类型,是诊断睡眠呼吸障碍的金标准。

2)、发作性睡病

3)、快眼动睡眠期行为异常

4)、周期性肢体运动和不宁腿综合征

5)、失眠患者

6)、异态睡眠:梦游症等

市二医院儿科是成都市三级综合性医院较早开展儿童多导睡眠监测的医院。

image.png

3、儿童电子支气管镜及诊断系统

市二医院原装进口的儿童电子支气管镜及诊断系统,该系统配备的儿童超细支气管镜最细外径达到2.8毫米,是最细的电子支气管镜,新生儿都可以使用,更易通过特殊患者的狭窄支气管,进行精准定位诊断和治疗。支气管镜可以直视观察患儿气道内发生的病变,直接对造成气道阻塞的原因进行诊断、治疗(痰液和痰栓的清理、异物去除、气道狭窄的治疗等),还可以将灌洗出痰液分泌物送检病原学和细胞学检查帮助明确病因,帮助呼吸系统疾病的诊断和治疗。

【特色服务】

1.儿童家庭病房

为让早产儿家长在患者出院前更多参与到住院新生儿的日常护理、促进亲子情感交流、提升家庭护理技能。2022年1月18日,市二医院儿科新生儿病房启动了家庭式护理病房,帮助患儿从新生儿病房过渡到有父母陪伴的家庭式病房。这种模式是以家庭作为照护中心,鼓励家庭成员积极参与到临床照护工作中。

在实施家庭式护理中,父母会参与早产儿的护理,在新生儿科护士全程指导下进行喂养、更换尿不湿、穿衣、沐浴、抚触、排气、言语交流和袋鼠式护理。通过实施有母亲陪伴的家庭式护理模式,既有助于早产儿的病情恢复,又有利于缓解父母的焦虑情绪,增进与孩子的感情。

image.png

2、夜间及特色专家门诊

为了方便患儿看病需求,从2018年开始,儿科开设了夜间专家门诊,看诊时间为晚上6:00~9:00。而且夜间儿科门诊还配套了各种相关检查,例如肺功能测定、呼出气一氧化氮检测、脑电检查等,极大地方便了患儿就诊。

3、科室应急系统

科室对于急危重症的患儿有应急预案,在门诊发现病情危重患儿时,科室有一套完整的应急预案和流程:危重症的患儿可以通过绿通,先住院抢救,科室的医护人员会协助办理入院手续。在诊室有移动查房车,对于需要立刻抢救的患儿,在床旁即可马上下医嘱和救治。

——————————————“探院”有话说—————————————

成都市第二人民医院全力推进学科建设,全院所有科室实现国家级、省级、市级重点专(学)科全覆盖。目前已有国家级临床重点专科建设项目1个,省级医学重点(学)专科9个,市级医学重点学科33个,实现学科集群化发展。

四川名医编辑:谭文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