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一种不太起眼的街头公共设施,座椅的重要性长时间以来被低估了。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座椅可有可无,至多是老年人的“刚需”,年轻人则匆匆走过,与街道不产生任何交集。
这是现代工业化建造的城市带给人们的错觉,正如丹麦著名建筑设计师扬·盖尔所说,这些空间都在告诉人们:快点往前走,回到你的公寓看电视吧,不要使用城市空间。
实际上,一张座椅作为城市公共设施的最小单元,是激活街道的开关,是城市活力的起点。它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在街道停留的理由,让我们有了观察城市的机会。
良好的座椅布局与设计是公共空间中富有吸引力的许多活动的前提,如小吃、阅读、打盹、下棋、晒太阳、发呆、与人交谈等——没有座椅,人们很难在街头长时间停留。
同时,一张座椅也成为一个有趣的社交空间。正是城市街道上发生的众多微不足道的公共接触,构成了城市街道上的信任网络。它来源于日常的闲聊,杂货店的购物或者陌生人的问路。
虽然大多数事情都完全是小事一桩,但是小事情合在一起就不再是小事:所有这一切都是个人自己去做的,并不是被别人强迫去做的——那么,人们就会有一种新的“公共身份”,会产生参与感和归属感。
曾被多次评选为“全球最宜居城市”的哥本哈根,人性化的步行街区和自行车道是这座城市的主要标志,也成为了世界各大城市竞相效仿的城市空间。作为一种城市更新的手段,注重步行空间中座椅设计,让成都成为诗人西川口中的“诗意城市”。
他所说的“诗意”来自于在城市中漫游和行走。这种漫无目的探索恰如瓦尔特·本雅明在《发达资本主义时代的抒情诗人》书中提到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游荡。
一个可以游荡的城市,能让人们享受慢行的乐趣,而实现“城市漫步自由”,规划合理的座椅是必要条件。
细看成都的座椅和街道,不难发现这种舒适的漫游来自于紧贴“以人为尺度”。一个街区中的座椅数量和密集程度也由行人的平均步行速度决定。而座椅的布局、座位间隔也遵从人的尺度。
比如,人与人之间距离的差别:在70-80米的距离,我们可以猜测一个人的性别和年龄;在 50 米的距离,我们可以大致认出一个人;在 20 米的距离,我们可以看到一个人更多细节,面部特征、发型和年龄,这个距离会让我们对人留下印象;在 7 米的距离,我们可以打招呼,这个距离可以让我们感受到对方的情绪;在 1-3 米的距离,我们可以进行正常的谈话,这是社交距离;1米内的距离是私人谈话的亲密距离。
美国社会学家威廉·H·怀特用了10年时间里观察人们习以为常的城市,最终将观察的结果凝结于《小城市空间的社会生活》一书中。他发现,人们更喜欢“可以坐坐”的地方。当排除了阳光、美学原理和广场形状等因素之后,“可以坐坐”成为了评价广场受欢迎度的一个重要因素。
公共空间中的坐凳形式多样,包括长凳、椅子、台阶、花坛边沿,甚至是健身器材或是景观装置。
不难发现的是,对城市中的“斜杠”座椅的开发来自于人们生活方式,而我们在使用座椅的过程中,满足了自己对“社会舒适”的需求,“开发”出公园、广场、街道等空间的更多的使用方式。换言之,我们实现了“座椅自由”。
透过城市的座椅,还能发现很多有趣的话题,包括社会经济、性别、人际关系等,由此可以深入了解城市空间的形态。
所以,我们进行了一次成都座椅大搜索,
完成了一份关于城市座椅的榜单,
从城市家具的角度来看看成都人的生活,
也为这座城市的人找寻最舒服的座椅。
CHENGDU
遇见最意想不到的
社交的座椅
01
CHENGDU
可以完全“躺平”的座椅
02
坐标:猛追湾滨河路、星辉东滨河路
CHENGDU
最适合读书的座椅
03
CHENGDU
最适合晒太阳的座椅
04
坐标:新街社区彩虹舞台
CHENGDU
宠物最友好的座椅
05
坐标:东郊记忆园区1号楼
CHENGDU
偶遇最多物种的座椅
06
CHENGDU
社区感最强的座椅
07
坐标:锦苑巷2号、肖家河沿街
CHENGDU
设计感最强的座椅
08
坐标:江滩公园、天府国际机场
CHENGDU
最具美术馆风格的座椅
09
坐标:新津区君山路1号
CHENGDU
能看一场城市
即兴戏剧的座椅
10
CHENGDU
被最多树木环抱的座椅
11
CHENGDU
最“斜杠”的座椅
12
从外形上看,它很难被定义为座椅。但从功能上看,的确可以为人们提供暂时歇脚的场地。它可能是健身器材,是公园花坛的边沿……公共空间的多元性使用也在引发设计师的思考,除了休憩之外,更多的日常需求也被关照。
坐标:太古里步行街
CHENGDU
颜值最高的座椅
13
对于一座城市的细部来说,“颜值至上”是空间吸引力的重要法则。那些色彩艳丽、独具设计感和艺术气息的座椅,被网友称为“高颜值座椅”。
坐标:斌升街音乐空间
CHENGDU
打卡度最高的座椅
14
熊猫、竹节、麻将、盖碗茶,几乎成为这座城市在互联网上的网友为成都贴上的标签。而城市中包含这些元素的座椅,也成为打卡地。除此之外,那写随着街区更新而生的主题座椅也成为“进阶”漫步者的打卡地。
坐标:长顺上街125号、北糠市街、铁像寺水街
CHENGDU
最具文化感的座椅
15
从传承千年的青竹马椅,到陈列在美术馆中的中古家具,再到本土独立设计师的原创座椅。从古到今,这座富有想象力的城市孕育出了工匠、设计师、艺术家,他们将座城市的风骨和气质融入座椅中。
坐标:萌想星球、无根山竹艺公园
CHENGDU
街角最深处的座椅
16
它们存在于街道的尽头,是整条街道的最佳“观景地”,是隐于市的一方小天地,也是夜归人的心事寄存处。街角最深处的座椅从不孤独。
坐标:望平街四号院
CHENGDU
使用率最低的座椅
17
这座城市中的使用率最低的座椅只有一个,它不是位于公园广场最中央、视野聚焦地的座椅,也不是位于偏僻小巷中。它是一把闹市区的竹椅。就在太古里商业街,大慈寺的红墙之外。
坐标:太古里乌纱帽街
部分图源来自网络
如有侵权请联系604226001@qq.com
微信公众号改版后
为了方便大家以后找到我们
不要忘记“星标”哦 ~
出品人 | 达海
总策划 | 苑海辰
审 校 | 陈凌 王越
撰 文 | 李柯薪
排 版 | 李柯薪
图 片 | 韩杰 米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