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的老年人存在营养不良!《柳叶刀》提醒这5类老人要注意

成都商报四川名医 2023-03-28 06:11

四川名医

打造四川最大的名医聚集地。

>

根据中国人口与发展中心发布的《中国老年健康和家庭幸福影响因素跟踪调查》显示,我国已进入“长寿时代”,并预测到2050年我国80岁以上老人数量将会翻两番。

然而,英国医学杂志《柳叶刀》发表的一篇文章提醒,有1/4的老年人(65岁及以上)存在营养不良,或正面临营养不良风险。

如何判断家中老人是否营养不良?

可以使用如下两种测试方式:

直接测量体重

将现在的体重与3个月前的体重进行比较。如果近3个月体重下降超过3kg就有营养不良的风险。

计算体重指数(BMI)

体重指数BMI=体重/身高的平方(国际单位kg/㎡)。

年龄<70岁者,体质量指数<18.5,低于18.5有营养不良的风险;

年龄≥70岁者,体重指数<22,考虑到骨质疏松会导致身高缩短,因此体重指数上调为22,如果BMI低于22则有营养不良的风险。

如果自己在家还是无法判断,或者经过上述计算怀疑自己有可能营养不良,可以前往医院的老年科或者消化科就诊。经过医生评估却是存在营养不良的话,需要立即进行有效的治疗。

这5类老人必须加强营养

老年人营养不良有很多危害,包括免疫力下降,抗病能力弱,肌肉萎缩,体温过低,骨质疏松,认知障碍,跌倒风险升高以及过早死亡等。


《柳叶刀》提醒,相比较而言,以下5类老人营养不良的风险更高,要格外警惕:

1

患有慢性病

老年人常患多种慢性病,并伴有炎症发生。机体处于慢性炎症时,促炎因子作用于神经中枢,会阻碍食欲激素发挥作用,导致食量减少。

2

口腔状况差

随着年龄增加,牙槽骨容易萎缩,很多老人的牙齿会出现松动脱落,从而影响咀嚼和吞咽。


有些老人只能吃非常软烂的食物,食材种类和摄入量都受限,也容易营养不良。

3

长期住院

老年人住院如果超过14天,可能会因医院餐食不合胃口、治疗要求的禁食等,出现营养不良。

4

离群寡居

老年人离开工作岗位,特别是空巢、独居的老年人,容易发展到离群寡居的状态,也会出现食欲下降,容易营养摄入不足。

5

饮食观念不健康

有的老人将某些食物当作治疗疾病的药物,将另一些视为健康的大敌,主观上给自己的饮食增加了很多限制,容易出现营养不良。


还有的老人觉得吃饱就可以,饮食模式单一,也容易导致营养不均衡。

改善老人营养的两个关键

一均衡;二适量

加强营养是每一位老人的必修课,对防病、防跌倒、防贫血等都有重要作用。


改善老年人营养要做到两点:一是均衡,换句话说就是“杂”;二是适量。

具体来说,每天的膳食应包括谷薯类、蔬菜水果、畜禽鱼蛋奶和豆类,平均每天摄入食物要在12种以上,每周25种以上。

可以根据这个简单易记版本

给家里老人安排食物:

1、每天不少于4个拳头的蔬菜+1个拳头水果;

2、每天1个鸡蛋+1杯奶;

3、每天2个拳头主食+2根手指的肉;

4、每天7~8杯水;

5、控油(每天不超过3个白瓷勺的量)、控盐(每天不超过1个啤酒瓶盖的量)。

存在咬不动、食无味、吞咽难、消化差等情况的老年人,从烹饪入手,推荐做到以下几点:

1

咀嚼能力差的老年人

可以选择质地偏软的食物,如鱼肉、海参、虾、豆腐、冬瓜、丝瓜、火龙果、香蕉等。

食物制作上尽量选蒸煮;烹饪时把食物剁碎一点或做成粥羹;燕麦、荞麦等含麸皮粗粮至少提前半天泡发;炖肉时可加陈皮、山楂,软化肉质。

2

有吞咽困难的老年人

可把食物做成单一的肉泥、粥羹形式,减少对味觉的影响;适当延长炖煮时间或添加增稠剂,以增加食物含水量。

3

味觉差的老年人

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负责味觉的神经元开始退化。味觉差的老人可适当在食物中增加甜味或香醋、柠檬汁等。

美食要色香味俱全,食物多用青、红、黄等鲜艳颜色来搭配,不仅增进食欲,还提升味觉感受。

4

消化差的老年人

少吃带馅儿的食物,油多且不好控制摄入量。运动能促进胃肠道蠕动,老人可根据自身情况适当进行有氧锻炼,如走路、散步、慢跑。

此外,老人家还要保证足量的饮水,低身体活动水平的老年人每日饮水量至少1500毫升。同时,老年人要重视相关疾病,及时安装假牙,尽量把疾病和身体功能衰老对吃饭的影响降到最低。

编辑 | 慢慢

来源丨综合生命时报、健康天津

监制 | 黄利琴

审核 | 蓝岚

图片来源 | 摄图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