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借助路侧的摄像头、雷达、雷摄一体机等感知设备,我们甚至可以精准识别车辆周边行人、非机动车,消除驾驶者的视觉盲区,减少‘鬼探头’式的事故发生几率。”3月22日,成都龙泉驿区汽车局负责人在车路协同体验中向红星新闻记者介绍。
辅助实现这一场景的数字技术,正在与成都的交通产业加速融合。2023年3月,依托腾讯丰富的大数据生态,通过应用数字孪生、“5G车路协同边缘计算平台”和V2X数据服务引擎”等技术打造的四川(成都)车联网先导区一期项目建设工作已顺利完成。
区域深耕,智慧交通助力产业升级
“中德智能网联汽车四川试验基地项目总面积1566亩,共建设有9大功能区、266个测试场景,测试道路全长18.8公里,这里集聚了桥梁、隧道、高速环道、城市道路等驾驶真实场景。”3月22日,成都智能网联公司相关负责人在四川(成都)车联网先导区运营中心向记者讲解道。
四川(成都)车联网先导区运营中心
地处成都经开区(龙泉驿区)的中德智能网联汽车、车联网项目四川试验基地,是成都经开区联合腾讯智慧交通打造的国家首批、省内唯一的两业融合发展试点园区,也是国家工信部在全国批准建设的第8个测试场项目。该项目是目前国内唯一由中国和德国联合打造的国别合作项目,具有建设规模最大、运用场景最全面、设施设备最先进、测试标准最前沿四大特点。
此前,作为积极助力交通产业智慧化升级的互联网科技企业,腾讯已深度助力了天津西青、湖南长沙、重庆两江、深圳坪山和湖北襄阳等多个智能网联先导区和示范区的建设工作,并取得了具备借鉴价值的实践成果。
过去一年,腾讯深度参与到成都龙泉驿车联网先导区的建设中,依托5G+C-V2X城市一张网,打造了智能网联MaaS一体化出行APP,规划落地了车路协同智能导航、千里眼、出行约车等核心功能。
在车联网先导区运营中心的大屏上,可以清晰看到每辆汽车的行驶轨迹、行进速度和路口通行时间等信息的可视化数据。融合了互联网地图、高精地图、专网地图、可视化引擎等数据和能力的“网联一张图”,是腾讯专为车联网和双智建设打造的可计算产品,为龙泉驿区的交通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车路协同,赋能大众智慧出行
立足城市场景下的出行需求,腾讯通过“泛 V2X”技术,帮助司机在行驶时,打开V2X APP手机导航,就可以看到各个路口红绿灯的实时状态,以及关键路口的路况直播, 提升交通安全和运行效率。
绿波车速引导
“单车智能可以解决在整个出行过程中99.5%以上的问题,但是0.5%或者1%的问题靠单车智能是解决不了的。”在V2X APP演示交流中,上述负责人提到车路协同和单车智能协同发展的重要性,“开车的过程中如果前方有大车挡住了信号灯,单车感知再强也是看不到的,依靠车路协同就可以做到”。
“借助路侧的摄像头、雷达、雷摄一体机等感知设备,我们甚至可以精准识别车辆周边行人、非机动车等弱势交通参与者,消除驾驶者的视觉盲区,减少‘鬼探头’式的事故发生几率。”龙泉驿区汽车局负责人在出租车协同体验中介绍。
碰撞预警
此外,为实现惠民智能网联公交运营,10台经过改造的“智能网联”公交车已经在龙泉驿区L026公交线路上正式运行。腾讯生态伙伴、智能网联公交技术支撑公司希迪智驾的项目负责人向记者展示:“这块交互屏,可以通过云端实现车、网、路的实时互动,能显示实时车速,统计实时客流,预计到站时间。”
公交车上还配备了司机终端信息显示屏,不仅能监控驾驶员状态,实时显示车辆全景画面及行人与非机动车接近预警,还能及时获取前方道路实时红绿灯的读秒信息,并根据道路情况给出实现“绿波通行”的车速建议,遇到突发情况还能触发预警系统。
智能网联公交
在由腾讯主办的“数实共进产业行——成都交通数字孪生站”主题论坛上,”成都智能网联公司的参会嘉宾表示:“我们当前主要的任务是构建产业转型发展的环境,做了由虚拟、封闭、开放的三级测试环境,包括和腾讯共同打造智能网联基础设施建设。”
目前,成都龙泉驿区已建成智能网联汽车“仿真-封闭-开放”的三级测试服务体系,接下来,将着力打造技术引领平台、公共服务平台、产业融合平台、开放合作平台四大平台,建设未来汽车城,让产业发展和城市建设同频共振。
腾讯也将继续协同成都智能网联公司、生态伙伴,积极与车企、智能驾驶企业、交通物流出行企业,以及互联网服务商等对接,逐步完善搭建开放服务平台,在提升既有车联网资产的持续运营能力的同时,把有温度的数字服务带到老百姓身边。
红星新闻记者 杨昕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