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后有太阳,这些虫就要从草坪里面钻出来”“步道上到处都是,一直以为是蜈蚣呢”
“光看就感觉头皮发麻?”
……
高清大图预警
↓
最近,成都武侯区大悦路的人行道上,出现大量黑色小虫,路过的孩童被吓到尖叫,#成都升温千足虫满街爬#登上微博热搜。
不只在大悦路,不少网友也在东安湖地上、羊市街、成华奥园……发现了此类黑色小虫。成都华希昆虫博物馆馆长、知名昆虫学家赵力介绍,此虫名为马陆,又名千足虫,这几天成都气温走高,马陆纷纷从窝里爬出。
千足虫是否对人体有害,放任它们在路上“横行”真的没问题吗?随着气温升高,面对越来越活跃的各类蚊虫时,大家怎样才能更加安全有效地保护自身健康?一起来听听,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皮肤科主治医师孙雅怎么说。
无毒,但可能引发过敏
“不必过度害怕,因为这些虫子本身无毒,也不咬人。”孙雅医生表示,这种千足虫对人体无害,性喜阴湿,一般生活在草坪土表层、土块、石块下面,或土缝内。
尽管它们不咬人,但还是应该避免接触。这种虫子的身体上存在臭腺,接触了臭腺分泌物很可能会引发过敏。“尤其是对于过敏体质的人群来说,更应该小心,尽量远离。”
目前处于高发期
还有许多虫子在“蠢蠢欲动”
实际上,温度回升后,不只千足虫,还有许多虫子在“蠢蠢欲动”。比起千足虫,如果被某些不知名的小虫叮咬,更加容易引起皮肤病,轻则出现皮疹、皮肤瘙痒、刺痛、烧灼感,重则可能会因呼吸中枢麻痹导致死亡。
比如,升温后常见的蚊虫叮咬包括螨虫、跳蚤等,引起丘疹性荨麻疹隐翅虫皮炎、刺毛虫皮炎等。
隐翅虫皮炎,一般在夏、秋季的雨后闷热天气易发病,接触毒液数小时到2日后,接触部位会出现条状、片状或点簇状水肿性红斑,其上有密集丘疹、水疱及脓疱,部分脓疱融合成片,可继发糜烂、结痂及表皮坏死。自觉瘙痒、灼痛或灼热感。病程约1周,愈后可留下暂时性色素沉着。
隐翅虫 图源:科技日报
刺毛虫皮炎是由刺蛾幼虫(俗称“洋辣子”或“八角毛”)的毒刺刺伤皮肤所引起。
刺毛虫的毒刺刺入皮肤后,开始时会感到刺痒、灼痛,稍久即感外痒内痛。在刺伤部位的中心出现米粒大丘疹或黄豆大风团的皮疹,周围有水肿性红斑,6-7小时后水肿性红斑消退留下中央的丘疹。
此外,还有皮肤发痒的情况,手抓或触摸皮肤时又感皮肤疼痛反复发作。丘疹又会转变为风团样的损害,约1-2周才能完全恢复,偶尔可出现水疱。
面对恼人的虫子
我们怎么办?
1
丘疹性荨麻疹
夜间要记得关好纱窗和蚊帐,当虫子落到皮肤上时不要拍打,应小心吹赶。
如果出现症状,可以进行局部治疗——用清水冲洗和湿敷,可选用生理盐水、5%碳酸氢钠溶液。
外用药物以止痒为主,炉甘石洗剂、糖皮质激素软膏外用。瘙痒严重者可口服抗组胺药。
2
隐翅虫皮炎
对于隐翅虫皮炎而言,消除住宅周围的垃圾、消灭隐翅虫的孳生地,安装纱窗或挂蚊帐,睡眠时熄灭室内灯光等都是有效的预防途径。
3
刺毛虫皮炎
刺毛虫可用1%敌百虫水溶液喷洒树干树叶,以杀死幼虫,还可以摘除有卵块的树叶烧死虫卵。夜间用诱光灯也可捕杀虫蛾。
此外,加强个人防护,不要在有刺毛虫的树阴下纳凉,亦不要在有刺毛虫的树下晒衣服。不要用手直接摘有刺毛虫的树枝树叶。
编辑 | 慢慢
文章来源 | 锦观新闻
监制 | 黄利琴
审核 | 蓝岚
图片来源 | 锦观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