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花生,大家都很熟悉,一直以来它都被称为“长寿果”,但是这些年关于花生的传言可不少——
花生能养生:
花生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抗氧化物质,有利于血管抗氧化;
花生含有丰富的儿茶素等植物化学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清除自由基,有抗老化、抗癌作用;
花生会伤身:
花生脂肪高、热量高,吃了会增加血液粘稠度,影响血管功能;
花生中的某些物质能帮助癌细胞转移,是肿瘤‘加速器’;
……
吃花生究竟是“养生”还是“伤身”,小康妹儿邀请到「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临床营养科医师「兰茜」为大家揭秘。
△点击领取甲状腺筛查福利
花生会影响血管功能吗?
其实真相是……
花生是我国常见的果实种子类的坚果,不仅能提供多不饱和脂肪酸,还含有大量的B族维生素、维生素E和矿物质。花生不仅不会对血管造成危害,相反,它可以降低脑卒中以及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此外,一些花生制品,如我们炒菜时经常使用的花生油,可以降低血清低密度脂蛋白、升高高密度脂蛋白水平,对心血管疾病同样具有保护作用。
而且,花生还具有调节血脂的作用。花生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如亚油酸和油酸,具有调节血脂、降低胆固醇的作用。花生皮中的酚类提取物能够降低肝糖原、血糖水平以及肝脏胆固醇、脂质的储存量。
既然如此,是不是能够通过吃花生降血脂呢?
“花生能调节血脂不等同于能降血脂,”兰茜医生说,目前也没有哪种食物能够起到很明显的降脂作用,真正能降血脂的还得是健康的饮食模式和生活方式。
花生是癌症的“加速器”吗?
癌症之所以治疗难度大,主要原因是癌细胞容易发生转移或扩散,到了中晚期可能不止一个地方癌变。
有研究发现,在食用花生后,花生凝集素(PNA,一种碳水化合物结合蛋白)会迅速进入血液循环,与血管壁内皮细胞相互作用,产生与癌症转移有关的细胞因子IL-6和MCP-1。
但是摄入大剂量(250克)花生一小时后,血液中PNA水平只存在一过性高浓度,摄入适量的花生所产生的PNA较低,对人体基本无害。因此,适量摄入花生是不会促进癌症转移的。
相反,食用花生可以降低中年女性患结肠癌和直肠癌的发生风险。
这是因为花生红衣中存在一些抗氧化物质,如原花青素,它是控制原癌基因的一种抑制剂,可以抑制原癌基因活性和下游信号通路,从而干扰癌细胞的增殖、代谢和生长。
这三类人吃花生要谨慎!
1
高脂血症和肥胖患者
花生脂肪含量和能量密度相对较高,对于一般人群,可以将花生作为加餐的一种选择。但高脂血症患者和肥胖患者需控制花生的摄入量,以避免脂肪和总能量摄入过高。
2
肾功不全患者或高磷患者
花生中磷含量相对较高,肾功不全的患者容易出现高磷血症,因此,这类人群应减少花生的摄入量。
3
高尿酸或痛风患者
花生含嘌呤较高,如果处于痛风急性期的患者,不建议食用花生,非急性期的痛风患者应适当减少花生的摄入量。
如何吃花生才健康?
花生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但是需要吃对了才更健康。
1
发霉的千万别吃
发霉的花生会产生黄曲霉毒素,黄曲霉毒素是一类致癌物,耐热性强,不易去除,因此,如果吃花生时发现发霉了,别留恋,赶紧扔掉。
2
带皮吃
由于花生皮中存在一些抗氧化物质以及调节血脂、血糖水平的酚类提取物,因此,建议食用花生时一定要带皮,煮花生或鲜花生均可。
3
不要过量吃
花生中虽然单不饱和脂肪酸的含量高,但它也属于脂肪,所以过量食用,也会影响身体健康。
2022版《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推荐成人每天摄入坚果的量最好在10克左右。如果想多吃一些花生,可能引发健康问题。
4
作为烹饪辅料加入正餐吃
花生可以作为烹饪的辅料加入正餐中,如宫保鸡丁,也可以和大豆、杂粮等做成五谷杂粮粥或豆浆。此外,花生营养密度高,作为加餐食物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
本期科普医生
医生简介
毕业于四川大学,医学硕士研究生,注册营养师,参与多项科研项目和教材编写工作,发表论文十余篇。
擅长各类患者尤其是妇幼人群、慢性疾病及肿瘤患者的营养宣教、营养筛查及评估,能针对各种营养不良患者制定个体化营养干预方案。
门诊时间
周五上午
参考文献:
[1] Wang W , Sindrewicz-Goral P , Chen C , et al. Appearance of peanut agglutinin in the blood circulation after peanut ingestion promotes endothelial secretion of metastasis-promoting cytokines[J]. Carcinogenesis, 2021(6 Pt 1).
[2] 徐贵发, 郭海峰, 朱凤,等. 花生油对中老年人血脂水平的影响[J]. 营养学报, 2004, 26(4):4.
[3] Ikehara S , Iso H , Kokubo Y , et al. Peanut Consumption and Risk of Stroke and Ischemic Heart Disease in Japanese Men and Women The JPHC Study[J]. Stroke: A Journal of Cerebral Circulation, 2021(11):52.
[4] 赵毕. 中国花生及其制品黄曲霉毒素污染与风险评估研究现状[J]. 预防医学, 2021, 33(12):4.
编辑 | wendy
监制 | 黄利琴
审核 | 蓝岚
图片来源 | 摄图网
*封面图片及文内图片来自版权图库
图片内容不授权转载
*本文为「四川名医」原创,欢迎转载~
需转载请评论区留言或添加客服(scmy1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