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访丨15岁就考上北大,爸爸:尊重孩子兴趣,就是最好的教育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
2023-06-27 23:07
记者丨沙西雪儿
全文共3292字,阅读大约需要7分钟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如何帮助更多的孩子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需要全社会予以家庭教育更多的关注和重视。从6月24日开始,由成都发布、红星新闻、成都商报、红星教育联合推出的“奔跑吧,青春”优秀学子访谈陆续开启,通过对多位优秀学子的访谈,我们希望不但能够见证他们闪光的青春奋斗,更能挖掘优秀的家庭教育,帮助更多父母的同时,也见证中国教育的巨大发展进步。今天要介绍的这位直播嘉宾,是来自天府第七中学的郑睿恒同学。2023年年初,年仅15岁的郑睿恒凭借在2022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中拿下金牌,获得了北京大学2023年数学英才班入围认定资格。也就是说,他只要参加今年高考并且成绩超过四川本科一批分数线,就能直接进入北京大学。6月23日晚上,还在读高一的郑睿恒,收获了属于他的好消息:理科总分624分,超出一本线(理科)104分。在直播中,郑睿恒爸爸也分享了不少“教育干货”,他说,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最好的教育除了陪伴以外,就是找到孩子的兴趣所在,加以引导,给予支持,以此激发孩子的内驱力。“孩子有了兴趣,所有的困难都会迎刃而解。”郑睿恒就读于天府第七中学(下简称:天府七中)高一年级。今年年初,郑睿恒拿下2022年全国中学生数学奥林匹克竞赛(决赛)金牌,获得北京大学2023年数学英才班入围认定资格。这也是天府七中的奥赛首金。![]()
天七数学竞赛教练团队(部分)和郑睿恒同学(左三)
图源天府七中
短短不到半年时间,郑睿恒再度收获好消息:理科,高考624分,超出一本线104分,成功成为北大数学英才班“准新生”。看到这个成绩的时候,郑爸郑妈终于松了口气,但郑睿恒还有点小傲娇,“如果再给我多点时间,其实还能有进步空间。”也许有人会说,“理科624也没有特别牛啊”。但是,要注意几个背景:第一,作为数学竞赛生的郑睿恒,此前对于高考考察知识是极度缺乏的;拿到北大资格时,距离高考只剩不到半年时间,也就是说,留给他的备考时间只有半年;更重要的是,他才高一。郑睿恒说,当决定参加今年高考试一试之后,自己就在老师的帮助下开始学科知识的学习,由于时间紧,任务重,只做了两轮规划:前50天,拉通各科所有知识点;后50天,不断用真题巩固复习。每天,郑睿恒就单独坐在一个小教室里“啃”课本和教辅资料,遇到不懂的马上去问老师。第一轮的时候,郑睿恒几乎是“一周一科”,这个难度具体有多大,这样说或许更形象:别人三年学完的高中三年知识点,他必须要用几天时间去看完。进入第二轮后,面对“茫茫题海”,郑睿恒也有自己的妙招,“一定要以理解为基础,同类型的题,掌握了之后短期内不再重复,直到觉得快忘了的时候再拿出来做几道”。就这样,100天左右的时间,郑睿恒提了300多分。回顾这段“打怪”之旅,郑睿恒表示,比起辛苦,更多的是攻克一个个难关后带来的成就感和满足感。“其实和我喜欢数学一样,可能最开始遇到很难的题时,我和大家一样会逃避,也会有畏难情绪,但我心里就会一直想着这个事,所以我就试着去解,终于把它解决掉之后,我发现自己会更开心、更满足。”![]()
天七数学竞赛主教练周超老师和张龑老师指导郑睿恒同学
图源天府七中
而能走到北大数学英才班,也离不开郑睿恒这种“较劲”。遇到解不开的竞赛题,郑睿恒一定会“死磕到底”。他回忆,曾经遇到一道题,他从第一天想到第二天,加起来差不多想了18个小时,最终才想出来解题方法。“解题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也许你一段时间内只能想通一步,但只要坚持,就一定会有结果。”也许不少人会觉得这样很枯燥,但对于郑睿恒来说,做数学题其实就是一种放松。“平时我的放松方式大概有:音乐、运动、阅读、做题。其实如果你真的特别喜欢,就不会觉得累,所以觉得数学很难的同学,可以从一些基础简单的入手,试着去发现数学的魅力、解题的魅力。”这么优秀的娃,到底是咋教育的?面对家长们的询问,郑爸爸给出了两个关键词:陪伴和引导。![]()
“人的发展是多种多样的,每个孩子的兴趣也是各不相同的。作为家长,首先要学会观察,找到孩子的兴趣所在。”和大多男孩子一样,郑睿恒小时候也比较任性,喜欢调皮捣蛋,那么该如何调动孩子学习的积极性,郑爸爸表示,要先找到自家娃娃的特点。郑爸爸回忆到,郑睿恒小学低段的时候就表现出了对数学的喜欢,比如说,在各科作业中一定会先完成数学作业、很喜欢钻研数学题等等。一开始,郑爸爸也在想儿子是不是一时兴起,直到郑睿恒对数学的这种喜欢、这种钻研劲儿持续到了小学高段,郑爸爸才给儿子报了奥数班。“到现在我都记得,他第一次从奥数班回来,特别兴奋开心,当时我就知道这个决定做对了。”至于后面决定走竞赛,郑爸爸表示一切其实都是顺其自然、水到渠成的。“玩竞赛,其实前期是要有一个铺垫过程的,每个娃娃都有不同的切入点和时间点,所以想走竞赛的家长们,还是要根据自家孩子的情况去做规划。”对于儿子这半年来带来的“双重惊喜”,郑睿恒的父母除了开心以外,更多的是对孩子的心疼。而在年初得知郑睿恒获得认定资格的时候,郑爸郑妈纠结了很久,甚至还想过放弃。“一来是因为他还太小了,15岁就出去上大学我们还是担心;二来如果选择参加今年高考,他要补的东西太多了,害怕给孩子太大的压力。最终,在征求孩子意见并与学校老师商量后,还是决定放手让他一试。”当郑睿恒开始“恶补”的时候,郑爸郑妈心里是很忐忑的。但看着老师全力以赴地加持,看着儿子一步步攻克难关,从三百分、四百分到五百分,再到六百分,夫妻俩人悬着的心也慢慢落下了……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当分数查到后,这段“打怪”之旅也划上了圆满句号。回顾儿子的教育之路,郑爸爸表示自己比较幸运,没有踩过什么育儿的大坑,一切都比较随缘。“比如很多家长问的选择学校这块,小郑同学小学毕业于菱窠路小学,初中毕业于实外,至于高中选择天七,也是很偶然的缘分,所以各位家长选学校还是要看娃娃,适合的才是最好的。”首先,作为家长要学会动脑筋,以身作则,引导孩子。如果孩子出现了一些坏习惯,那么家长要先想自己是不是就有,比如说沉迷于手机、电视等等,这个时候家长除了做好表率工作以外,还可以试着转移娃娃的兴趣。其次,每个孩子都有所长,也有缺点。家长应该学会观察,多和学校、老师进行沟通,根据孩子的特长进行引导,助力孩子以优势带动成长。值得注意的是,家长要懂得循序渐进,有时候揠苗助长,很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同样,如果孩子遇到难以攻克的难关时,家长可以适当调节,以退为进,千万不要打击孩子的兴趣。最后,给予孩子最大的信任和助力。“兴趣是支撑前行的最大动力,把兴趣转化为孩子的内驱力,如果一个孩子能把兴趣、学习乃至事业结合起来,那么他一定能走得更长远。”
由成都市教育局指导,成都商报·红星新闻·红星教育开发的“成都中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已正式上线(该系统功能目前仅暂对“5+2”升学区域考生试点开放),考生和家长可点击下方链接或扫描下方二维码进入:
成都中考志愿填报辅助系统链接:
https://edu.cdett4.com/
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详情点击此处):
1、根据分数为考生匹配目标参考学校
2、各个高中近三年录取线分差一目了然
3、学校招生信息查询,与老师在线交流
4、成都2023中考政策和解读一站了解
600分找不到高中读?中考家长们,不要被高中的“喊价”吓到了
《新闻联播》长达10分钟报道,一场颠覆式的教育革命已经到来
最低二本线就能上清华北大!四川这12人拿到拟录取资格
德阳教师外调风波的B面:公办师资撤走,民办如何应对挑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