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暑假,广汉三星堆要多火有多火。
提前五天预约,都预约不上票;从成都东出发,经停广汉北站的动车,车厢内买站票的人都挤满了;博物馆内,带团的导游,一波接一波,讲解服务极其抢手。
标准游客的行程通常是,慢悠悠在三星堆里逛上大半天,最后以排队结账文创产品,买一支雪糕拍照打卡收尾,完成此次博物馆之行。
紧接着,面临一个很具体的问题,出去吃啥?
尽管博物馆大门口有一条美食街,商家不停播放“世界的三星堆,广汉的回锅肉”,听起很诱人,但老实说,以卖游客为主的馆子,对我基本没有吸引力。
在广汉找好吃的,还是要回到老城。稍微溜达了一圈,你就会发现,从炸炸之类的小吃,到干锅等大菜,路边、巷子头都是广汉人从小吃到大,开了几十年的老店。
很多店都非常有广汉自身的特色,在成都都未必吃得到。
前一个星期的周末,去广汉三星堆耍完,吃了两家店。过了一个星期,我又专门去广汉疯狂吃了一天。只恨肚皮小,还有很多没吃到。
费拥兴菊水煮
凭一个蘸碟,白水菜也卖得到钱
地址
湘潭路四段瑞和园底商
鸭子河为界,不大的广汉市区,大致可以分为新旧两城。河右岸为旧城,楼房大多高六七层,多旧厂和旧的家属区,街名也多以湖南等地的地名命名,比较奇特。
湘潭路时段瑞和园底商的费拥兴菊水煮,店内几乎无荤腥,主打白开水煮的素菜,配上蘸碟,毫无花样的朴实卖法,但一卖就是二三十年。
主要是吃蘸碟的香,熏得黑黄的不锈钢锅儿,烧得滚烫冒烟的清油浇进蘸碟中,辣椒面顿时滋滋冒声,四溢的香味就叫人兴奋。
整个店的致胜法宝就是这一碗现淋的蘸水。不锈钢碗中,配料不多,但都是讲究。芹菜切碎,加蒜泥,提香。辣椒加的是两种,都是老板自家舂的。
一种是提前熬好的黑乎乎的辣椒油,加了香料熬制。另一种是辣椒粉,“很辣”。遇上头一回来,以及吃不得辣的人,老板娘不敢多加。
纯正自然的糊辣椒的香辣,辣中还带有一点点香料的酱香,让人欲罢不能。不愧是价值五块钱一份的蘸料。
一说起费拥兴菊水煮,很多在附近上过学的广汉80后、90后,都吃过。“不是炸炸,但吃得出小时候炸炸的味道。”
店名是夫妇二人的名字组合而成,每天中午十二点卖一波。下午四点,休息够,又开门卖第二波。进店,先拿一个不锈钢锅盆,自己捡菜。素菜都是一口价,15元一斤。
藕片,土豆片、青笋、香菇之类,新鲜又大个。称过重量后,香菇、丝瓜等经煮的菜,再划成小块下锅。多年的经验,老板娘是懂时间的,藕片和土豆片,烫得刚刚断生。
一锅宽阔翻滚的开水,只煮一桌客人的菜。视觉的感受,比用竹漏的冒菜更过瘾。客人等待的时间可能稍久,但为了这份可以打包的蘸碟味道,值得。
绿霜炒冰
更多广汉人爱吃的冰品
地址
万寿街3段73号
吃费拥兴菊水煮,配绿霜炒冰。广汉人很爱的绿霜炒冰在旁边开了二店。绿霜炒冰的老店,开在万寿街,一眨眼也是炒了有小二十年。
绿霜炒冰的老店内,炒冰的老板都成了中年的嬢嬢叔叔。物价也涨到了现在的九、十元,椰子冰之类的要卖十三元。
夏天广汉人最爱的冰品之一。当年的学生爱吃,现在很多妹妹也爱。主打真材实料的炒冰,新鲜水果全都摆在货架上,一眼就看得见。
我去的时候,有人想要菠萝炒冰。货架上摆有,但菠萝比较青,没有特别熟,老板娘还主动建议她不要选,让换其他口味,挺良心的。
卖得最好是椰子炒冰和芒果炒冰。炒冰很绵密,闻得到自然的果香,还吃得到细细的果肉。很神奇的是,挖起吃和吸水喝,是两种不同的甜度。冰水水更甜。
香味轩
不吃炒菜,就吃干锅
地址
北海路7号
如果在广汉只有一顿正餐的配额,那更推荐吃的是干锅。德阳和广汉一带的干锅,大概是扛起了四川干锅的大旗。就像在乐山吃钵钵鸡,在新津吃河鲜一样有名。
鸭子河边的北海路上,北京小区入口的左右两侧,香味轩和味道鲜两家店分别打擂台,都开了十多二十年,都是广汉人要吃干锅时,最先想到的两家店。
相对而言,香味轩的人气会更旺一些。饭点时候,需要取号排队。客人中,目测一半是土著,一半是慕名而来的游客。迎接的服务员总是能一眼认出回头客,并热情寒暄。
干锅里的鸭掌是招牌,据说非常软糯。我点的排骨拼翅膀,炸炒出焦香的诱人色泽,是看着就很好吃的颜色。马上夹一块,无比干香,香辣麻的味道,非常浓烈。
排骨基本都是肋排,多脆骨,几乎没有难啃、少肉的杂排。翅膀的肉,一丝一丝,啃起来会更香,下酒最好不过。
可以吃的配料中,只有洋葱和笋丁。第一次在干锅中吃到笋丁,鲜嫩又吸汁,和肉一样受欢迎。
拼或者不拼,香味轩小份的干锅都是88元一份,分量非常足,够两个人吃。
吃不完,不要不好意思打包,自己回去再加一些土豆片藕片继续炒,依然够味够香够辣。很多广汉人都习惯这样操作。
轩妈火锅冒菜
既可以吃冰粉,又可以吃炸炸
地址
浏阳路西二段23号附近
当我提着巨大的打包盒出现在轩妈手工冰粉,轩妈立刻反应过来,“你刚刚去吃了干锅?”“是不是吃的香味轩?”
全都被猜中,然后,轩妈一家又热情向我分享,“费拥兴菊水煮,我以前读书的时候就在吃。”“绿霜炒冰,最早开在教育局那边。”
“文昌巷往银座走的口子上,有一家锅盔很好吃。推小车卖的夫妻店,一定要吃老面锅盔和红糖锅盔”。可惜,最近天热,锅盔没有出摊。
想到去轩妈家的店吃,是因为他们家既可以吃冰粉,又可以吃炸炸。很多人都说,他们家的冰粉,比炸串还好吃。实际上,轩妈家的清补凉才算冷品中的销冠。
我还是坚定地要了一份水果冰粉,以及小份炸炸。在广汉,炸洋芋、炸蔬菜等,都叫做炸炸,是一种名字更乖的街头小吃,至少流行了三十多年。
轩妈的店,在广汉也开了超过十年。起先冰粉和炸炸等小吃混在一间铺子,去年才盘下旁边隔了两间铺子的另一间铺子单独卖冰粉。
手搓的冰粉,气泡可人,红糖浓稠,和水果一样香甜。里面没有加太多果酱之类的东西,味道舒服。冰粉中的花生米,饱满又香脆。
炸炸主打的是糖醋麻辣味,以麻辣为主,糖醋稍弱。里面的土豆分两种,一种是狼牙土豆,另一种是厚土豆片再切成了蜂窝状。
说出来很没见过世面,我第一次吃蜂窝状的土豆,竟然没吃出来是土豆,脆中带有一丝柔软的嫩,奇妙的口感很难形容,是喜欢的。
炸炸中,豆皮、粉条等吸足调料的汁水,也非常过瘾。
正一涵银丝面
吃一个非常不像四川面的面
地址
万寿街二段80号
自己拿菜,等待下油锅炸煮。炸炸,最能引起广汉人共鸣的街头美食之一。广汉中学实验学校旁边就有李姐炸炸和吉吉薯条。
北新广场,也就是原来的喷泉广场,有一家炸炸好吃;万福中学对面,有一家会拿牙签串起来炸的土豆片;秘书学校旁的,轴承厂门口的炸炸,都不摆了。
不管消失与否,很多人心中也有一份最好吃的炸炸。就像到底是正一涵的银丝面好吃,还是广汉名小食的更好吃,每个人都有偏爱。
万寿街上的两家店,相隔很近,我去了网上风很大的正一涵。团购的14.9一份的文化套餐内,除银丝面,还有烧麦、叶儿粑等小吃四枚,很适合第一次来吃的游客。
银丝面,太太太柔软了,比米粉还易嚼,几乎到了入口即化的地步,很轻盈,吃起来很没有负担。如果没有吃四枚包点,一定会很快就饿了。
标配的银丝面,汤汁尤为鲜美,只有高汤加少许的香菇,以及肉丝。非常适合吃不得辣的外地人。
整个银丝面,面条的特别,口味的清淡鲜美,很像是坐进了江南的一间面馆。除了品尝到银丝面,还可以在店内看师傅表演,如何将一团面粉,制作成银丝面。
在途豆花店
藏在老小区里的宝藏小店
地址
中山大道北一段31号(桂花小区内)
广汉有名的小吃中,忘了尝一尝玻璃抄手的味道,还好没错过豆花。
广汉很多店都会自己做豆花,做各种豆花。我去的不是最有名的刘豆花,而是无意在桂花小区发现的一家新店。
起初只注意到小区门口看到一个小牌牌,说往里走30米,有冰豆花可吃。夏天,走在路上,看见冰豆花,就和冰粉一样诱人。
果然,隐蔽的老小区中,靠着梧桐树,一间经过改造、风格清新的豆花店出现,拿来卖咖啡也相当不错。开在成都,相同的环境和位置,它一定会火。
最普通、也是最经典的冰豆花,只需五块钱。豆花又滑又嫩,一吸即碎。红糖非常浓稠,淡淡的豆香味,足够令人在唇齿舌尖回味片刻。
当然,还有其他口味的豆花可供选择。
一位无意走进的外地游客,在吃了一碗甜豆花后,想帮朋友打包。老板推荐了一番别的口味,电话里,她问朋友,“咸豆花加辣椒,你能吃不。”
在广汉找吃的,还挺方便。城区不大,以中山大道为中心,只需要扫开一辆共享单车,就能边溜达边在巷子里找吃,开启广汉的美食之旅。
以上亲测,两店之间,最远相距不超过三公里。
如果专门去广汉找吃,一个可行的吃喝city walk线路和节奏的安排是:早上10点,来一碗银丝面。而后绕道去金雁湿地公园瞄一眼,看动车、火车频繁驶过鸭子河。
12点前,赶到香味轩或味道鲜,排号等干锅。饭后,再回到河对岸。下午主打吃炸炸、冰粉、豆花等小吃,中间可穿插进行逛房湖公园的活动,帮助消食。
*雒城遗址、房湖公园有多安逸,下期「老牌公园」系列再单独安利。
下午3点过,有两个活动可以考虑。要么离开公园,过街去温老幺兔头排队买广汉最好吃的兔头。要么踩着4点开门的点,去费拥兴菊水煮,最后以绿霜炒冰收官。
补充一点,正餐不想吃干锅,可以试试回锅肉。
广汉连山的回锅肉很出名,在市区想吃炒菜,可以去湖南路2段的灯盏窝餐厅。灯盏窝,是川菜中回锅肉炒出来的形状,也是老式川菜和回锅肉炒得好的代名词。
自驾游,舍得走远点,靠近青白江方向,还有广汉向阳的唐毛肚值得前往。离开广汉的时候,不要忘了再带一根缠丝兔回去。
广汉还有啥好吃的,邀请你在评论区按头安利。
今日编辑 | 彭主任
本文系谈资“成都Big榜”官方稿件
未经授权,不得转载文章、不得使用文中图片
否则将追究法律责任
@芃
九月见
@Fion
天天开心
@整八整八整多少
七夕节开始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