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赋能心理健康服务,这场全国学术会议在蓉召开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 2023-10-15 12:40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

由成都商报权威出品

>

10月14日,由中国心理学会主办、四川师范大学承办的第二十五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在四川师范大学狮子山校区召开。

本次大会为期两天,主题是“数字化时代下心理健康服务的创新与发展”,旨在探索数字化时代下人类心理和行为普遍规律,共有近2800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师生代表参加本次大会。

开幕式上,全国心理学大会主席、中国心理学会理事长赵国祥在致辞中谈到,2023年,教育部、卫健委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有关全面加强和改进新时代学生心理健康工作专项行动计划,表明了心理健康工作的创新发展迈入新阶段,这也意味着中国心理学人肩负着更重要的历史使命,“本次学术大会展开深入研讨,正是落实中国心理学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美好生活的学术自觉和责任担当。”

四川师范大学党委书记郭勇表示,四川师范大学心理学专业创建于上世纪五十年代,学校高度重视心理学科建设与发展,历经数十年积淀,心理学已成为四川师大特色最为鲜明、实力最为强劲、发展最为迅猛的优势学科之一,已形成完备的本硕博全覆盖人才培养体系,拥有四川省唯一心理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为四川省乃至西部地区输送了大批心理学专业人才,“学校将以此次学术会议的召开为契机,学习国内外心理学领域的好经验、好做法、好成果,进一步提升心理学科建设水平,产出更多高质量成果。” 

开幕式现场,中国心理学会原理事长、《心理学报》主编、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傅小兰研究员宣读了《心理学报》2021-2022年度高影响力论文奖名单并颁奖,中国心理学会原理事长、语言心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华东师范大学教授周晓林宣读了《心理科学》2020-2022年度优秀论文奖名单并颁奖。

开幕式后,国际心理科学联盟主席Germán Gutiérrez教授作了题为《Psychology and Science diplomacy: An intersection to promote human well-being and global sustainability》的大会特邀报告;西安交通大学教授党君华、香港中文大学(深圳)教授王晓田、安徽医科大学教授汪凯、北京师范大学教授柳昀哲、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研究员严超赣、北京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研究员鲍平磊分别作题为《自我控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生死之间:生命史框架内的跨期决策》《从神经心理到神经调控》《休息和睡眠期间的离线学习》《基于脑影像大数据的抑郁症默认网络机制》和《下颞叶中的客体表征空间》的大会重点报告

此外,大会期间还设立了专题研讨会60场共计317个报告、博士研究生论坛7场共计71个报告、硕士研究生论坛9场共计91个报告,口头报告103场共计509个报告,展贴报告4场共计702个报告以及工作坊6个。

据悉,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是心理学领域高水平的学术盛会,代表着中国心理学最新发展前沿和研究进展,自2009年开始每年召开一次。本次大会围绕数字化情境下的学习与教学心理、数字化时代的父母行为与青少年心理健康、共情与社会行为、网络分析方法在心理学研究中的应用、数字化赋能社会心理服务等多个领域交流研究成果、分享实践经验、探讨优化策略,对进一步完善数字化时代下社会心理服务体系构建,促进我国心理学科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红星新闻记者 李宇欣

图源四川师范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