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线,质地柔软、吸湿透气、优良的弹性与延伸性、舒适无拘紧感等等一系列特性,像极了现在的东莞,包容、大气、舒适、时尚......
其实,一根根毛线交互编织着的,不仅仅是天南海北人对保暖穿着的需要,也承载着人们对美丽的追求与对情感的投射之用。
毛织服装产业曾被人们不看好,认为是“夕阳的产业”。但东莞市大朗镇坚信:只有夕阳的企业,没有夕阳的产业!
大朗毕竟是“最懂天下人冷暖的地方”。过去40多年里,大朗就是依托一根根的毛线,为他人“做嫁衣”的同时,形成了颇具特色的专业镇,同时也为自身的发展,绘就了越来越出彩的明天。
东莞有很多这样诸如大朗的专业镇,梳理其形成与发展的路径,我们就会发现东莞持续向上的“秘密”所在:让时尚、有趣引领新经济发展。
时尚潮,东莞造。为期三天的(11月7日-9日)第二十届中国(大朗)国际毛织产品交易会(下简称“织交会”)正在东莞市大朗镇毛织贸易中心举行。
“织交会”现场,红星新闻深入走访,试图探寻“一根毛线的力量”。人们也可实地感受到东莞的潮流与魅力所在。
01.全球每5件毛衣,就有1件产自大朗
展开说大朗之前,我们先来摸摸大朗的“家底”。大朗位于东莞市中南部,土地面积不足100平方公里,下辖28个村(社区),户籍人口10.6万人,常住人口约75万人。
大朗镇的外来人口是户籍人口的七倍多,靠的就是产业发展魅力。“五湖四海纳英才”之后,“四面八方去发货”。在双向奔赴中,成就大朗的不菲业绩:连续九年入围全国百强镇。
2022年,大朗镇实现GDP414.36亿元,在东莞排名第8,在全国千强镇中,排名第26名。
装备制造、电子信息、毛织,这是大朗的“三大支柱产业”,其中毛织产业最具特色,是全国首批“中国羊毛衫名镇”。此外,大朗还是“国家外贸转型升级示范基地(服装)”,被海关总局、商务部等国家部委认定为“全国市场采购贸易试点”。
国家级名片的获得,绝非浪得虚名。大朗的纺织服装企业超25000家,在该领域从业的人员高达20万人——但到今天,大朗毛织产业的发展,靠的不是劳动密集型产业,拼的也不是“人海战术”。20万毛织人背后有15万台电脑横机在数字化、智能化和现代化的制造下加持。这样,从人到物,大家一起为全球市场编织毛衣与多彩的梦想。
官方披露,每年有100万吨纱线在大朗“交织”着人类的希望,有8亿件毛衣从大朗出发、畅销海内外。
作为国内重要的毛织产品交易基地,大朗的毛织服装、纱线机械等全产业链年交易额超720亿元,仅纱线行业年交易额就超350亿元。统计还发现,“全球每5件毛衣就有1件产自大朗”。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会长孙瑞哲表示,“以毛织为特色,依托区位之便、产业之实、市场之利,大朗镇用40余年构建起全国最具规模、产业链最完善的毛织产业集群。”
全球市场越来越细分和多元化的需求,需要个性化的设计能力和先进制造为支撑。大朗镇目前已形成约1.3公里长的“数控织机专业街”,成为全球使用数控织机最多、最集中的地区。
此外,从1979年至今、历经40多年沉淀,大朗也已形成了“柔性快反”全国第一的供应链模式:不仅接单灵活,且2至3天即可交货。
02.从“温暖”刚需到愉悦心灵,让时尚有趣创造需求
“全球每5件毛衣就有1件产自大朗”——令人“傲娇”的成绩背后,是大朗40多年持续关心“全球人冷暖”的结果,也是对其编织全球人刚需和多彩梦想专业能力的回报,更是其以“科技创新+先进制造”为依托,勇立时尚潮头,从迎合到挖掘,再到创造需求,进而引领市场风尚能力持续递升的结果。
(郑志波 摄)
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是全球最具影响力的“50大思想家”之一,与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齐名。在他所著的《需求——缔造伟大商业传奇的根本力量》中,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谈到,好产品不仅指产品具有好的功能,更是因该产品能与客户产生“情感共鸣”,否则商品难以大卖。
亚德里安·斯莱沃斯基还认为,市场的赢家通常是,“第一个能创造出情感共鸣并能把握住市场方向的人”。
大朗镇在全球毛织市场中占据领航人角色,正是其根据市场需求不断调整自我,进而在全球化交流与合作中,不断创造新需求,满足不同时代和群体需要的回报。
以时尚、有趣引领新经济发展,这正是大朗毛织产业持续发展壮大的秘密所在。
毛织是御寒衣物,但随着科技发展、产品性能提升,毛织不仅是适用于冬季的御寒保暖商品,也广泛应用于玩具等潮玩市场和人体在各季节的需求。
“中国人均GDP突破10000美元之后,消费从硬性需求逐渐转到软性需求。”52TOYS创始人兼CEO陈威对市场需求有深刻而清醒认知,“在满足消费者基本功能性需求之外,要为他们(消费者)提供有趣、好玩、时尚、炫酷、新潮等更深层次的情感满足。”
40多年深耕毛织领域的大朗走的就是这样的路径。大朗毛织从满足全球人“温暖”的刚需起步,到了今天,其更多是通过时尚化、个性化和多元化的潮流设计,来满足商品除保暖等实用功能之外的个性主张与情感表达,并借此不断为产品的吸引力赋予魔力和魅力。
大朗也是东莞城市发展的缩影。东莞以“海纳百川,厚德务实”为城市的精神,其发展背后的支撑力就是“包容+开放”。
住建部近日发布《2022年城市建设统计年鉴》显示,东莞市城区人口已超千万人,达到1082.44万人。
根据国务院2014年11月印发的《关于调整城市规模划分标准的通知》,超大城市是指城区常住人口在1000万以上的城市。
如此,今天的东莞已成功跻身超大城市。
包容是东莞的城市底色,东莞因包容成势,因成势而激发产业发展的创造力。各种潮流文化在这里并存和相互接纳,各种时尚设计和有趣好玩的创意产品,也在这里寻到各自存在和发展的灵感与空间。
开放也是东莞走向世界,勇立时尚潮流,并将潮流物化和嵌入各式各样的“东莞制造”中,以更好拥抱全球市场。
坚持“包容+开放”的东莞,吸纳着全球越来越多的资本和优秀人才,同时解决着各层次和群体创业就业的需求。各种习俗、文化和思想也在友好碰撞和文明互鉴中,激发着越来越多创造力,促进这座城市“每天绽放新精彩”。
如此,先行者大朗并不孤单。东莞32个镇街如今已基本形成在全球富有竞争力的产业特色,是各领域名副其实的专业镇。大家熟悉的大岭山家具、厚街会展、长安五金、大朗毛织、樟木头塑胶、石碣电子……莫不如此。
好公司满足需求,伟大的公司创造需求。对于一个地方来说,同样如此:好的地方满足市场需求,伟大的地方创造市场需求。
东莞就是这样一座城市——让时尚、有趣引领新经济发展。
红星新闻记者罗天 通讯员周兰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