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9日,由深圳市宝安区文化广电旅游体育局、深圳市宝安区西乡街道办事处、深圳市九嶷古琴学会主办,宝安区宣传文化体育发展专项资金资助的“首届湾区古琴非遗文化艺术周”在宝安区文化馆圆满闭幕。
当晚《琴道宝安》“太古新韵”音乐会同步举行,众多重量级琴家接连登台献演,为本次艺术周奏出了精彩难忘的闭幕乐章。本次音乐会共演出11个节目,不仅有宝安区古琴协会秘书长陈懿琛演奏《山居吟》,顾永祥、张锦冰等演奏家带来的《醉渔唱晚》《鸥鹭忘机》《梅花三弄》《流水》等传统古琴曲目,还有杨南潇、郑伊、张俊波等演奏家带来的《大学之道》《袍修罗兰·水》《秋风醉》等打谱作品,音乐会现场气氛热烈,观众掌声不断。
据悉,自11月7日开幕以来,首届湾区古琴非遗文化艺术周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为古琴及传统文化爱好者带来空前的文化及音乐体验。活动期间,“古琴艺术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周年”音乐会、龙琴展—当代古琴作品展、传承与发展研讨会、湾区古琴产业化发展研讨会、“斫木游心”音乐会、“太古新韵”音乐会等重磅活动轮番上演,非遗古琴艺术传承人、斫琴家们齐聚宝安流切磋琴艺、交流展演,古琴演奏的音符不仅带领市民群众领略国乐之底蕴厚重,更让古琴传承的文化脉搏在宝安跳动得愈发铿锵。
有着三千多年历史的古琴,是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瑰宝。于11月8日晚举行的《琴道宝安》“斫木游心”音乐会,由笛箫演奏家王建欣与非遗传承人陈芷菁主持,沈怡乔、应成泓、谢胜利、郭满等演奏家,共同为观众带来了一场高水平的古琴音乐盛宴。《阳关三叠》《神人畅》《蒹葭》《广陵散》……琴声悦耳悠扬、婉转连绵,让人心旷神怡,回味绵长,不同地区不同流派的古琴名家们带来的精妙绝伦的琴曲演奏,在绽放非物质文化遗产光芒的同时,也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聚力发声。
自有琴的历史,就有斫琴的历史。从古至今,大量琴书著录中都有着对斫琴技艺的记载,且历朝历代都有古琴名器传世,如唐琴“九霄环佩”,宋琴“松石间意”等等。活动期间,“龙琴展——当代古琴作品展”也在宝安区文化馆展出,本次展览为市民呈现了古琴制作技艺手工斫制历经选材、定型、琴面、槽腹、合琴、配件、灰胎、打磨、定徽、安足、面漆、上弦等上百道工序,彰显了古琴制作技艺之精湛与斫琴者无法割舍的浓烈情感。
本届艺术周期间,毛佩琦、刘祯、杨青、谢建东、李凤云、王建欣等重量级学者专家、演奏家、斫琴家、艺术家齐聚宝安,江南、庄海音、王悠荻、魏冰等来自全国各地的琴人代表,以古琴艺术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二十周年为契机,开展《琴道宝安》——“古琴艺术”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二十周年传承与发展研讨会、《琴道宝安》湾区古琴产业化发展研讨会,从古琴保护、传承、发展、创新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进一步梳理历史与当下的琴学文化脉络,普及并弘扬古琴文化。
首届湾区古琴非遗文化艺术周专业性强,参与面广,内容丰富,格调高雅,对促进非遗文化、古琴技艺等人类文明在交流互鉴中行稳致远发展,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和厚重的现实价值,为进一步助力宝安文化强区建设,打造城市文化新名片,做出了积极贡献。
作为深港文化之源的宝安,拥有着浓厚的古琴文化氛围。近年来,根植在宝安区西乡街道活动主办方之一的深圳市九嶷古琴学会,在会长陈碧勇先生的带领下,大力发展古琴事业,开展各类古琴社会文化活动,包括古琴进校园、进社区、进场馆,举办古琴音乐会、古琴艺术巡演、古琴展、非遗展演、学术讲座等活动,助力深圳乃至大湾区古琴艺术的普及与传播。接下来,学会将继续扎根宝安这片肥沃的文化土壤,积极策划推出更多丰富多彩的活动,带领市民认识和了解古琴的历史文化发展,感受古琴艺术的独特魅力。
红星新闻记者 罗天 通讯员 彭赐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