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急性心肌梗死,很多人都会想到在电视剧中,有人受到刺激后突发心肌梗死痛苦地捂住胸口倒地的情景。
但电视剧毕竟是电视剧,现实生活中急性心肌梗死发作起来可没有那么花里胡哨。很多人都没意识到,就突然心梗了,即使人看上去非常平静。
一次普通的身体体检
竟查出他有心脏“风暴”
前不久,32岁的赵先生来到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以下简称“市五医院”)进行常规体检,结果在进行心电图检查时,发现赵先生出现了心室壁运动异常。在医生的追问之下,赵先生才表示自己此前出现过胸痛,但并未引起注意,同时还有一些不良的生活习惯,比如抽烟、喝酒、熬夜、休息不规律等等。
体检医生立马将赵先生情况,告知给市五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胸外科科主任,根据赵先生的体检结果,以及此前胸痛等情况,诊疗经验丰富的科主任高度怀疑赵先生正在发生急性心肌梗死,需要进行紧急干预。
急性心肌梗死,就像是在心脏里刮起了一阵突如其来的“风暴”。简单来说,就是给心脏供血的冠状动脉重度狭窄或者被堵塞,导致心肌缺血、坏死。据介绍,一旦发生急性心肌梗死,轻则出现胸闷胸痛、心累气促等症状,严重情况下,甚至会导致心脏破裂、猝死,危及生命。
急性心梗的最佳救治时间为发病后的2小时内,俗称“黄金120分钟”。抢救心肌梗死的患者,从发病到开通梗塞血管的理想时间是120分钟以内。因此,希望每个人都能记住两个“120”来应对心梗:不要错过120分钟最佳抢救时间;以及及时拨打120急救电话,不要耽误时间舍近求远去大医院,在最短时间内赶去可以进行急性心梗的诊断和急救的医院。
争分夺秒突围心脏“风暴圈”
三小时微创手术成功救回
急性心肌梗死就像是一颗不定时炸弹,一旦爆发后果不堪设想。心脏大血管外科/胸外科的医生立即对赵先生及家属告知了急性心肌梗死的风险和不良预后带来的严重后果,并决定为赵先生尽快实施手术。
考虑到赵先生还比较年轻,身体承受能力较好,在手术方案上,决定为赵先生实施微创冠脉搭桥手术。
什么是冠脉搭桥手术?就是迈过赵先生心脏血管狭窄的部位,用赵先生一段正常的血管作为“桥梁”,在升主动脉和冠状动脉之间,重新创造一条新的通路,使得血液能够通过新的“桥梁”重新进行流通,从而改善心肌缺血症状。
至于为什么要选择微创冠脉搭桥的手术方式,这是因为微创冠脉搭桥手术具有创口小、出血少,且远期通畅率及术后恢复效果较好。对于赵先生来说,是经过综合考虑后最好的治疗方案。
经过三小时的手术,赵先生的微创冠脉搭桥手术顺利完成,隐藏在赵先生心脏内的“风暴”终于被平息,赵先生也转危为安。
手术并非一劳永逸
术后更要对患者管精管细
对于赵先生来说,手术只是心梗治疗的第一步,术后的生活方式干预仍旧很重要。对此,针对赵先生的具体情况,科主任还为赵先生进行了心梗手术后的一系列全程管理。
所谓术后全程管理,包括了营养方面的饮食指导,以及运动方面的“运动处方”。除此之外,还包括了良好生活习惯的养成,以及未来定期体检等等。
“心梗的全程管理很重要,手术并不是一劳永逸!”在科主任看来,就算通过手术暂时解决了眼前的问题,但如果不帮助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习惯,心梗仍有再次发生的可能性。
除此之外,对心梗患者实施全程管理还有一点,就是能够帮助患者能够及时识别心梗的再次发生,一旦心梗发作,患者也能及时应对。
心血管疾病占我国疾病死亡率首位,我国每年突发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约100万人,每3名心梗患者中就有1人死亡,死亡率超过30%。预防心梗,要做到戒烟戒酒、控制紧张焦虑情绪、保持清淡饮食、适量运动,应多注意天气预报,注意保暖,在寒冷天气尽量减少外出等等。
从术前准备一直到术后康复,市五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胸外科的医生们,始终全程参与病人整个手术过程。对于他们来说,为患者心脏健康保驾护航,是一生的使命,也是作为医生不懈奋斗的最终目标。
据了解,市五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胸外科成立于1981年,经过30余年发展,已形成心脏大血管外科、大血管外科,微创心脏外科;普胸外科、胸腔镜外科微创治疗中心、胸部创伤治疗急救中心等亚专业,微创手术率达到90%以上,许多微创技术能力达到省级先进水平,已成为医院特色专科。
四川名医编辑 曾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