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5日,淘宝发布了2023年度十大商品,“爱因斯坦的脑子”这样的虚拟商品位列其中。有人看不懂,这年头怎么连赛博脑子都能上榜年度商品了?
“爱因斯坦的脑子,拍下后自动长到你的大脑上,买过的都说好用”。如果你试着在淘宝上搜索,会发现只要0.5元就能获得这个高智慧的赛博加成。
记者发现,有店铺中的“爱因斯坦的脑子”商品销量已超过7万,主打的就是“一个敢买,一个敢卖”。背后戳中的就是年轻人追求的“情绪价值”。
十大商品背后折射:实物商品向服务消费转变
买脑子听上去惊悚,但操作流程却很简单。其实就是商品拍下后消费者去找客服聊天,得到“意念式”的加油鼓励。消费者花了点小钱,却也得到了一个“实打实”的心理安慰。
至于效果如何,讲究的就是一个心诚则灵,商品的评论区也成为了大型玩梗现场。“买了真的有用吗?当然会,长脑子的时候还有点疼。”“效果不错,考试拿了高分。”还有人问是真的有东西会寄出来吗?
除了爱因斯坦的脑子之外,虚拟蚊子、骂醒恋爱脑等虚拟产品也纷纷受到网友的推崇,在年度商品的提名和入围阶段登上榜单。从曾经风靡一时的孤寡青蛙,到今年虚拟商品迎来了一轮爆发,大家的脑洞也越来越大。
比如,我们可以在网上下单一份“虚拟蚊子”送给朋友,就会有卖家角色扮演不定时“嗡嗡嗡”地去骚扰你的好友;给闺蜜买一份“骂醒恋爱脑”,便会有知心姐姐来担任“聊天搭子”,帮你早日摆脱渣男;求职季可以上淘宝买个好运喷雾,助力你早日上岸。
这些商品火爆的背后,抓住的就是情绪价值。或许是对考试成绩的喜悦期待,又或许是对朋友健康恋爱关系“责之切”的焦虑关怀。这种轻松诙谐的“云购买”背后,更多是让消费者的情绪得到安慰缓解,在消遣娱乐中找到生活乐趣,获得更多情绪上的反哺。
业内人士分析,淘宝上花样百出的情绪商品不失为快节奏、高强度的生活之余,人们抚慰身心、愉悦自我、加油充电的一种尝试、一种探索,也是对自我调节的一种有效手段。此前有报道提出,中国广义的情绪消费市场,规模至少在千亿以上。淘宝商家们也开辟出了一条新兴的情绪消费赛道。
值得注意的是,在淘宝上追赶社会热点、为消费者提供情绪价值的商家,大多都是00后。卖爱因斯坦脑子的淘宝店主张建茜,就是一位典型的00后创业商家。他的店铺里都是虚拟商品,其中爱因斯坦的脑子销量有7万多单。据他介绍,买家中有将要参加考试的高中生,有来自985、211高校的大学生,还有收货地址是北京大学的顾客。同为年轻人的感同身受以及情绪商品的低创业成本,让不少年轻人在情绪消费赛道挖到第一桶金。
从社会热点到淘宝热点 中小微商家热点敏锐做成生意
12月25日,2023年淘宝年度十大商品名单正式公布。除了爱因斯坦的脑子,辅酶Q10、马面裙、洞洞鞋、孙子兵法、乌梅子酱、核能充电宝、演唱会定制灯牌、酱香拿铁、涿州图书加油包也成功入选最终的十大名单。
不难看出,淘宝2023年度十大商品中,商品与热点同频的背后是社会情绪的折射,这同样也是一种情绪消费。吃乌梅子酱感受甜甜的爱情、喝酱香拿铁品年轻人的第一口茅台……从热播影视剧到网络热梗,从社会新闻到时尚热潮,热点从社交媒体平台热搜迁移到淘宝热搜的过程,就是公众情绪转变成消费意愿的过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财经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教授魏翔表示,和2021年相比,松弛指数的再度走强,热销的商品不再单纯是文创、运动衣等“鼓劲产品”,而是充满了情绪价值的服务型商品。包含着情绪价值的酱香拿铁也成为今年的大卖热品。他认为,未来很可能消费趋势是实物商品向服务消费转变、功能产品向认知消费转变、性价比购买向情绪消费转变。消费将进入更小、更慢、更软的新阶段。与之相应,消费平台也将从“价格平台”转向“价值平台”。
商务部研究院电子商务研究所副研究员洪勇认为,淘宝年度十大商品是流行热梗、社会热点等在淘宝变成商品、转化成消费的代表。淘宝上最典型的中小微商家,往往对这些热点最敏感。而随着电商基础设施、供应链等的完善,淘宝上的中小微创业者可以较低的门槛“追逐”热点,把热点转变为实实在在的生意。
红星新闻记者 胡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