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们的家,我们的博物馆”(第三季)宣发活动暨“5·18国际博物馆日”活动在四川省博物馆举行。今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是“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聚焦研究工作在博物馆各项业务中基础性作用,倡导进一步发挥博物馆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的重要功能,而这样的活动也是旨在深化博物馆与学校之间的紧密合作,探索文化教育的新模式。
活动开始前,四川博物院相关负责人发表了致辞,强调了博物馆在教育领域的重要作用,以及馆校合作对于提升学生文化素养的深远意义。
此外,来自成华区的成都市锦官城小学书记、校长彭学明作为特邀嘉宾,发表了主题为《小小策展人:小学生主导的博物馆建设》的演讲。彭学明以锦官城小学校内博物馆的建设为例,详细阐述了如何将博物馆文化深度融入学生的学习生活,并且分享博物馆类活动的组织经验,探讨馆校合作新方式。
“学校自2018年以来,陆续建成金石拓片、钱币、师生书画等多个特色博物馆,由学生独立承担的汉字博物馆课程设计与建造的创新项目正在进行。”彭学明介绍,学校邻近西蜀最大的羊子山古祭台,拥有丰富的博物馆资源,致力于打造以素养落地为目标的跨学科学习场景,将博物馆资源融入课程中,提升学生文化理解力。
彭学明的分享内容也引发了在场观众的热烈反响,不少观众都提到,“校内自建博物馆作为一种全新的教育模式,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更为直观、生动的学习环境,有助于提供具有互动性、实践性、创新性的学习方式,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效果。通过介绍,不仅展示了锦官城小学在博物馆教育方面的前瞻性和创新性,更为其他学校提供了可借鉴的成功范例。”
成都市东光实验小学、成都实外新都五龙山学校和四川省新津中学代表也分别上台,分享了各自在馆校合作方面的实践与探索,从不同角度切入,探讨了如何更有效地利用博物馆资源,为学生提供更为丰富和多元的学习体验。
最后,四川博物院还安排了展厅导览环节。在专业讲解员的引领下,参与者们参观了“艺术与生命”油画展。这一环节不仅让观众们有机会近距离欣赏到艺术佳作,更让他们在艺术的熏陶中感受到了文化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据介绍,“我们的家,我们的博物馆”活动不仅为博物馆与学校之间搭建了一个交流与合作的平台,更为文化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四川省博物馆相关负责人表示,“期待在未来,这种合作模式能够在更多地方得到推广和实践,为孩子们的成长和教育贡献更大的力量。”
记者 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