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先行官”。货畅其行,人享其行,交通顺则百业兴。
位于吕梁山腹地的兴县曾是晋绥边区首府、中共中央晋绥分局和八路军120师师部驻地。作为革命老区,曾经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地处山区,地形复杂,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要想富,先修路”,这一朴素的真理深深印刻在兴县人民的心中。近年来,兴县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交通建设,将其作为推动经济发展、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加大投入,全力推进。
7月的兴县,生机盎然。在3168平方公里的土地上,交通的发展深刻地改变着每个兴县人的生活。
路通百业兴 乡村展新颜
曾经,兴县的农村道路狭窄崎岖,晴天尘土飞扬,雨天泥泞不堪,村民出行极为不便。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兴县大力实施农村公路改造工程,“四好农村路”建设如火如荼。“十三五”以来,该县在“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农村公路上大做文章,累计投入资金11.4亿元,建设、改造农村公路1112.2公里,实现了所有建制村和141个较大自然村全部通硬化路,并在几年间投入3000余万元用于公路养护,农村公路好路率达80%以上,切实打通了群众出行“最后一公里”。
如今,走进兴县的各个乡村,一条条宽敞平坦的水泥路纵横交错,连接着千家万户。
2021年底,连通国道337和省道218、静兴高速、岢临高速的兴县北山过境公路正式通车。公路从兴县县城到蔡家崖乡北坡村,全长15.3公里,沿途串联起2乡1镇19个村,不仅大大提升了过境运煤专线的运输能力,也进一步拉大了城市框架,成为当地一条发展路、致富路、民心路。在蔡家崖乡,过去村民们去县城需要辗转多次,耗费大量时间。如今,新修的公路让车程大大缩短,农产品能够更快捷地运往市场,农民的收入也随之增加。
蔡家崖村的果农张大爷对此深有感触:“以前,我们的水果因为运输困难,很多都烂在了地里。现在路好了,水果能及时卖出去,收入比以前翻了几番。”
城乡一体 公交普惠
除了公路,兴县的公共交通也在不断完善。城市公交线路不断优化,新能源公交车投入使用,为兴县老百姓提供了更加便捷、环保的出行方式。
该县形成了以县城客运站为中心向各乡镇、建制村辐射的客运网络,建制村客车率达到100%,有效解决了农村老百姓出行难的问题。
记者了解到,兴县已于2023年进入了全域公交免费时代,24条城乡公交线路免费乘坐。全县的244个行政村亦全部实现村村通客车,兴县的交通基础条件得到进一步提升。
“我们年轻的时候,要去县城得走大半天,现在啥时候想去,直接坐上村口的免费公交一会就能到,真的是太幸福了!”83岁的北坡村村民牛寨喜和老伴在村口与大家唠家常,说起村里交通的变化老人激动万分。
优化交通路网 畅通发展动脉
2018年6月,“蔡家崖号”列车正式开行,第一列客运列车载着老区人民的梦想驶向省城。开行6年来,“蔡家崖号”列车将沿线的娄烦县、岚县、临县、兴县4个曾经的集中连片贫困地区连入全国铁路客运网。
如今,兴县百姓都过上了“出门有路、抬腿上车、踏脚进城”的幸福生活。这是兴县县委、县政府改善民生的举措,也是我国交通发展带来的红利。
2022年10月,山西省高速公路网规划“四纵十五横三十三联”重要组成部分的静兴高速公路(忻州静乐丰润至吕梁兴县黑峪口)正式通车,其也是陕煤、蒙煤和吕梁资源富集区东西运输的大动脉。
随着高速公路的开通运营,兴县的煤炭能够更加便捷地运往全国各地,有力地推动了兴县煤炭产业的发展。
高速公路和铁路四通八达,便捷的交通连通县内外,进一步拉大了城市框架,一张立体化交通大网正在兴县大地上加速编织。
服务提质扩容 促进交旅融合
修一条路,造一片景,富一方百姓。兴县交通的发展,不仅带来了经济的繁荣,也促进了社会事业的进步。教育、医疗等资源能够更加快速流动,让更多的人享受到优质的公共服务。旅游业也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兴县的红色旅游景点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游客前来参观,带动了当地餐饮、住宿等服务业的发展。
7月中旬,记者驱车行驶在沿黄旅游公路上,红蓝相间的“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宛如蛟龙盘踞山间,气势恢宏,景在路中、路在景中、路景一体的画面呈现在眼前,令人心旷神怡。
2019年,该县开工建设“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兴县段)。2020年,“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兴县段84.85公里全线通车,有效解决了全线5个乡镇、19个行政村、3763户1.2万人的交通出行难题。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入选了全国2021年度“我家门口那条路——最具人气的路”。以此为契机,兴县陆续打造了多个红色旅游景区及张家湾自驾车营地,带动了县域经济发展、为沿线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抓好营运精细化 提升群众幸福感
公路的长久运营离不开对道路养护的精细化管理。“我们在沿黄旅游公路落实五公里一岗养护制度,除日常养护工作外,实行一日一清扫,确保路面整洁、畅通。同时,为了落实经常化、精细化日常养护工作,我们把路面保洁、路肩培护、杂草修建和标志标识维护等也纳入养护工作重点考核,让兴县的道路路容路貌大为改观。”兴县交通局副局长刘振平说。
据了解,截至2023年底,兴县列养道路里程1982.319公里,其中县道420.036公里、乡道616.225公里、村道946.058公里。
兴县进一步推进农村公路“路长制”,在完善县、乡、村路长管理组织体系的同时,分别在县、乡、村道口设立“路长制”牌匾,明确道路养护责任人。据统计,兴县已配备县乡村三级路长260名,设立县级路政员、乡级监管员、村级护路员609名,构建起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管理责任体系。除此之外,兴县还积极探索“三美”模式,创建美丽公路、发展美丽经济、振兴美丽乡村,在“美学”的加持下,各条道路沿线景观风貌、村容村貌及人居环境得到持续改善。
随着交通建设的不断完善,兴县还建成农村物流网点65个,辐射所有行政村,带动了特色农业、乡村旅游等产业的蓬勃发展。越来越多在外的兴县人选择回到家乡,有的开办农家乐,有的自己种地直播卖农产品……
“以前从太原回兴县倒班车要七八个小时,现在高速只用两个多小时就回来了,兴县居住环境越来越好,路也越来越宽了,出行更是方便,现在每天都像以前过年一样,超市里啥也有,网购的东西也直接能送到家门口。”兴县返乡居民白东平提到兴县的变化很是感慨地说。
随着国家“交通强国”战略的深入实施,兴县将迎来更多的发展机遇。兴县交通的跨越式发展,是兴县人民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的生动写照,也是我国交通事业蓬勃发展的一个缩影,更是党和政府关心支持革命老区发展的具体体现。相信随着一系列交通建设项目的落地实施,兴县的大道小路必将引领兴县人民通向幸福生活。
红星新闻记者 余兰 通讯员 宋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