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校社协同育人是中国特色高质量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近日,教育部、中央宣传部等十七部门联合印发《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工作方案》,推动各地结合实际建立家校社协同育人“教联体”。
“教联体”对健全协同育人机制有何作用?如何提高家庭教育指导服务水平?
近日,成都市新津区泰华学校开展了以“推动‘教联体’建设,加强家校社协同”为主题的家长学校培训活动。
活动中,新津区泰华学校党总支书记罗成刚提到,泰华学校将积极推动“教联体”建设,“未来,学校将坚守育人初心和使命,感恩奋进,用心工作、用爱育人,坚持开门办学,整合社会资源,努力把学校办成老百姓家门口的好学校,为‘优教新津’贡献力量。”
随后,共青团成都市委少年部副部长高佳嘉为宝墩镇太平场社区党委书记鲍仪颁发“泰华学校家长学校名誉校长”聘书;新津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庆为四川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王友强颁发“泰华学校发展指导专家”聘书;共青团新津区委副书记赵晓林为四川省特级教师、原成实外教务主任夏平升颁发“泰华学校发展指导专家”聘书;共青团四川省委少年部二级调研员王晓珺为川泰公司董事长王华良颁发“泰华学校家长学校顾问”聘书。
值得一提的是,为丰富学校爱国主义教育内容,推动家长学校培训活动有效开展,新津区泰华学校还与驻津某部队签订了《双拥共建协议书》。
家长是孩子们成长道路上的第一任老师,家长代表在发言中发出倡议:希望全体家长积极参与家长学校培训,珍惜机会,将所学转化为实践;积极交流分享,支持和配合学校工作,共同推动泰华学校“教联体”建设。
新津区社区教育学院副院长罗文提到,家庭教育工作尤其重要,成都市、新津区大力建设各级家长学校,指导全区家庭教育工作,大力建设新津家校社共育生态圈,规划指引家庭教育工作,让家校社共育成为社会共识。“家长们承担教育的主体责任,充分发挥家庭教育的作用。”
新津区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梁庆现场分享了新津教育在家校社共育工作中的一系列措施,例如建设家庭教育示范基地、开展“津津乐学”讲座、打造区级家教有方品牌等等。“新津教育今后将继续完善协同育人体系,积极整合各类社会教育资源,加强教师和家长培训,推动家长与学校携手共进,为孩子们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
四川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王友强也为家长们举行了专题讲座。他结合四川、河南“博士村”的教育现象,提出建设教联体,家校社携手共育的重要意义。借助培训,王友强老师为大家明晰了教联体的概念,让家长们从中明确了自己的角色定位。“家长要支持孩子适应新教育模式,与老师和学校保持联系和沟通;与学校教育理念保持一致、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家长要以身作则,为孩子起到表率作用;提升家庭学习力,建设学习型家庭,养成终身学习习惯。”
最后,新津区泰华学校副校长岑海涛还从学生心理健康、安全工作等方面对家长进行了培训。她重点从学业压力、家庭环境、人际关系、自我认同四个环节分析学生心理问题形成的原因,提出了应对的建议和措施。
文 殷建 图据成都市新津区泰华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