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寒假作业遇上历史课,当初中生与文物邂逅,会碰撞出怎样的一场跨时空的奇妙火花?近日,在成都七中(高新校区)的校园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文物盛宴”拉开序幕。
从纸质版、泥塑版的三星堆青铜面具、司母戊鼎、日晷,到越王勾践剑、兵马俑、古代货币等,150余件“文物”集体亮相校园,吸引师生们纷纷驻足观赏,校园里刮起一股“文物热”的风潮。
据了解,仿制文物活动是学校初一年级开设的特色课程——启润通识课为同学们精心设置的一项趣味寒假作业。结合历史课所学,同学们亲身体验文物的制作过程,从实践动手中加深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告别传统的书面作业,让同学们把知识和实践深度融通,让寒假作业真正地“玩”起来!
初中生化身“文物复刻师”
150余件“文物”校园展出
据成都七中(高新校区)历史老师李静介绍,学校为培养学生的学科素养,激发学生对历史文化的兴趣,致敬生生不息的华夏文明,初一年级组联合历史备课组设计了“文物无言 文明有声”的文物仿制活动。这场“文物盛宴”在子云书院的一楼展出。我们在现场看到,各式各样的“文物”错落有致地布置在展台上,吸引了师生们的目光。据介绍,此次展出的150余件“文物”均由初一学生手工制作。同学们化身“文物复刻师”,用巧手和创意,将这些珍贵的文物一一复刻。除了从细节上高度还原“文物”外,在部分作品上,同学们还奇思妙想,将大熊猫等元素与“文物”结合,让作品更具地域特色。
泥塑版的三星堆青铜面具威严而神秘,仿佛诉说着千年的古蜀文明;司母戊鼎雄浑庄重,展现了商代青铜铸造的辉煌成就;日晷精准地指向着时间,让人不禁赞叹古人观测天象、计时生活的智慧。李静老师谈到,“同学们在文物仿制的实践中,将历史与美育结合,深化了对中华文明的理解和认同,坚定了传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理念,也让我们看到了孩子们身上蕴藏的巨大潜力和创新的力量。”
初2024级6班朱骏豪同学仿制的是越王勾践剑。据他介绍,上学期历史课上学习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自己被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的故事所触动,“我爸爸还去湖北省博物馆给我拍了这把剑,精美的造型和漂亮的菱形花纹再次让我震撼,于是决定仿制‘越王勾践剑’。”
朱骏豪说,为了更真实地还原这把剑,从选材到细节的制作逐一去突破,“颜色的调制是个大难题,既要有年代感,又要真实,在多次尝试后,最终我调出了类似青铜的颜色,有了现在的成品。”谈及仿制文物,他表示,相比传统中的死记硬背方式去学习历史,通过制作文物的方式,让他更有热情,“手工制作文物,能激发我们主动去探索。同时在制作中让我们更加耐心、有创造力,培养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初2024级4班的卜思丹同学则表示,仿制文物的寒假作业让她解锁了一次超酷的体验,“我仿制的是陶罐,虽说作品不算特别精美,但能够cosplay文物复刻师就觉得很酷,仿佛历史课本上的青铜器都活了。”卜思丹告诉记者,类似的活动学校还有很多,比如“百年盲盒机”“诗词rap”等等,“每天都有不同的惊喜,不怕你脑洞清奇,就怕你没有想法。”
学校量身定制“启润课程”
解锁教育新思路
我们了解到,仿制文物的寒假作业实际上是学校启润课程体系的一个缩影。据介绍,为进一步落实国家“双减”政策,实现“五育并举”教育理想,以及践行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自2024年9月起,成都七中构建了“启润课程”。该课程以"启智润心,立德树人"为核心目标,通过"盲盒观影"、 "通识实践"、 "文化浸润"三大课程序列,创新设计 "心理疏导-实践育人-文化传承"三维教育路径,开启初中阶段贯通育人的德育课程体系。“例如盲盒观影活动,是为缓解学生周末返校的分离焦虑。在每个周日返校时,各班电子班牌会准点开启盲盒,投送本周影片的海报预告,把同学们的期待拉满。盲盒依据初中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筛选经典的适龄影片。影片涉猎多个领域,如文化纪录片《宗师列传˙唐宋八大家》,历史纪录片《河西走廊》,治愈系心灵音乐剧《放牛班的春天》,皮克斯经典动画《怪兽电力公司》等等。通识实践课同学们则走出教室,寻觅美丽的校园,绘制校园手绘地图,制作植物科普书签。和自然亲近,把世界变成书本,同学们焕发出空前的探索热情。”成都七中“启润课程”相关负责人说。
据悉,“启润课程”的开展,不仅受到同学们的青睐,也得到了家长们的一致好评。初2024级5班学生黄琦涵的家长介绍,自孩子进入成都七中以来,周周都有惊喜体验。该家长谈到,丰富多彩的课程激发孩子们的兴趣,通识课让书本知识学以致用,经典诵读则让孩子们对中华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更扎实更深刻地认识,“不仅让孩子们在学习上有收获,更在品德塑造、艺术审美、社会责任担当多方面得到全面提升。”
初2024级1班杨熠辰熙的家长任熙则表示,七中“启润课程”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对孩子的成长具有深远的意义。不仅扩宽了知识视野,孩子还对人文、科学、自然、艺术等多个领域有了初步的了解和兴趣,而课程的丰富性则有助于孩子们培养综合思维能力和创造力。“每周都会有不同的惊喜与期待,回家后孩子有更多话题与我们分享,看着孩子侃侃而谈且充满欢乐的样子,作为家长的我们感受到了孩子‘学在七中’的舒心和放心。这样的课程非常有品质!”
文 高晓梅
编辑 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