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7日上午,成都立格实验学校七年级11班、14班的40名同学,精神饱满,意气风发,走进金沙遗址博物馆,开启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汇报展示课。
在成都市教科院与金沙遗址博物馆共同举办的“我在金沙讲堂课”活动中,立格学子在立格实验学校历史老师黄雯、温江光华实验中学美术老师张松、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地理老师林滢带领下,精彩亮相,将三个月来关于金沙玉器的探索过程娓娓道出,展现年轻一代对文化遗产的传承与热爱。
活动当天,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院长罗清红、成都金沙遗址博物馆馆长朱章义等领导专家来到现场,在致辞中给予了“我来金沙讲堂课”活动高度评价,指出此次跨学科项目式学习,是共享博物馆教育与学校教育合作的优秀成果。
此次活动,教研网、成都天府教育、金沙博物馆三方面向全国进行直播,观看人数数万,覆盖全国29省市。
2024年6月8日,CDTV—1《成视新闻》中以“文化和自然遗产日:传承天府文化 共飨文博大餐”为题,对本次活动进行了详细报道,产生了广泛而良好的社会影响。
成都教科院专家赖蓉辉、宋廷飞、杨远双为立格实验学校颁发最佳组织奖,立格实验学校历史组获优秀教研组称号,黄雯老师参与设计的《时空之间,玉见大美——金沙玉器主题跨学科项目式学习》一课被评选为优秀课例。
三月磨一剑
立格师生共赴古蜀之约
在展示课亮相之前,立格师生已共同开展了为期三个月的项目式学习,立格实验学校历史组全组多次共同打磨课程,精准定位,以综合实践“三段六环”流程为指导,由学生提出问题、设计方案、解决问题。
从小组踩点到开题指导课,再到行前的考古活动课,在考古专业毕业老师的带领下,同学们初识金沙,步步为营,提问讨论,由陌生变为熟悉。
5月19日,研学当天,当立格学子脚步踏入那充满历史韵味的金沙之地,一场奇妙的邂逅就此开启。
立格师生怀着对历史的敬畏与对知识的渴望,带着探究问题,深度探索金沙博物馆,从课堂到实地,从现代到古老,立格师生先后参观遗迹馆、陈列馆展厅,采访讲解员,了解古蜀文明的历史背景、文化内涵以及艺术特色。再根据不同的实践主题,学生们分别体验考古、探索乌木林、进行文创调查,为解决问题做好准备。
实地研学归来,立格学子继续在老师指导下整理成果,从具体的一件玉器,升华为对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理解。三个月的积累,三次金沙探索,师生的双向奔赴,才有了最后自信满满的展示呈现。
当课堂搬到博物馆
在古蜀文明圣地璀璨绽放
本次项目式学习以金沙玉器为主题,展示课现场,立格学子首先展示此次活动的文创设计产品,帆布包、手机壳、服装惊艳亮相,琳琅满目、色彩鲜艳,充分体现了金沙玉器的炫彩特色。
40名立格学子分为四组,依次出场介绍文创设计的美学灵感。不止如此,小组成员更以玉器之美为切入点,深入讲述金沙玉器蕴藏的地理知识与历史内涵,综合运用历史、美术、地理知识,探究三千年前古蜀先民的智慧宝藏,学以致用,用课堂内外的所见所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高阶”问题,充分激发创意与想象力。
十节玉琮小组以“同心”为主题,讲述在历史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所探索到的金沙玉器文明交流,分享“长江头”的金沙遗址与“长江尾”的良渚遗址双星辉映。立格学子现场体验古法制玉、采访博物馆专家,进一步深化认识,落落大方的讲述、彬彬有礼的互动,赢得掌声一片,荣获“最佳创意奖”。其余小组同学均获得金沙博物馆颁发的“优秀创意奖”。
同学们身着文创产品现场走秀,自信从容,青春活力,穿越金沙遗迹馆,古老与现代的创意碰撞,更突显古蜀文明的历久弥新。
几位学生代表现场发言,畅谈参与此次活动的收获与感想,并接受媒体采访,立格师生风采,受到在座专家和老师们的一致好评。
精美绝伦的金沙玉器,似是从历史长河中打捞而起,以其精美绝伦之态,诉说着古蜀的历史沧桑。本次活动中,立格学子激情与才情相互交织,以实践的方式解读金沙,用包含历史内涵的文创设计,让金沙遗珍在当下新焕发生机。
立格实验学校师生在此次活动中,共同感受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魅力,跨越三千年,寻根问源,发掘身边最鲜活的历史文物,共同担当古蜀文明的守护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