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5日至20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研学考察活动在云南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成功举办。成都立格实验学校的10位同学与来自香港浸会大学附属学校王锦辉中小学、暮光英文书院以及深圳育才实验学校的师生共计39人,共同参与了此次由文化和旅游部民族民间文艺发展中心、中国民族民间文化艺术交流协会(香港)和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联合主办的研学活动。此次活动吸引了中国新闻网、文旅中国、中国文化报数字报、中工网、云南网等多家中央和地方知名媒体的跟踪报道。
在出发前,成都立格实验学校的师生和家长召开了统一的行前会议,明确了研学目的。同学们也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对哈尼族有了初步的认识。带着对未知的好奇和对知识的渴望,他们踏上了这段难忘的研学之旅。
1月15日,考察团师生抵达昆明,并在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的主持下举行了活动启动仪式。云南省文化和旅游厅非遗处处长董艳玲女士在致辞中表示,希望孩子们能在接下来的4天研习中深度体验哈尼族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学习中享受云南的生活,并爱上这片美丽的土地。
研学活动期间,同学们不仅品尝了过桥米线的正宗风味,还参观了蒙自红河书院,感受了滇南的文化底蕴。在书院里,明清进士墙上的172位文武进士姓名让同学们肃然起敬,他们纷纷表示要努力学习,争取成为未来的“学霸”。
此次研习考察共分为五个小组,分别是民族历史与风俗组、文化艺术传承组、文化历史与服饰组、生活习惯与饮食组和自然生态与建筑组。每个小组由香港和内地的师生共同组成,他们在交流中增进了解,在合作中加深了友谊。
在红河州博物馆,同学们被五彩绚丽的各民族服饰和滇越铁路的往事所吸引,他们拍照、做笔记,表示要将这份珍贵的记忆带回家与家人分享。随后,考察团一行人来到元阳梯田景区,这里是哈尼族1300多年以来生生不息雕刻出来的山水田园风光画。同学们在哈尼梯田博物馆里系统地了解了哈尼梯田文化景观的世界文化遗产价值,并对哈尼族的智慧与勇气表示赞叹。
在阿者科古村落,同学们走访了非遗传承人马建昌老师,聆听了哈尼哈巴的古老歌唱调式,并亲身体验了哈尼乐作舞。此外,他们还在建水省级非遗工坊体验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建水紫陶烧制技艺,并在此以小组为单位汇报了这几天的研学成果。
1月20日清晨,在依依不舍的道别声中,成都立格实验学校的师生与香港、深圳的朋友们在昆明南站挥别。此次研学之旅不仅让同学们收获了知识,更让他们结交了新朋友,增进了对哈尼族文化的了解和热爱。他们表示,将永远珍惜这份难得的友谊和宝贵的经历,期待下一次的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