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梁山麓,汾河之畔,一个传统农业县正上演着凤凰涅槃的经济转型大戏。2025年春日的文水大地,塔吊林立的建设工地与智能化生产车间交相辉映,科技创新的因子在这片热土悄然生长。当“专精特新”企业的精密仪器与巨型钢模碰撞出智慧火花,当沙棘果加工链延伸出乡村振兴的金色链条,文水县用实践诠释着: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密码,就藏在新质生产力的培育壮大之中。
动能转换:
构建现代产业体系的“四梁八柱”
在刚刚落幕的文水县人代会上,县长孟兰生的政府工作报告释放出强烈信号:2024年,地区生产总值突破129亿元,规上工业增加值增速高于吕梁市平均水平3个百分点,全县进出口额完成7.8亿元,位列吕梁市第一梯队,吕梁首列中欧班列从文水发车,改革动能加速释放。
这组数据背后,是文水人向“六大基地”(特钢、白酒、制造业、碳基新材料、农产品加工、现代服务业)战略发起的冲锋。
创新驱动激活发展“新引擎”
惠风和畅的阳春三月,位于文水县麻家寨工业区的山西德通泰工程机械有限公司总经理郭忠伟带领记者参观激光切割车间时,话语中透着自豪:“我们投入800万元升级设备,产品精度从毫米级提升到微米级,这就是新质生产力的直观体现。”
这些现代化工厂的背后,是文水县2024年新增的22户“小升规”企业、7户省级“专精特新”企业和3户高新技术企业。
位于文水百金堡产业园的山西固废资源化利用交通科技园是山西路桥集团在吕梁市的最大投资项目,总投资5.75亿元,占地200余亩,致力于打造集研发、设计、制造、销售、施工于一体的现代化产业园。目前已有生态构件、生态水泥、建筑3D打印、再生胶粒、镁基声屏障、高品类橡胶沥青再生胶粒、沥青制品七大业态蓬勃生长。
在这里的3D打印车间,仅用5个小时就可以打印完成一座经久耐用的景观桥,而固废材料就是3D打印的原材料之一。
山西路桥集团联合多所科研院校,开展了多项固废科研课题研究,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在山西省2023年度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中,山西路桥集团和所属再生资源公司联合申报的“煤基固废中锂铝战略资源高值利用的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荣获科技进步特等奖。
链式发展锻造竞争“强磁场”
在吕梁野山坡食品有限公司的沙棘深加工车间,27岁的董事长弓兴宇展示着企业的“链式密码”:
公司作为“链主”企业致力于推广农户企业优势互补、分工合作利益联结模式,通过多种方式带动了农户参与到上下游产业链中,同时,优先吸纳脱贫户和监测户的劳动力,为其提供稳定工作岗位,增加农户经济性收入,增加了企业经营性收入,实现了互利共赢。
文水县山区天然沙棘林漫山遍野。“野山坡”自有有机沙棘采收基地文水县5000亩,交城县30000亩;公司与 8000余农户签订保护价收购协议,户均增收10000余元;通过“公司+合作社+家庭农场”模式,构建起从沙棘采收到果浆加工再到功能食品研发的完整产业链条。
“野山坡”还充分发挥“链主”企业龙头带动作用,辐射带动了山西华源包装有限公司、山西华轩印务有限公司、山西小牛娃食品有限公司、各大快递等各行业新增从业人员500人左右。
这种“链主”带动模式,在文水已形成气候——晋能科技、吕梁建龙等6户省级产业链“链主”“链核”企业与山西新大象、吕梁野山坡等6户市级985重点产业链“链主”企业,正通过“一链一策”精准补链,吸引上下游企业集聚。
破茧之路:
传统产业的“特色突围”
钢模产业:从 “制造”到 “智造” 蜕变
走进“德通泰”的技术研发中心,三维建模软件正模拟着新型隧道台车的运行轨迹。这个拥有200余名员工的传统钢模企业,通过智能化改造实现了质的飞跃:等离子火焰切割升级为激光切割,装配线引入物联网系统,产品远销海外市场。“我们不仅要做工程局的‘装备库’,更要成为行业标准的制定者。”郭忠伟的目标,折射出文水钢模专业镇的雄心——通过“安全生产+科技创新”双轮驱动,打造华北地区最大的智能钢模产业集群。
文水钢模成功入选第二批市级重点专业镇,携手新华指数项目登陆博鳌企业家论坛,不断激发高质量发展的动力与活力。
沙棘经济:小浆果撬动大产业
在野山坡食品的产品展示厅,沙棘原浆、沙棘黄酮胶囊、沙棘面膜等20余种深加工产品琳琅满目。弓兴宇的经营理念颇具前瞻性:“我们建立了10万亩沙棘原料基地,开发出医药、食品、日化三大产品线,沙棘果的综合利用率达到98%。”这种全产业链开发模式,使文水沙棘产业年产值突破3亿元,带动就业超2000人,昔日的荒山资源正转化为富民强县的绿色银行。
平台支撑:
开发区的“二次创业”
站在文水经济开发区的规划沙盘前,管委会负责人描绘着“一区四园”(百金堡产业园、桑村产业园、东庄产业园和南安产业园)的宏伟蓝图:500亿级特钢新材料集群、100亿级先进制造业基地、50亿级碳基新材料基地……
“企业开办3小时办结,项目审批‘全代办’,这在以前不敢想象。”某新材料企业负责人的感慨,反映着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的成效。通过组建开发公司、推行“承诺制+标准地+全代办”,258项授权事项实现“一网通办”,开发区实现了从“政府运营”到“企业服务”的转变。数据显示,2024年,经济开发区工业投资完成10.2亿元,增速65%,进出口额完成6亿元。
未来图景:
在转型发展中书写新答卷
面对2025年的八项重点工作,文水县把“产业提质增效”放在首位。
钢铁产业,年内推动吕梁建龙优特钢基地二期技改项目开工建设,延伸产业链条,优化产品结构。酒类产业,推动九清酒业年产5000吨白酒、爱来依年产10万吨精酿啤酒等项目开工,宗酒酒业年产5000吨白酒项目建成投产。装备制造业,加快宏诚金属升级改造项目建设,禄泽重工电机结构件二期、德通泰年产5万吨钢箱梁、兴隆年产8000吨大型铸钢配件等项目建成投产。新材料产业,推进东瑞电子年产5万吨双亚胺锂项目开工,鑫宏发年产5000吨碳酸锂项目建成投产。新能源产业,推动懋源独立混合储能、华电100兆瓦光伏发电等项目建成投产。加速推动产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不断提升发展质效。
当暮色降临这片热土,万家灯火勾勒出产业新城的轮廓。从钢花四溅的车间到果香四溢的加工区,从智能化的光伏电站到现代化的物流枢纽,文水县正以新质生产力为画笔,在转型发展的画卷上挥毫泼墨。正如县领导所言:“我们既要稳住传统产业的‘基本盘’,更要抢占新兴产业的‘制高点’,让文水制造向文水智造、文水创造跨越。”在这场没有终点的突围战中,这个传统的农业县,正书写着新时代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注脚。
红星新闻记者 余兰 图据文水县中小企业服务中心与文水经济开发区管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