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北京师范大学项目学习课题组主办、成都高新云芯学校承办的“PBL全国联盟校开放日”活动圆满落幕,来自全国各地的教育专家、联盟校代表及友好学校领导、教师齐聚成都高新云芯学校,共同探索教育教学改革的多元路径,为项目式学习(PBL)的推广与应用注入了新的活力。
“PBL全国联盟校开放日”活动现场
AI赋能音乐课堂?
学生自创数字单曲获音乐制作人点赞
从传统文化传承到人工智能创新,从工程设计到社会责任感培养,整场活动围绕“学校项目全景展示”这一核心,全方位、系统性地呈现了成都高新云芯学校在PBL领域的深耕成果。
活动现场
据悉,此次展示内容丰富多元,涵盖了语文、数学、英语、文综、理综、音体美等13个学科,共计23个特色项目。这些项目既彰显了学科深度,又充分体现了跨领域协作的广度,为与会者提供了极具参考价值的实践案例与深刻启示。
活动现场,成都高新云芯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马飞山以《以项目式学习赋能学校高质量发展》为题发表主旨演讲。他深入阐述了学校如何以PBL为引擎,从教育理念、机制建设、课程融创三个关键维度,推动教育教学改革,致力于培养创新型人才。马校长着重强调:“项目式学习不仅是教学方式的革新,更是教育生态的重塑。”
校长马飞山致辞
在公开课展示环节,吴思扬老师带领二、三、七年级学生,精彩呈现了校园原创AI数字单曲音乐项目。其中包括芯向韵律组的《云芯校园时光》、云跃造梦小组的《动感世界》、Shiny组的《永不褪色的友谊》以及时光机小组的《青春的每一拍》。
公开课展示环节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同学们在AI编曲、歌曲风格探索、情景剧表演等方面的才华,更体现了科技与艺术的完美融合”。音乐制作人罗强老师对同学们的表演给予了高度评价,称赞其充分展现了AI赋能教学的实践价值。成都市锦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的贺慧研究员则认为这些项目为跨学科整合与创新人才培养提供了生动范本。
PBL实践成果展
7所学校11个案例展现项目式学习多元价值
在案例分享环节,来自全国 7 所学校的 11 个优秀实践成果精彩亮相。
成都高新云芯学校教师团队率先登场,带来一系列学科融合案例。段威老师的“云芯雅集之春分正好”以传统文化为载体,探索语文与美育的融合;许梅林老师通过“对称之智,无碍之程”揭示数学思维与工程设计的关联;宋雨恬老师的“安全‘童’行”项目联动企业资源,赋能学生社会责任感;袁金红老师则分享了自己与花园项目共成长的两年历程,展现了项目式学习在实践中的强大生命力。
活动现场
联盟校的优秀案例同样精彩纷呈。北京市顺义区牛栏山第三小学姚佳毅老师的“健康饮料大比拼”、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中心小学曾冉老师的低碳校园实践、德阳市东汽小学杜艳梅老师的“我的桌布我做主”、成都市石笋街小学校一品天下分校魏琪老师的“建造一个风向标”、刘慧娟老师的“让爱最大化”、北京市西城区中古友谊小学艾子淏老师的“五育融合跨学科、项目学习提素养”、四川师范大学附属实验学校陈小磊副校长的研学课程设计等案例,这些案例全方位、多层次地展现了项目式学习在跨学科、跨地域实践中的多元价值,为与会者提供了丰富且极具参考价值的借鉴范例。
活动尾声,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桑国元教授对活动进行了全面总结,并给予高度评价。他满怀热忱地呼吁联盟校进一步加强协作,携手构建开放、共享的 PBL 生态体系,为培育面向未来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
专家合影留念
展望未来,成都高新云芯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马飞山表示,学校将坚定不移地继续深化 PBL 实践,不断加强协作与创新,全力推动教育教学改革向纵深发展,为教育事业的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专家参观校园
文 王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