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主任大讲堂.骨科学院”开讲!中医骨科的破局盛会

四川名医 2025-04-26 11:47

四川名医

打造四川最大的名医聚集地。

>

      四月的成都,春风与杏林相遇,激荡出一场骨科领域的“破局者盛会”。4月25日,由四川省中医药学会主办,四川省中医药骨伤科专委会与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四川省中医院)共同承办、成都商报四川名医协办的“科主任大讲堂·骨科学院”活动盛大启幕。

      中国脊柱微创领域的领航者周跃教授、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樊效鸿教授、成都市新都区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黄金星教授、金牛区中医院院长杨生文教授、安岳县中医医院党委书记付知勤教授等几十位专家、医院掌舵人、科室领军人齐聚,与数百位青年骨科医生、学子以“中医骨伤技术与现代医学融合”为核心命题,展开了一场贯通古今、链接中外的对话。这场盛会,点燃了学术创新的思维火花,更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为中医骨科发展的版图标注了一个个清晰航标。

‌破局:千年智慧如何点亮现代骨科之光?

     “随着老龄化进程加剧,骨科疾病发病率逐年攀升。传统科室管理模式难以应对激增的医疗需求,亟需通过资源整合与技术创新提升服务效能。”活动在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主任顾祖超掷地有声的开场中拉开帷幕。他说,在此背景之下,“科主任大讲堂.骨科管理学院”应运而生,这是为骨科主任打造交流科室管理与发展的特色平台。这不仅仅是一场学术讨论,也是一次关乎患者福祉的破局行动。

成都市中西医结合医院骨科主任 顾祖超教授

      纵览中医骨科千年传承史,“人无我有,人有我精“的差异化思维始终是学科发展的基因密码。当前,面对新时代中医骨伤新格局,如何让传统智慧在新时代医学体系中绽放新辉?已然成为中医骨科的必答课题。

      樊效鸿教授在致辞中谈到,以“整体生命观”优化学科生态体系、以“数字革命”焕新非遗技艺传承、以“循证医学”重塑学科价值坐标,是以上“必答课题”的破局之道。以“数字革命”为例,当前,人工智能开启新时代,5G技术贯通远程诊疗,在此背景下,应构建“多维传承体系”让传统技法突破地域限制,成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标准化诊疗方案。同时建立“师承-临床-科研”三维人才培养体系。让非遗技艺在数字时代焕发新生机,持续孵化守正创新的学术流派。

      樊效鸿教授还说,中医骨科的现代化转型,需要用世界通用的“循证医学语言”重新定义经典方剂的价值。临床单位贡献真实病例,科研机构开展多中心研究,产业资本推动成果转化,让经典方剂,既保留“简、便、验、廉”的传统优势,又具备“安全、有效、经济”的现代证据链。他的致辞,让现场响起经久不息的掌声。

成都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党委副书记 樊效鸿教授

传承:前沿技术赋能传统医学共促骨科发展

      活动中,中国脊柱微创领域领航者、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周跃教授带来《中国脊柱微创外科历史发展与未来展望》的主题分享,全面回顾了中国脊柱微创外科发展历程,让与会者清晰了解到脊柱微创外科20多年的发展,为国人的骨健康带来的进步,也了解未来骨科的发展趋势,其将充分融入数字化、智能化、AR技术、以及手术机器人技术,将快速推动骨科发展。

      周跃教授还提问与会者“未来AI会淘汰医生吗?”,他的回答是:“不会淘汰能掌握 AI 的医生,但一定会淘汰不懂 AI 的医生!”对此樊效鸿教授也告诉记者,AI不仅可以为医生提供诊疗建议,也可以帮助医生整合知识,当前其医院也正与AI大模型深度融合,“一个懂AI的医生,在AI知识体系的赋能下,对患者的治疗可以起到很好的作用。”

陆军军医大学新桥医院 周跃教授

      安岳县中医医院党委书记付知勤教授,做了主题为《院内制剂与现代骨科融合发展之路:打造安岳骨伤中医特色名片》的分享。他介绍,其医院以院内制剂为依托,来发扬中医药文化,将医院名老专家的经典名方转化为院内制剂,让安岳县中医院的院内制剂成为患者热捧的“明星药”,吸引省内外患者纷至沓来求药,成为安岳县中医药耀眼的骨科名片。

安岳县中医医院党委书记 付知勤教授

      金牛区中医院院长杨生文教授,为与会者带来《聚焦肌肉骨骼疼痛,中成药外用有奇功》的主题分享。他表示,无论是现代医学或传统医学,无论是西医、中医或是民族医学,只要能够解决患者的疾病,就应该充分运用,真真正正地做到中西结合、中西并重。

金牛区中医院院长 杨生文教授

论道:一致的共识是更好的为患者服务

      如何打造区域中医骨科名片?以患者为中心,如何走出骨科差异化发展之路。活动中,黄金星教授主持了“圆桌对话”,来自内江中医医院黄河主任、广元中医医院袁瑞斌主任、自贡中医医院曾祥炳主任、眉山市中医医院窦树林主任、乐山市中医医院曹忠主任、简阳市中医医院周剑主任、郫都区中医医院邓俊才主任、安岳县中医医院宋文福主任、安岳县中医医院宋文福主任、仁寿县中医医院王忠义主任,为与会者带来了精彩的讨论,分享各自科室如何基于区域特色,融合传统疗法与现代技术,构建具有辨识度的中医骨科品牌。

成都市新都区第三人民医院党委书记 黄金星教授

      一切问题的核心,都直指如何更好的为患者服务、如何让患者满意。各位主任分享了各自的策略后,达成一致的共识,即“尊重患者、优化流程、苦练技术,发挥中西医结合特色优势。”近日,四川省卫生健康委发布了《四川省“满意度提升年”行动实施方案》,如此共识,就是对该方案的充分响应。

      樊效鸿教授告诉记者,如今人们的健康理念正在发生变化,以往强调治疗,而今强调“大健康”。他呼吁,中医骨科的核心竞争力不在“单点技术突破”,而在“全周期健康管理”, 这要求中医骨科突破碎片化诊疗模式,构建涵盖健康干预、精准治疗、功能康复的一体化管理体闭环模式的构建,让中医骨科真正成为守护百姓筋骨健康的“全生命周期卫士”。

     一场大讲堂,为青年医生及医学学子们留下的,不仅是技术方案,更是新的思维与理念。讲堂结束后,一名学子告诉记者:“今天我受益匪浅,中医骨科的未来,就藏在这些敢为人先的探索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