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戏新韵”进校园,列五学子共赏川剧之美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 2025-05-07 09:00

成都商报教育发布

由成都商报权威出品

>

近日,由成都市委宣传部主办、成都市教育局协办的“蜀戏新韵——戏曲进校园”成都列五中学专场活动圆满举行。此次活动特邀川剧名家走进校园,为列五中学师生带来了一场精彩纷呈的川剧文化盛宴,让传统文化在校园中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

作为“成都市川剧艺术特色学校”,列五中学一直致力于川剧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此次“戏曲进校园”活动更是为学校营造了浓厚的川剧学习氛围。活动当天,国家一级演员、中国戏剧梅花奖“二度梅”获得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川剧代表性传承人、成都市川剧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陈巧茹担任主讲嘉宾,与师生们一同开启了一段奇妙的川剧之旅。

陈巧茹院长不仅在川剧领域成就斐然,她主演的剧目多次走出国门,在世界各国及港澳台地区演出,为川剧赢得了国际声誉。同时,她还担任四川省剧协副主席、成都市剧协主席,是成都市劳动模范、成都十大杰出青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被中宣部授予“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誉称号。

活动伊始,陈院长以《白蛇传》剧目中的蜀地方音为切入点,深入浅出地向同学们介绍了川剧与其他剧种在唱腔、行当、服饰等方面的独特差异,带领大家走进了戏曲的全新世界。同学们被陈院长生动的讲解所吸引,现场气氛热烈。

在互动环节,陈院长着重介绍了川剧的经典艺术形式——变脸。她用生动的语言和形象的演示,打破了学生们对传统艺术的固有偏见,极大地激发了同学们对川剧艺术的学习兴趣。同学们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魅力的戏剧天地,真切地体验到了“接地气式”的戏剧之美。

随着陈院长对《白蛇传》剧目的深入剖析,同学们逐步揭开了川剧艺术的神秘面纱。川剧在角色塑造上敢于创新,打破了传统的“青蛇”形象,开创了“青蛇”男像的传奇演绎;在“扯符吊打”情节中,同学们感受到了蜀韵独有的幽默风趣;而“抹脸”“吹脸”“扯脸”等绝技的精彩展示,更是让同学们近距离领略到了川剧艺术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境界。

表演环节将活动推向了高潮。陈院长倾情献唱《霓裳戏韵》节目中的精彩选段,与列五中学川剧社的剧团成员共同呈现了一场美轮美奂的戏曲表演。演员们精湛的技艺、优美的身段、婉转的唱腔,一招一式、一颦一笑都尽显深厚的戏曲功底。红氍毹上,舞袖轻盈,戈弦激昂;声韵戏文,余韵悠长。现场观摩的师生们无不为之陶醉,纷纷沉浸在川剧艺术的独特魅力之中,深刻感受到了蜀地川韵的深厚文化底蕴。

表演结束后,陈院长亲自为列五中学川剧社的成员进行指导。她耐心示范,从唱腔的把握到动作的规范,从表情的运用到情感的表达,都给予了细致入微的讲解。在陈院长的悉心指导下,川剧社成员们对川剧的“技”和“艺”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多元的理解。

活动最后,列五中学川剧社的成员们怀着崇敬之情,为陈院长献上了鲜花,表达了对这位川剧表演艺术家的无限敬仰。同学们也纷纷簇拥在陈院长身边,积极请教川剧相关知识,现场充满了浓厚的学习氛围。

此次“蜀戏新韵——戏曲进校园”活动在列五中学取得了圆满成功。陈巧茹院长精彩的讲授和表演,让同学们对川剧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近距离感受到了川剧艺术的独特魅力和非遗文化的深厚内涵。列五中学相关负责人表示,学校将继续开展丰富多彩的川剧文化活动,为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贡献力量,让川剧这一巴蜀文化的瑰宝在校园中绽放更加绚烂的光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