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是心与心的交响,成长是家校共绘的长卷。
近日,成都高新实验中学以“守护有方·成长无忧”为脉络,串联家长成长营与教师赋能坊双线行动,打造了一场“双向滋养”的教育活动,为学生们青春期的困惑点亮指引的灯塔。
家长专场
从“焦虑解码”到“智慧育娃”的破局之旅
5月9日至11日,一场别开生面的“线上家庭教育知识竞赛”率先拉开序幕。12道紧扣《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趣味试题,以互动H5和问卷形式走进千家万户,超800位家长化身“学习达人”,在答题中解锁“家庭保护”法律密码。
当看到“如何应对孩子网络沉迷”“校园欺凌的家庭干预”等贴近生活的题目时,家长们纷纷表示“既考知识,更学方法”。最终,排名前20位的满分家长获赠《正面管教》教育宝典,让法律知识与育人智慧同频共振。
5月15日,200余名家长怀揣期待共赴“成长之约”。论坛伊始,成都市广播电视台主持人张稷热情开场,迅速调动起现场氛围。紧接着,成都高新实验中学校长刘楠上台致辞,表达了对活动的美好期许以及对家庭教育的重视。
一段精心制作的暖场视频成为”破冰之钥”—— 镜头里,学生轻声诉说“希望爸妈能听听我的烦恼”,家长坦言“管得越多孩子越逆反”,真实的对话让法律条文不再冰冷,而是化作理解孩子的桥梁。
成都高新区人民检察院景怡婷检察官结合试题,用“网络游戏充值纠纷”“隐私权保护”等案例,深入浅出解读《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家庭责任”条款,提醒家长“保护不是控制,而是学会用法律思维化解矛盾”。
南京师范大学博士殷飞的《进退有度,和青春期孩子沟通的艺术》演讲堪称“及时雨”。他聚焦“营造愉悦的沟通氛围”“创造平等的互动方式”等话题,教会家长要懂进退“把‘你要听话’换成‘我理解你’”,现场家长频频拍照记录,积极主动与殷飞博士互动交流,直呼“干货满满”。
当心理学家、检察官与学校校长围坐共话“从‘管’到‘护’的家庭教育转型”,观点交锋中流淌着育人哲思。检察官景怡婷以真实案例警示“过度保护即伤害”,刘楠校长提出“教育需留白的艺术”,殷飞博士则用“风筝理论”比喻亲子关系——线握太紧易断,适度放手方能翱翔。家长们豁然开朗:“原来守护不是筑墙,而是点亮灯塔。”思维的火花,让家长们看见:教育不是单向的规训,而是双向的成长。
教师专场
从“心灵充电”到“教育续航”的能量觉醒
5月15日下午,一场专属教师的“心灵 SPA”在静谧氛围中展开。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龙迪教授,用“正念冥想”为教师们开启自我关怀之旅。
在“呼吸锚定”“正念行走”练习中,教师们闭上眼睛,感受呼吸的起伏、身心的宁静,有老师坦言“第一次注意到自己肩颈的紧绷”。龙迪教授表示:“教育者先要学会听见自己的心跳,才能听见学生的心声。”
教育的本质,是一棵树摇动另一棵树,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
当家长学会用法律与心理的双桨护航,当教师带着充盈的心灵投身教育,当家校之间的桥梁始终明亮温暖——每个孩子,都能在这样的生态中,成长为自带光芒的模样。我们始终相信:守护有方,成长便会无忧;心灯共燃,未来必定璀璨。期待与您继续携手,让每个日子,都成为孩子向上生长的礼物。
教育的美好,在于让每个角色都成为光源。学校也将继续以专业与温情,铺就家校共育的星光大道——这里没有孤军奋战的家长,也没有独自燃烧的教师,只有共同守护花开的守望者。
文 殷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