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由成都市教育科学研究院主办、金牛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协办、四川省成都市第八中学校、成都市第四届名师工作室王宇工作室承办的成都市加强科学教育研讨会暨“科学课堂中的论证与探究”主题教研活动如期举行,活动中,成都八中科学领军人才早期培养“ACE”课程体系正式发布。
活动现场,科学教育同仁齐聚一堂,以课程行动引领,推进科学课堂变革与转型,共探科学教育新方向、新路径、新策略。在专家讲座环节,成都八中副校长劳承刚对“ACE”课程体系进行了详尽的介绍。A,即Academic foundation,以学科知识课堂与活动夯实学术基础;C,即Creative ability,以社团+竞赛的校本实践课程激活学生创造实践能力;E,即Experimental experience,与四川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等高校合作,通过实验室+夏令营的形式,丰富学生实验经历。
劳校长还补充道,课程体系将通过实名云、三高联动渠道,推动产学研深度融合,通过项目式学习,在实验过程中做到探究实验精细化,创新企业特色化,实施企业创新输出四大领域,探索社会教育模式。
而后的课堂展示方面,来自邛崃市宝林初中学校吴本秀老师、大邑县实验中学周进萍老师、成都八中杨晶老师、天府新区元音中学刘美老师、新津五津初中任川老师、师大一中王婷老师等6位老师通过真实问题情境,融合科学、技术与工程思维,引导学生在探究中培养批判性思维、创新精神及科学实践能力,呈现综合学科课程的育人价值。
如今,在核心素养导向的新课改背景下,科学教育正突破学科边界。四川省教科院科学教育研究所所长郭斌表示,成都八中的“ACE”课程体系在目标定位、资源整合以及创新实践中表现出色,不仅与多所高校合作,还获得了奖项。“然而,学校也面临一些挑战,例如需要优化协同机制、加强人文协调部分、明确教师培训方案以及优化评价量化体系等。”因此,他建议处理好群体、国家课程与校本特色课程的关系,以推动课程的持续发展。
文 朱馨月
图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