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3日,由德阳巴川中学主办的"红色铸魂·强体报国"全国体育教育高峰论坛圆满落幕。本次论坛汇聚了清华大学在内的体育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及中小学一线教师,通过高规格的学术研讨和实践分享,深入探讨了新时代体育教育与红色文化的融合发展路径。
论坛设置了多元致辞、专家聘任、主题演讲和圆桌论坛等丰富环节。与会嘉宾围绕体育教育改革与创新展开深入交流,在思想碰撞中凝聚共识,为中小学体育教育事业的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本次论坛上,中国人民大学吴本立教授率先分享了她的思考和经验。作为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教育家吴玉章先生的孙女,她以红色文化传承者的身份,将红色文化与体育教育紧密相连。她强调,红色文化所蕴含的坚韧、团结、奉献等精神,是体育教育中不可或缺的养分。在体育训练和比赛中,青少年若能汲取红色文化的力量,将拥有更强大的精神支撑,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勇往直前。
四川体育职业学院田径运动管理中心、四川省田径学校校长叶虎和清华大学短跑教练张培萌的分享,则聚焦于体育训练的专业层面。叶虎校长介绍了四川在田径运动人才培养方面的丰富经验,从科学训练方法的运用到运动员心理调适,都为中学体育教育提供了宝贵的借鉴。张培萌教练则以自身的运动员和教练员经历,讲述了体育训练中的细节和技巧,强调了科学训练和个性化培养的重要性,为中学体育教师提升专业素养提供了实践指导。
作为本次论坛主办方,德阳巴川中学校长蒲晓蓉详细介绍了学校在体育教育方面的积极探索和实践,展现了学校对体育教育的重视和投入。德阳市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团副总督学谭立薇则从政策层面,强调了体育教育对于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关键作用,为体育教育的推广和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本次论坛上,学校还特别聘任叶虎、张培萌、叶森、钟梅、肖素华等五位为体育教育顾问。这些专家在体育教育、训练、管理等领域都有着专业而丰富的经验,他们将为巴川中学的体育教育提供全方位的指导。
在当天下午的圆桌论坛环节,与会嘉宾围绕“用红色体育精神赋能青少年培养”“体育特长生的定向化培养模式探索”“教育强国背景下的基础教育体育建设”三个主题展开了深入交流与讨论。
在“用红色体育精神赋能青少年培养”主题论坛中,嘉宾们认为红色体育精神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将其融入青少年体育教育,能够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怀、集体主义精神和坚韧不拔的意志品质。他们建议学校通过开展红色体育主题活动、参观红色教育基地等方式,让青少年在实践中感受红色体育精神的魅力,使红色体育精神真正内化为青少年的精神动力。
“体育特长生的定向化培养模式探索”主题论坛上,嘉宾们指出,当前体育特长生培养中存在一定的问题,如选拔标准不够科学、训练方法不够个性化、学业保障不够完善等。针对这些问题,嘉宾们提出了建立科学合理的选拔机制、制定个性化的训练计划和学业规划等建议,旨在实现体育与学业的双赢。
“教育强国背景下的基础教育体育建设”主题论坛上,嘉宾们强调了基础教育体育在培养全面发展人才中的重要作用。他们呼吁加大对基础教育体育的投入,加强体育师资队伍建设,完善体育设施设备,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同时,要注重体育教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劳动教育的融合,培养具有综合素质的体育人才。
文/樊英 (图据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