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近毕业季,各大高校的学生群里又到了“交接”的时段。
有的同学给学弟学妹们贡献出四年笔记,有的同学为“猫学长”寻找新的投喂者。而在四川大学的校园里,一场关于月季的浪漫传递正在悄然上演。
这场传递的源头是两个理工科的男同学,分别是高分子研究所研二学生李元和建筑学院研三学生范文浩,他们用了近两年的时间,在宿舍楼下的绿化带打造了一片“月季花海”,种类有200多种,花团锦簇,香气迷人,曾吸引了无数师生驻足。如今,范文浩即将毕业离校,李元也将步入忙碌的研三生活,加上学校打算统一规划绿化带,两位“护花使者”便开始为这些月季花寻找新去处,“有些送出去了,有些以低价卖给花友了,不为赚钱,只希望为这些花寻找真正爱护它们的新主人。”在四川大学望江校区的一栋男生宿舍楼下,有一片月季花海,种类多达200多种。高分子研究所研二学生李元是这片花海的护花使者之一。从2023年研究生入学开始,从小热爱植物的他,在研究所的顶楼天台开启了种花之路。“最开始只是想在宿舍盆栽一些,后来买的花苗越来越多,就想着换个地方,于是想到了我们研究所楼顶的天台,便把花搬了上去。”众多鲜花品种里,为什么选择了月季?李元有些害羞,讲出了背后的一个小故事。李元回忆,研一上学期开学不久,他和女朋友一起去逛花市,被一盆名叫“蓝色风暴”的月季花所吸引,女朋友便买了一盆送给了李元,“回到宿舍越看越喜欢,花色独特且香味宜人,也是这个原因,我决定种月季花。”除此之外,不同于普通盆栽爱好者,李元是个实打实的“香味控”,而月季又恰巧是香味最为丰富的花卉之一,“果香、大马士革香、蜂蜜香……每种香味都有独特的记忆点。”为了收集不同香型,李元经常到成都各大花市、苗圃选购小苗,或者通过网上购物平台订购,短短不到两个月,就陆续购买了60多盆不同品种的月季,涵盖日本木村卓功系列、法国梅昂系列等多个国际知名品种。“养护月季是一件很费心的事,因为种在楼顶,我经常是大包小包一起扛,花土、花肥、花药都是一袋一袋扛上去的。”2024 年春天,随着楼顶“花园”渐渐在学院之间传开,李元也开始小有名气,大家还给他起了个外号:高研所最浪漫的Boy。后来,也是因为“花农”这个身份,李元收获了一个知己,就是同为园艺爱好者的范文浩。李元表示,两人因“借花盆”结缘。“师兄也是一个月季‘发烧友’,他是专业的,已经在他们学院的绿化带上种了很多,但之前我俩不认识,后来有一次师兄花盆不够了,来找我借,我就送了他几个。”一来二去,两人发现虽然专业不同(李元研究高分子材料,范文浩主攻风景园林),但对园艺的热爱相通,便成为了好朋友,经常一起探讨如何把月季种得更好。“我们研究所楼顶有七八百个平方,面积够大,但气温太高,不利于月季生长,所以我俩就想着把月季移栽到宿舍楼下的绿化带去,既能美化环境,也能让更多人欣赏。”于是,李元和范文浩向楼长提出了申请,得到支持后,两人开始了“移苗工程”,正式成为了种花搭子。地栽远比盆栽复杂。他们要先清理杂草、翻耕土壤,再根据月季习性调整种植间距,比如说藤本月季需搭架攀爬,灌木月季要预留生长空间。而且种植过程中也会有很多挑战,比如成都多雨的天气会导致月季花苞腐烂(俗称“死包”),部分娇贵品种很难适应露天环境。对此,二人选择“顺其自然”,因为地栽花卉很难完全防护,只能筛选出适应性强的品种,然后尽心尽力。范文浩发挥专业所长,设计种植布局;李元则是不断学习种花知识,记录每个品种的生长特性。就这样,经过一个多月的忙碌,60余株月季在绿化带成功安家,成为了男生宿舍楼前的一道亮眼风景。路过的师生纷纷驻足拍照,甚至还有校外游客来打卡。为了呵护这片花海,李元和范文浩几乎每天都要到花地上看一看,为它们松土、除草、施肥、浇水、用药……平时放假,外省的范文浩回到学校的第一时间都会先冲向花地,不管多晚都会打着闪光灯,去看一遍月季的长势。时间转瞬即逝,现在李元种的月季种类已经达到90种,主要以伊芙系列为主。范文浩就种得更多了,读研三年种了160种月季,其中有120多个天狼系品种。关于费用,两人算了一笔账:花苗四五千元,花药两三千元,还有花肥、花土……差不多每个人都花了小一万元。不过在他们看来,这笔钱花得很值,李元表示,平时科研压力太大时,就会去看一下月季,压力一下子就舒缓了。“更重要的是,我们收获的不仅是花朵和幸福,还有与他人的温暖互动。路过的同学、老师都非常喜欢,每年春天月季花开得最好的时候,我还会剪几枝下来送给身边人以及我的导师,他们经常说,有了花,实验室里都多了几分浪漫。”不过,随着毕业季的临近,这片花海的境况也迎来了转折。考虑到学校对绿化带的统一规划和研三繁重的学业压力,李元和范文浩决定逐步处理这些花卉,他们通过社交媒体平台发布信息,一边送,一边卖, “大部分月季都是成都本地的花友过来认领挖走了,也有一些邮寄给了外地的花友,有一个是福建的,还有一个是浙江的,算是两个最远的买家了。”目前,他们的月季几乎已经处理完了,李元表示,并没有赚到钱,也不是为了赚钱,“每一株花都是我们的心血,我们希望给它们找到好归宿。很多人问我,为什么要种花?我想说,种花不是终点,而是与美好相遇的开始,当花香飘过校园,留下的不仅是绚丽花景,更是青春与热爱的印记,希望我们能把川大的浪漫带到更多的地方。”
文 沙西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