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如何?“鹏友圈”投票点赞

媒体 2025-06-09 15:40

成小信

互联网上大小事,观六路,评八方。

>

成都鸟类数量居全国省会城市之首

九眼桥“站桩大师”苍鹭开“流水席”,主打一个秩序感;“中华田园企鹅”夜鹭缩着脖子捕鱼,兼具“偷感”与“萌感”;迁徙途中猛禽过境,“大鹗叼鱼”精彩激烈拉满炫技感。从林间精灵到珍稀猛禽,成都的“鸟网红”让人目不暇接!

近期,《成都鸟类名录5.0》发布,成都境内分布有鸟类22目83科586种,约占全国总数的38.94%,约占四川省总数的77.41%,鸟类数量稳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这是“鹏友”们“用脚投票”选出的理想城市家园。

水体改善与城市留白是“鹏友”投票主要原因

成都境内586种鸟类安家落户的背后,是水生态系统的显著改善:锦江流域水质优良率已由2016年的69%提升至100%,锦江黄龙溪国控断面水质更是从2016年的劣Ⅴ类提升至Ⅲ类及以上;全市湿地面积增加至43万亩,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4.7%。如今在锦江边,白鹭、翠鸟、红嘴蓝鹊等对水质敏感的鸟类已成为常客。

更具创新性的是成都的“城市留白”策略,为不同鸟类留足了高质量的栖息空间。在寸土寸金的市区,成都保留了北湖、青龙湖等大面积湿地;在天府新区规划中,核心的天府总部商务区里特意设计了人字生态廊道,串联起天府公园、秦皇湖、北部绿廊等各类大大小小的生态绿地。成都鸟类多样性,本质上是对城市规划中秉持生态优先原则的最好验证。

全民自觉文明观鸟拍鸟护鸟,给够“鹏友”安全感

成都相关部门推出“成都观鸟地图”,标注全市鸟况出色、背景优美、交通方便的观鸟点位,中小学校开展“小小观鸟家”课程,面向市民举办“居民小区观鸟赛”“青少年观鸟赛”等活动,保持距离、避免干扰、不开闪光灯、抵制“诱拍”“棚拍”等文明观鸟规则深入人心。

在浣花溪公园,每天有众多摄影爱好者、观鸟爱好者架起“长枪短炮”,等待最佳拍摄时机。这些被称作“打鸟老法师”的群体,已自发形成了护鸟志愿者队伍,不仅记录鸟类活动,还协助管理部门监督制止不文明观鸟行为。这些从“旁观者”到“守护者”的转变,正是586种“鹏友”安居落户成都的强大群众基础。

成都的鸟类故事告诉我们:每一只鸟儿的留下,都是对公园城市建设的最好点赞;每一次人鸟和谐共处的创新实践,都为中国式现代化万千气象写下美丽生动的注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