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做多了会得癌?”
“做完CT必须猛灌水排辐射?”
“核磁共振孕妇绝对不能碰?”
“越贵的检查肯定越好?”
“放化疗不如吃偏方?”
...
关于X光、CT、MRI等放射检查的“江湖传闻”和误解,您是否也曾听过、甚至深信不疑?真相,需要科学来照亮!
今天,我们聚焦放射检查的十大高频疑问与误区,邀请专业团队为您逐一击破谣言,还原事实真相,告别无谓恐慌。
问:每年只能做一次CT,每多做一次CT,患癌风险会增加?
真相解析:不准确!!!根据国际辐射防护标准,一年内CT检查的总辐射剂量只要不超过100mSv,即属于安全范围。现代先进的医疗设备单次检查的辐射风险极低。《低剂量螺旋CT肺癌筛查专家共识》中一次低剂量胸部CT已降低至0.6~1.5 mSv,同时临床医生会根据患者病情和检查必要性,严格评估辐射暴露与临床获益,确保检查的必要性和安全性。因此,在合理规范的使用下,CT检查的辐射风险是可控的,无需过度担忧。
日常活动 | 等效辐射剂量 | 相当于多少次低剂量胸部CT |
胸部低剂量CT | 1.5 mSv | 1次 |
天然本底4-6月 | 1.0-1.5mSv | 1次 |
吸烟20支/天(全年) | 13 mSv | 8.7次 |
问:做完CT必须喝绿茶/喝水排辐射?
真相解析:假的!做完CT后喝绿茶或喝水并不能“排辐射”,CT检查产生的电离辐射在检查结束后即消失,不会在体内残留。所谓“喝绿茶防辐射”的谣传,可能源于绿茶中的茶多酚具有抗氧化性,可清除自由基,但这无法修复辐射导致的DNA损伤。另外,CT增强后需要多喝水,帮助造影剂的排出。
问:核磁共振(MRI)有辐射,孕妇不能做?
真相解析:不准确!首先磁共振(MRI)没有辐射!MRI利用磁场和无线电波成像,具有无电离辐射、安全性高、多参数多方位精准成像等特点。孕妇在3个月后可以做磁共振,在孕早期(前3个月)是胎儿发育的关键期,除非必要,医生通常建议推迟检查。
问:放射检查后,身体会残留辐射?
真相解析: 假的!CT检查时,辐射仅在扫描瞬间作用于人体,检查结束后射线即消失,不会在体内残留。如同人体细胞受辐射后会启动修复机制,如同皮肤小伤自愈。一次常规CT检查的辐射剂量极低,虽高于普通X光片,但仍在安全范围内。
问:放射科检查越贵越好,拍X光片检查更全面?
真相解析:不准确!影像检查非价格高者佳。各种检查各有优势与适用场景,医生需依病情选合适检查方法。以椎间盘检查为例,X光、CT、MRI检查的区别如下:
问:增强CT造影剂是‘毒药’,伤肾又过敏?
真相解析:假的!增强CT造影剂并非“毒药”,增强CT使用的碘对比剂安全、可靠,少数情况下会出现不良反应。多项研究报道碘对比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仅为0.32-0.64%,重度不良反应发生率仅为0.01-0.04%。临床上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皮肤瘙痒、荨麻疹等,轻者表现为头痛、恶心或呕吐,重者可发生休克、呼吸心跳骤停等。临床检查时的碘对比剂用量常控制在安全范围内,绝大部分人可以在24小时内将造影剂排出体外,检查结束后可以多喝水帮助造影剂排出体外,不会对肾脏功能造成明显损害,不用过于担心。
问:拍X光必须脱衣服?
真相解析:假的!拍X光不一定必须脱衣服,但需警惕金属干扰。金属会吸收X射线,致图像模糊、遮挡正常结构,影响诊断。因此,检查时应取下所有金属物品,如首饰、腰带、假牙等,含金属的内衣也需脱下。外衣裤一般无需脱,除非有金属配件遮挡检查部位。医生可能要求暴露检查区,但会提供检查服或布单保护隐私,确保检查顺利进行。
问:放化疗“死得更快”,不如吃偏方?
真相解析:假的!大量临床研究数据证实,规范的放化疗是提升癌症患者生存率的关键手段。以乳腺癌为例,术前、术后辅助化疗可显著降低早期患者的复发风险,并提高长期生存率。若患者因盲目依赖偏方而放弃正规治疗,癌症可能加速进展。癌症的发展具有动态性和侵袭性,缺乏有效干预时,癌细胞会快速增殖、扩散及转移。一旦错失最佳治疗时机,即使后续接受规范治疗,疗效也往往大打折扣。
问:金属植入物患者绝对不能做MRI
真相解析:不准确!金属植入物与MRI检查:安全与否看材质!
1. 非磁性金属(如钛合金、不锈钢):通常安全,骨科内固定、部分心脏起搏器等可放心检查。
2. 强磁性金属(如老式铁磁材料):严禁行MRI检查!磁场可能导致金属植入物移位或发热,风险极高。
3. 特殊植入物(支架、动脉瘤夹等):需确认“MRI兼容”标签,新型设备多已优化安全性。
4. 检查前必做:主动告知植入物类型、手术时间,医生结合设备场强(1.5T/3.0T)进行风险评估。
多数现代金属植入物可安全进行MRI检查,但务必提前沟通材质与型号,避免隐患!
问:儿童做CT会“杀白细胞”,导致白血病?
真相解析:不准确!CT检查的辐射属电离辐射,单次剂量极低(仅相当于数月自然本底辐射),虽可能短暂影响白细胞,但身体可快速恢复,不会直接损害白细胞或引发白血病。仅长期、频繁接受高剂量辐射(如多次CT)或稍增风险,而单次诊断性CT辐射量远未达危险阈值。总之,儿童单次CT风险可控,医生会严格评估检查的必要性。遵从医嘱,理性看待辐射影响,健康检查与疾病诊疗同等重要!
问:放射科检查必须空腹?
真相解析:不准确!放射科检查是否需要空腹,需根据具体检查项目判断。若检查涉及消化道造影、泌尿系造影、增强扫描或腹部影像等关键词,通常要求患者空腹。这是因为空腹可以避免伪影干扰、降低误吸风险、确保检查的准确性。
具体空腹要求(如禁食时间)需遵医嘱,一般建议检查前6-8小时禁食固体食物,可少量饮水(除非特别说明禁水)。
若不确定,请提前咨询放射科预约登记窗口或开单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