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的锡澄运河波光粼粼,一艘标有“交通执法”的巡逻艇正缓缓驶过沪宜高速直湖港大桥桥墩。空中,无人机嗡鸣盘旋,将高清影像实时回传,养护人员手持专业设备扫描桥体结构;公路巡查车上,执法人员紧盯监控屏幕……这幕“水陆空协同作战”的场景,是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盐锡支队第四大队联合无锡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流域大队、锡宜高速公路管理处养护大队开展桥梁安全联合检查的日常剪影。在这片河网纵横的土地上,一场打破行政壁垒、筑牢安全防线的变革正悄然深化。
水网锁钥处:地理困局催生治理新题
盐锡支队第四大队的辖区,恰是江南水网最稠密的区域之一。京杭大运河、锡澄运河两条国家III级航道如巨龙般穿境而过,每日船舶流量逾百艘,船队川流不息。水网之上,S48沪宜高速横跨交错,仅III级以上航道大型桥梁就达6座。桥墩如巨人般矗立水中,默默承载着陆路动脉的滚滚车流。
“水网密布”本是江南富庶之源,却也为桥梁安全埋下隐忧。桥下空间非法堆积易燃物、违规搭建构筑物;船舶超高碰撞、违规系缆导致桥体损伤;汛期水流冲刷加剧基础掏空……每一个环节的疏漏都可能引发连锁灾难。更棘手的是,传统的“各扫门前雪”模式让治理举步维艰:高速交通执法管桥梁、流域执法大队管水上、养护单位管结构,信息割裂导致隐患发现滞后、难以快速处置,桥墩下的死角成了监管盲区,“条块分割的旧机制,在密布的水网面前力不从心。”
破壁共生:从“三张皮”到“共同体”的制度突围
困局倒逼创新。2025年5月30日,一份三方联签的《S48沪宜高速公路桥梁安全联合检查工作方案》正式印发,标志着“执法监管+技术保障+水域协同”三位一体工作机制的诞生。这份方案的核心,是将盐锡支队第四大队的路政执法权、无锡流域大队的水上管辖权、锡宜管理处的养护技术力拧成一股绳。
制度设计的突破性在于“三个重构”:
职责重构:一张表格厘清权责。方案首次以表格形式明确三方责任:盐锡支队第四大队负责桥下陆地空间清障与执法;无锡流域大队管辖船舶违规停泊、通航安全;养护单位专司结构检测与维修。职能交叉处设联合处置流程,彻底杜绝“三不管”地带。
流程重构:闭环机制封堵死角。建立“三查三录-联合处置-跟踪问效”全链条:检查时同步记录影像、数据、坐标;发现重大隐患启动“一案三交”(三方共签问题单、整改单、复查单);每月联席会议督办进度,逾期未改则依法处罚。今年7月直湖港大桥通航指示灯失效、桥墩刮擦两大隐患,从发现到修复仅用4小时,正是闭环效能的缩影。
资源重构:科技赋能共享共治。三方共建信息平台,航道水位、船流数据、桥梁监测报告实时互通;执法艇、无人机、桥梁检测车、巡逻车统一调度,形成“1艇+1车+1机”立体巡查编组;探索AI自动识别桥区船舶违规行为,将人力从“盯屏幕”中解放。“过去是各扫门前雪,现在是同守一座桥。”机制的变革使三方从物理叠加走向化学融合,水网密布区的治理盲区被系统性照亮。
水陆协奏曲:一场联合检查的深度拆解
7月11日的锡澄运河专项检查,成为新机制运行的生动注脚。上午9时,三方人员已在直湖港大桥集结:
空中之眼:无人机升空扫描桥底,自动标记出疑似堆积物坐标;
水上巡弋:执法艇巡航桥区水域,雷达监测船舶间距是否合规;
陆地攻坚:高速公路交通执法人员携激光测距仪进入桥下空间,核实桥下空间现状;养护团队操作裂缝观测仪检测桥墩。
突然,警报响起——现场检查人员发现直湖港大桥通航净高指示灯熄灭!通过三方共享平台,隐患位置、现场影像瞬间同步至各部门平台,盐锡支队第四大队立即通知航道管制,无锡流域大队在前方设置提示标志,锡宜管理处技术组携带备件登高修复。仅4小时后,指示灯重新闪烁,航道恢复通行。
“若在以往,仅协调就需半天。”参与行动的无锡流域大队执法人员感慨,“如今三方同在现场、决策共商,效率呈几何级提升。”
长效之思:从“治已病”到“防未病”的能级跃迁
联合检查的价值远超单次排险。它正推动治理模式实现三重跃迁:
从被动处置转向主动防控。“月度联合执法+百日攻坚+应急演练”组合拳,使隐患发现周期从季度压缩至每月。今年二季度“清障护桥”行动中,桥下堆积物清理量同比下降47%,事前震慑效应显著。
从末端执法转向源头治理。在方案框架下,“普法宣传”被提到与技术执法同等高度:桥区设置案例警示栏,执法人员“送法上船”发放《桥梁保护告知书》,沿线企业签订安全承诺书……法治意识如涓流浸润水网。
从经验驱动转向数据驱动。依托共享数据库,三方联合发布《重点桥梁安全预警通告》,对水位暴涨、船流激增等风险提前研判。目前,京杭运河特大桥防撞系统升级已纳入汛前计划,用科技筑牢“看不见的防线”。
水网之治的启示
站在沪宜高速锡澄运河大桥上眺望,船舶穿梭如织,车流奔腾不息。桥下,三方联合检查组的红蓝灯依然在闪烁,守护着水陆动脉的交汇点。盐锡支队第四大队主导的这场变革证明:在水网密布的复杂地域,唯有打破行政藩篱,以制度创新推动责任共担、数据共享、行动共振,才能让天堑之上的桥梁真正成为安全通途。
“独行快,众行远。”当路政、航务、养护的臂膀挽在一起,江南密布的水网不再是治理的困局,而是协同创新的试验场。在这里,每一座桥梁的安全,都在诉说着一个朴素而深刻的道理:防线之固,固于共守;安全之基,基于同心。
来源: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盐锡支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