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忻州“雁门关武术英雄会”2025首届全国杨家武术邀请赛暨山西省第三十四届传统武术锦标赛在雁门关点将台圆满落幕。这场为期一天半的武术盛会,以拳脚为笔、武魂为墨,在雁门关的雄关之下,写下了传统武术文化传承创新的新篇章。
闭幕式上,精彩的武术展演成为最动人的注脚。来自各地的运动员轮番登场,七郎花枪的灵动精准、令公刀的刚猛沉雄、梨花枪的势如破竹,将杨家武术的忠勇之气展现得淋漓尽致;车氏连还手的圆活连贯、傅山拳法的古朴厚重、八卦连环剑的变幻莫测,则尽显中华传统武术的多元魅力。虎虎生风的拳脚、翻飞晃动的刀光剑影中,全场观众的掌声与欢呼此起彼伏,成为传统武术最生动的“人气证明”。
随后的颁奖仪式上,雁门鹿蹄涧队、呼和浩特公主府队等8支队伍斩获杨家武术团体总分前八名;晋中太谷形意拳协会一队、榆次荣门形意传承馆等摘得形意拳(械类)团体比赛佳绩;太原太极研究会多支队伍与北京浑元武术队等分列太极拳(械类)团体赛前列。此外,大同市武协传统武术研究会等20家单位获“武德风尚奖”,雁门杨家武术培训中心鹿蹄涧代表队获“优秀组织奖”,彰显了赛事对技艺与品德的双重坚守。
作为一场以“传承”为核心的盛会,赛事不仅是竞技场,更是文化传承的平台。山西省武术协会会长孙孝国在开幕式上便强调,杨家武术需“与时代共振”——通过短视频传播、进校园、“武术+旅游”等方式,让非遗从“博物馆里的记忆”变为“激励国人的活态文化”。同期举办的“杨家武术传承与发展嘉宾对话”中,来自多所高校的专家学者更从理论研究、人才培养、体旅融合等维度,为传统武术的现代传承擘画路径。
“忻州武术界将以此次赛事为桥,深挖杨家武术与形意拳、太极拳等本土武术的文化根脉,推动‘武’与‘文’‘旅’‘教’深度融合,让雁门关下的武魂,成为照亮文化传承之路的星火。”山西省形意拳协会副主席、忻州市武术协会主席张丕峰在闭幕式上表态。
从代县新城体育中心的启幕到雁门关点将台的落幕,这场盛会让世人再次聚焦代县——这座杨家武术发源地,在2021年杨家枪法获评省级非遗、2023年杨家武术入选省非遗名录后,正以赛事为抓手,通过系统挖掘整理、数字化保护、武术进校园等举措,让沉睡的传统武术重新焕发生机,更探索出一条以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新路径。
雁门关的风,曾见证杨家将的忠勇;今日的关下,正见证传统武术在传承中创新、在坚守中绽放的新故事。
温晓军 石俊文 红星新闻记者 罗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