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10月18日,“大学出版高质量发展:回顾与展望”座谈会在2025年天府书展四川大学分会场举行。本次会议由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主办、四川大学出版社承办,系协会首次组团参展天府书展的重要活动之一。全国70余家大学出版社的百余位代表齐聚蓉城,共商发展、共话未来。
座谈会上特别举行了“四十年,同唱一首歌”为主题的亮灯仪式,向包括四川大学出版社在内的39家建社40周年的大学出版社致敬。
开幕聚焦:
凝聚共识,擘画发展新路径
嘉宾致辞环节由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副理事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社长余兴发主持。多位领导从行业全局、地方战略与高校赋能等视角,为大学出版高质量发展指明方向。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副理事长、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社长余兴发
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正赤回顾了学校近130年的办校历程和川大出版社成立40年来的发展历程,他强调,学校将持续支持出版社发展,将出版工作纳入学校改革发展全局统筹考虑,推动高水平专著出版、特色教材体系建设、数字化转型与国际合作。
四川大学党委副书记李正赤
中国出版协会理事长邬书林充分肯定了四川大学出版社40年来的发展成绩,并就新形势下实现高质量发展提出重要建议。他强调,大学出版社兼具出版与教育双重属性,要坚持守正创新,围绕服务教育中心任务,将两者优势有机结合。要确立高远目标,完善体制机制,积极应对信息技术挑战,借鉴国际先进经验,不断提升知识服务能力。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理事长,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党委书记、董事长李永强指出,川大社40年发展是大学出版事业的一个生动缩影。他强调,大学社要坚持政治引领与学术特色,推动传统出版与新兴业态融合,走自主发展与开放共赢之路。协会将积极搭建平台,促进成员单位在学术资源、选题策划、数字技术和人才培养等方面深化协同。
四川新华出版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周青提出深化产品、市场、人才三方面合作愿景,期待与各大学出版社共同打造更多传世之作,构建全渠道发行体系,促进人才知识共享与能力提升。
四川省委宣传部出版处处长余波在致辞中表示,四川丰富的文化资源为大学出版社提供了广阔的合作空间,省委宣传部将做好政策支持、平台搭建等工作,助力大学出版社优秀成果走出四川、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四川大学出版社社长侯宏虹以“守正创新”“心系人民”“勇立潮头”三个关键词回顾了川大出版社成立四十年来的奋斗史,介绍了在学术出版、文化传播、全民阅读及融合发展等方面取得的成就,表示将不断擦亮“川大出版”文化品牌,向着建成一流大学出版社的宏伟目标奋进。
研讨交流:
分享实践经验,共探发展新径
座谈会交流研讨环节由四川大学出版社与期刊社党总支书记、出版社董事长庞国伟主持。与会代表聚焦大学出版高质量发展的一线实践,分享发展经验,探讨破解发展难题的路径。
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副理事长、重庆大学出版社社长陈晓阳分享了出版社深耕特殊教育小众赛道,将一本学术专著拓展为入选国家级工程的融合出版项目,并借力AI持续做强的特色化发展路径。中国大学出版社协会副理事长、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社长曲春波介绍了在“双减”背景下,通过内部人才培养与激励激发组织活力,于基础教育领域凝练专业特色的转型实践。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董事长朱生营阐述了推动从“教材立社”到“教育服务者”的战略转型,通过制度、业务、项目创新构建全场景教育服务新生态的发展蓝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社长赵海程提出了推动专业财经出版社从“教材输出者”向“综合教学解决方案输出者”转型,并以企业家精神应对市场的思考。
东南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姜平波呼吁强化与母体大学关联、回归出版主责主业、聚力数字资源共建共享,以应对系统性挑战。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总经理黄毓将该社的成功归因于母体学校的坚定支持与内部“共同奋斗”的创业精神,并规划了数字化、平台化、融合化、国际化四大发展方向。
四川大学出版社总编辑张宏辉阐述了质量建设与发展中“产品”与“业态”、“底线”与“高线”、“历史”与“现状”三对辩证关系,分享了通过寻根历史赓续文脉、面向时代提升站位、面向读者双维视野打造图书品牌、面向国际双向并进深化互鉴交流、面向未来双引擎驱动融合出版,推动高质量出版的思路与体会。
中山大学出版社社长郭瑞则特别关注新媒体对传统出版的冲击,认为需思考出版与AI、大数据等新技术的结合。这些真知灼见,为大学出版行业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路径参考和实践样本。
此次座谈会既是对中国大学出版几十年发展成就的总结,更是一次凝聚共识、启迪未来的动员会。它标志着中国大学出版界正以更加自信、开放的姿态,携手迈向高质量发展的新征程,为繁荣学术、服务教育、传承文化谱写新的时代华章。
与会嘉宾合影
文 沙西雪儿
图据四川大学出版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