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日,有媒体报道了一名从上海打工返回家乡过春节的宜宾籍农民工,因为他背着自己在工地上做的小木凳乘车19小时,带回家给孩子写作业用,被媒体称为“板凳爸爸”。录制有其对话的短视频3天之内被播放330多万次,中国之声、中国新闻网等媒体微博转发,这位不知名的“板凳爸爸”一夜之间成为举国关注的“网红”。
▲媒体报道“板凳爸爸”
24日,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通过多方寻找,终于在宜宾市宜宾县王场镇革新村河边组,找到红遍全国的“板凳爸爸”岳定明。而此时,老实木讷只有初中文化的岳定明,还不知道自己成为了“网红”,但几天来他确实沉浸在与家人团聚的幸福之中。
背板凳乘火车,农民工一夜成网红
蓬松的头发、瘦削的脸庞、廉价的夹克,说起话来张嘴就笑……这是21日上午,视频媒体梨视频发布的短视频中,“板凳爸爸”留给人的所有印象。由于当时这位自称从上海返回四川宜宾过年的农民工忙着乘车,他甚至来不及说出的名字。但就是这则时长只有31秒的视频,却感动了很多人。
在有限的视频节目中,人们只知道“板凳爸爸”在上海的工地打工,家里有两个孩子,一个读高中, 一个读初中。“板凳爸爸”告诉拍客:他在工地上打工,一天能挣一百多块钱。“板凳爸爸”去年正月出门,一年里第一次回家,“春节大家团圆,高兴。”朴实的“板凳爸爸”说他家里穷,把木板凳带回去让“娃儿写作业用”。
“板凳爸爸”的故事经媒体发表后,引发网络关注。中国新闻网、中国之声等主流媒体官方微博转发后,很多网友留言表示很感动,其视频播放量也很快突破百万,并在短短3天内达到335万的播放量,1400多条留言和一万多个赞。“板凳爸爸”一时间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网红”。
▲岳定明做的板凳
对于拍下“板凳爸爸”这段视频的拍客刘宏来说,他也没有想到这位普通的农民工父亲,会受到如此 广泛的关注。刘宏告诉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20日下午,他在重庆渝北重庆火车北站广场“街拍”时,看到一位 40多岁的男子带着很多行李。刘宏一边和男子闲聊一边拍摄视频,在拍到最后男子快要离开广场时,他才看到男子还带着一根用木板钉成的板凳。
“他告诉我家里比较穷,带着板凳回来给孩子们写作业用,确实挺让我感动的。”刘宏说,由于当时男子忙着坐车返回宜宾,因而没来得及留下姓名、电话、地址等信息。
“板凳爸爸”找到了:我不知道成网红
没有名字、没有电话,红遍网络、感动网友的“板凳爸爸”究竟是谁?
24日,通过网友接力寻找,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终于找到了“板凳爸爸”的故事主人公:宜宾县王场镇革新 村河边组43岁村民岳定明。而此时,刚刚回到家乡不久的岳定明正忙着帮邻居家操办“婚宴”,这个老实巴交的汉子在记者们到来之前,并不知道自己成了“网红”。不过,已经有人告诉他,有媒体报道了他带着板凳回家的故事。
据岳定明介绍,出现在视频中和他一起乘车返回宜宾老家的女子不是自己妻子,而是他嫂嫂。因为都在上海打工,所以结伴回家过年,路上也有个照应。岳定明告诉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他老婆叫刘太明,比他大三岁。因为两个孩子读书,家里还有两个老人,因此过去一年,只有他独自出门打工,妻子则留在家里照顾孩子和老人。
▲岳定明一家
“两个都是儿子,大的16岁,在白花高中读高一,住校;小儿子14岁,在王场镇中学读初二。”岳定明告诉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大儿子一年要花销近一万元,这给家里增加了不小的压力,因此他只能外出打工, 供两个孩子读书。“不过大儿子成绩不错的,我还是很欣慰。”岳定明说,自己没有技术,这些年为了挣钱到处跑,都在工地做普工,每个月省下来的钱都寄回家。
宜宾县王场镇革新村村委负责人告诉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岳定明只有初中文化,为人很勤奋老实。因为没有一技之长,岳定明在工地上做工下力气,都挣不了多少钱,家庭经济一直比较困难。此外,岳定明在家里排行老幺,除了供养两个孩子读书,按当地农村风俗还要赡养年近八旬的父母,肩上的担子确实不轻。
“网红板凳”变形记:陪伴孩子写作业
在岳定明家里,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见到了那两个让岳定明一夜走红的木板凳。从上海到重庆,再到宜宾县王场镇岳定明老家,他们跟着主人走了2000多公里,坐了25个小时的火车、汽车。他么不仅在上海时是岳定明的出租屋里除了床以外唯一的“家具”,回家后也成了这个简陋的家里比较时髦的“摆设”。
据岳定明介绍,他在上海奉贤区一个建筑工地打工,主要从事架模工作。因为工地上的木模板有大量下脚料,工作闲暇时,有的工人会把稍微完整的木板收集起来,找工地上的木工帮忙做成板凳,带到宿舍使用。
“我们家孩子写作业,是用两根木凳,一高一矮,高的当书桌,矮的凳子垫坐。因为板凳没有靠背,坐久了就不舒服。”岳定明说,他看到工地上工友们做的有靠背的木凳,就多留了个心思。
今年元旦后,岳定明大哥的儿子确定了婚期,再加上大儿子岳绍华的胃病加重、岳母也受伤入院,岳定明便决定提前回家过年,赶在侄儿结婚前到家。于是,他在工地上找了几块用剩的五层木工板,请工地上的师傅帮他做了两个板凳。
▲岳定明的儿子坐在父亲千里迢迢背回来的板凳上
“两个儿子嘛,做父亲的要一碗水端平,带回来两个板凳,一人一个。”对于父亲带回来的小板凳,14岁的小儿子岳荣也非常喜欢,“确实比以前的长条凳安逸多了”。说起父亲带回来的板凳,岳荣高兴得眯起了眼睛。
坐在父亲从2000公里外带回来的板凳上,学习成绩不太好的岳荣很有感触:“我要努力学习,把成绩搞上去,让爸爸不再那么辛苦。”
贺燕飞 成都商报客户端记者 罗敏
您有线索,欢迎报料
一经采用,将付报酬
报料热线:(028)86612222
报料邮箱:sb86612222@163.com
报料QQ:772555018
报料微信:cdsbbl86612222
报料新浪微博:成都商报报料